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斯圖斯·馮·李比希男爵

尤斯圖斯·馮·李比希男爵(Justus von Liebig,1803年5月12日出生於德國達姆施塔特,1873年4月18日逝世於德國慕尼黑)是一位德國化學家,

尤斯圖斯·馮·李比希男爵(justus von Liebig,1803年5月12日出生於德國達姆施塔特,1873年4月18日逝世於德國慕尼黑)是一位德國化學家,他最重要的貢獻在於農業和生物化學。他創立了有機化學,因此被稱為“化學之父”。作為大學教授他發明了現代面向實驗室的教學方法,因為這一創新,他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他發現了氮對於植物營養的重要性,因此也被稱為“肥料工業之父”。 生平

李比希是一個販賣化學藥品、香水和清洗劑的專業商人的兒子,他從小就使用父親的作坊里的藥劑進行試驗,很早就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對年市上的藝人做的化學試驗也非常感興趣。他尤其感興趣的是製作鞭炮,在這個過程中他首次接觸到了醋酸汞(二價)。
李比希一開始在達姆施塔特上中學,但是成績非常差,被迫中斷。他的老師是這樣評價他的智力的:“你是一頭羊!你連當一個藥鋪學徒都不行。”此後李比希在黑彭海姆的藥鋪當學徒的確也沒有持續到底,他覺得那裡傳授的知識不符合他自己的要求。他回到達姆施塔特在他父親的作坊中做幫手,同時他在大公爵圖書館裡通過讀書和在作坊中自己做試驗自學化學。
通過他父親的介紹李比希從1819年秋開始在波恩大學學化學。他的導師很快就認識到了他的天才,讓他做自己的試驗助手。1821年他隨他的導師去埃爾朗根大學。在埃爾郎根他開始寫他的博士論文《關於礦物化學與植物化學間的關係》。他在那裡參加了自由軍團,但是也於1822年3月參加了自由主義的學生反對當局的示威。因此他被警察通緝,被迫逃回家鄉。他的教授後來出力向黑森-達姆施塔特的大公路德維希一世推薦他,幫助他獲得了一份去巴黎索邦大學學習的獎學金。索邦大學是當時化學最領先的歐洲大學。在巴黎李比希的教授有路易斯·蓋-呂薩克等著名化學家,並獲得了當時最先進的化學講義。
很快他關於醋酸汞(二價)的工作就引起了著名學者亞歷山大·馮·洪堡的注意。在洪堡向黑森大公的推薦下剛剛21歲的李比希於1824年5月成為吉森大學的特殊化學和藥學教授。一年後他成為正式教授。一開始他的工作條件非常差:他的薪水很低,他只獲得很少的錢來買儀器、化學藥劑、煤等等。因此他不得不用自己的錢來購買許多繼續的儀器和藥物來保證教學的進行。通過他的教學方法他在吉森深受學生的歡迎。
為了改善他的經濟狀態,他與其他教授從1827年至1833年成立了一個私立藥師和技術研究所,在業餘時間通過培訓藥師助手和技術人員掙錢。
他的教學方法、發現和著作很快就使得他在整個歐洲成名。除許多德國學生外還有許多外國學生專門到吉森來聽他的課,其中包括84名英國人和18名美國人。為此他於1845年被授予男爵的封號。
1827年塔林大學、1835年哥廷根大學、1839年聖彼得堡、1841年維也納、1845年倫敦和1851年海德堡的大學均聘請他,但是都被他拒絕了。不過他每次都藉助這個機會與黑森的教育部進行談判,以此來改善他的經濟和工作條件。但是巴伐利亞的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親自致信聘請他,並且親自召見他,給他看將要建造的新的化學研究所以及旁邊的教授住居的計畫,並保障他教學和研究自由時,他無法拒絕這個聘請了。從1852年開始他住在慕尼黑。他成為許多德國和外國科學研究組織的通訊成員,並獲得多個國家的許多榮譽和勳章。從1859年12月15日至他逝世他任巴伐利亞科學院的主席。1870年慕尼黑授予他名譽市民。
1873年4月18日李比希在慕尼黑因肺炎逝世。4月21日他被葬入慕尼黑森林墓地,許多市民為他送行。此後德國許多城市為他樹立了紀念碑,包括慕尼黑、達姆施塔特和吉森。
後來吉森的大學以他命名。
李比希於1826年結婚,他與他的夫人共有五個孩子,其中他的兒子喬治·馮·李比希是一名知名醫生和氣象學家。遺傳學家馬克斯·德爾布呂克是他的後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