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是商務印書館1999年4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作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書 名: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第1版 (1999年4月1日)

外文書名: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叢書名: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平裝: 40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100026147, 7100026148

條形碼: 9787100026147

商品尺寸: 20 x 13.6 x 2.4 cm

商品重量: 422 g

ASIN: B00243HJFA

B00243HJFA

內容簡介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認為失業除了傳統經濟學認為的摩擦失業和自願失業外,還有一種非自願失業,其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是批商品總供給價格與總需求價格達到均衡時的總需求,由於總供給在短期內不會有大的變動,所以失業是因為總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包括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不足的結果。後者又是因為消費傾向、對資本未來收益的預期和對貨幣的流動偏好三個心理因素的作用。消費需求不足是因消費傾向遞減,使消費的增長趕不上收入的增長。投資需求不足是因為資本效率遞減和流動偏好,前者是指投資利潤率的下降,後者是指人們保留現金偏好。

因此,凱恩斯主張政府要想辦法促進有效需求,辦法是:增加工資以增加消費,採用累進稅增加窮人收入,實行赤字預算與適度的通貨膨脹政策。他認為,刺激投資比刺激消費更重要。它有乘數效應。

在研究方法上,它將傳統經濟學的供給本身創造需求理論基礎上的充分就業均衡看作是特例,而將小於充分就業的均衡看作常態,由此構造能包容原有經濟學在內的更具有一般性的理論。

點擊連結進入英文版: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譯者:陸夢龍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英國經濟學家。

凱恩斯出生於一個大學教授的家庭。他的父親約翰內維爾·凱恩斯曾在劍橋大學任哲學和政治經濟學講師,母親弗洛朗斯阿達·布朗是一位成功的作家和社會改革的先驅之一。

他7歲進入波斯學校,2年後進入聖菲斯學院的預科班。幾年以後他的天才漸漸顯露,並於1894年以全班第一的優異成績畢業,並獲得第一個數學獎。一年後,他考取伊頓公學,並於1899和1900年連續兩次獲數學大獎。他以數學,歷史和英語三項第一的成績畢業。1902年,他成功考取劍橋國王學院(劍橋大學)的獎學金。

凱恩斯可謂經濟學界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發表於1936年的主要作品《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引起了經濟學的革命。這部作品對人們對經濟學和政權在社會生活中作用的看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凱恩斯發展了關於生產和就業水平的一般理論。

目錄

第一編 引論

第一章 何謂通論

第二章 古典經濟學的假設前提

第三章 有效需求原理

第二編 定義與觀念

第四章 單位的選擇

第五章 預期決定產量與就業的作用

第六章 收入、儲蓄和投資的定義-關於使用者成本的附錄

第七章 對儲蓄和投資的意義的進一步考察

第三編 消費傾向

第八章 消費傾向:1客觀因素

第九章 消費傾向:2客觀因素

第十章 邊際消費傾向和乘數

第四編 投資誘導

第十一章 資本邊際效率

第十二章 長期預期狀態

第十三章 利息率的一般理論

第十四章 古典學派的利息率理論

第十四章 附錄馬歇爾《經濟學原理》、李嘉圖《賦稅原理》以及其他著作中的利息率理論

第十五章 流動性偏好的心理動機和業務動機

第十六章 關於資本性質的幾點考察

第十七章 利息和貨幣的主要性質

第十八章 對就業通論的複述

第五編 貨幣工資與價格

第十九章 貨幣工資的改變

第十九章 附錄關於庇古教授的《失業論》

第二十章 就業函式

第二十一章 價格論

第六編 通論引起的幾點思考的概述

第二十二章 略論經濟周期

第二十三章 略論重商主義、禁止高利貸法、加印貨幣以及消費不足論

第二十四章 對《通論》可以引起的社會哲學的簡要總結

人名譯名對照表

重要名詞及書名對照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