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葉木樨攬

尖葉木樨攬

尖葉木樨攬,常綠灌木或者小喬木。

基本信息

尖葉木樨攬尖葉木樨攬

【藥名】:尖葉木樨欖

【來源】:為木樨科植物尖葉木樨欖的根、葉。

【功效】:利尿通淋。

【主治】:用於小便不利、淋漓澀痛。

【性味歸經】:微苦,平。入膀胱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

【別名】:旱柳、鬼柳樹(雲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雲南。

【考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植物形態

灌木或小喬木,高3-10m。小枝褐色或灰色,近四棱形,無毛,密被細小鱗片。單葉,對生;葉柄長3-5mm,被銹色鱗片;葉片革質,狹披針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3-10cm,寬1-2cm,先端漸尖,具長凸尖頭,基部漸窄,葉緣稍反卷,兩面無毛或在上面中脈被微毛,下面密被銹色鱗片。圓錐花序腋生;花序梗具棱,稍被銹色鱗片;苞片線形或鱗片狀,長約1mm;花梗長0-1mm;花白色,兩性;花萼小,杯狀,齒裂;花冠長2.5-3.5mm,花冠管與花萼近等長,裂片橢圓形;花絲極短,花葯長橢圓形,內藏,稍短於花冠裂片;子房近圓形,花柱短,與花冠管近等長,柱頭頭狀。果寬橢圓形或近球形,長7-9mm,徑4-6mm,成熟時呈暗褐色。花期4-8月,果期8-11月。

習性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高3-10米。小枝近四角形。葉對生,革質,狹披針形至矩圓形,長4-8.5厘米。葉面有光澤,葉背有皮屑狀銹色鱗毛。原產雲南、四川、廣西海拔600-2800米林中。

套用

尖葉木樨欖枝密葉濃、葉面光亮,樹形美觀,且生長快,萌芽力強,耐修剪,適應性強,可修剪成千姿百態的觀賞樹形,在南寧、湛江及廣州東站表現良好,有較強抗熱性和耐寒性。

繁殖

從扦插到長成一米球形需3年時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