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模式

尚德模式

尚德模式,就是由尚德機構創造的“未來向下”運營模式,其基本理論是線下能力或者向三四線城市的滲透能力決定著網際網路公司未來激烈競爭的成敗,尚德模式完全打破了傳統面授的瓶頸,讓尚德機構獲得了巨大的輻射力與滲透力,取得了快速增長。

背景

尚德機構創始人歐蓬尚德機構創始人歐蓬
尚德機構創始人歐蓬指出,中國很多傳統企業在轉型網際網路模式時,“羊群效應”總是體現得尤為徹底:一哄而上,盲目爭奪,最後又一拍而散,不了了之。2015年線上教育將進入盤整期,很多拿到天使和A輪的機構大多是沒有造血能力的,他們將逐漸消亡。尤其是線下機構轉型線上,基本上要過幾個關卡:前端的網際網路化,後端服務的網際網路化,整個組織結構和它的IT系統的建設等等,沒有上億元的固定、持續性投入,這些關卡過起來並不容易。而如果從線上往線下走,也會有自己的難題:從純網際網路模式出來創業的人,他們擅長打造好產品,但他們沒有對行業的深刻理解,沒有狼性的運營,因此他們沒有製造收入的能力,這些成了他們最致命的短板。也正是基於這樣殘酷的現實,歐蓬表示,教育市場的血腥程度,遠遠超過網際網路市場。

《中國企業家》雜誌也在調研中發現:線下能力或者向三四線城市的滲透能力決定著網際網路公司未來激烈競爭的成敗。比如,京東造鎮,淘寶下鄉,快遞進村,抑或充斥春晚的網際網路大公司廣告,無不顯示中國的商業力量正在滲透至毛細血管。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市場被拼殺殆盡之後,廣闊的三四線城市乃至農村為中國商業提供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報告還指出,那些基因純正的網際網路公司,成立伊始就忙著圈用戶、跑流量。打通二脈,融資不是問題,至於何時盈利,標準答案是:暫時不考慮。近兩年,甚囂塵上的網際網路顛覆論變得微弱,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公司發現,單靠線上,即便有用戶和流量,但仍然是冰冷的。他們需要高粘性的活躍用戶,需要更好的服務用戶。這樣,才可能見到真金白銀——資本的錢不可能一直燒下去。

在轉型之前,尚德機構的傳統商業模式,也是只覆蓋了國內一級城市和二級城市,當開始滲透三、四級城市的時候,問題出現了:在三四線城市,師資成本與用戶需求極不對稱,要組建一支專職教師隊伍非常不經濟,而且在當地找到合適的老師也很難;如果一味擴張,從商業上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好在尚德機構的轉型,完全打破了傳統面授的瓶頸,擴張問題迎刃而解,並讓尚德機構獲得了巨大的輻射力與滲透力,取得了快速增長。

特點

尚德機構的四百位專職講師,人雖然在北京,但卻是面向全國學員進行線上教學,相比三四線城市,老師的水平明顯要高了很多,這也使得尚德機構的學員收穫了比傳統面授機構高出三倍的考試通過率。與此同時,尚德機構將砍掉面授教學模式後節省下來的大量成本,完全用於打造專職講師團隊、以及研發教學系統上。尚德機構還有100多位專職的教研老師。這些教研老師會把每一門考試、每個科目的考綱,不斷地進行細化並做成切片,然後再推送給學習者。這么做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讓學員的學習變得更加簡單、便利。

效果

尚德機構·互動百科小黑板尚德機構·互動百科小黑板
相關數據顯示,尚德機構從2014年徹底轉型線上不到一年的時間,業務就輻射了一百多個城市;預計到2016年,尚德機構的業務將會滲透到三百多個城市。今年3月,尚德機構的單月營收更是達到了7840萬元,同比增長100%,成為中國增長最快且最大的線上教育機構。預計2015年,尚德機構的營收將達到7億元左右,2016年更有望達到14億元左右。而這么快的增長速度,在過去傳統的線下時代是根本無法想像的。

向下,成為本屆未來之星不約而同地動作,並被演繹成多個版本。商業模式千變萬化,歸根到底還是俘獲足夠多的用戶,並且服務好他們。在比拼技術、用戶、模式之後,服務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誰能為用戶提供最好的體驗,誰才能成功。

2015年6月底,作為第一次參加《中國企業家》雜誌社“2015年未來之星百強企業”評選的尚德機構即榜上有名,2015年7月9日,在“首屆中國線上教育百強發布會”上,尚德機構又憑藉自身實力挺進10強,成為引領中國線上教育產業新的風向標和新生代。短短十幾天內,就連續兩次榮登企業百強榜單甚至獲得十強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