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內養功

此功是少林古輪功夫第四代傳人,融少林樁功、古傳易筋經、八段錦、行氣法、養氣功諸法精華於一爐而創,既古樸深厚,又簡單易行,法簡效宏,實為內養妙術

功法

一、虛樁

所有樁功,都有虛、實兩層內涵,因而又分叫虛樁、實樁。虛樁要求放鬆自然,實樁要求周身合勁。虛樁為養生樁,實樁為功夫樁。外在動作一樣,區別僅在內部要求。
先自然站立,放鬆身體,息思靜慮。待身心平靜後,再吐納三口,調順呼吸,開始練功。然後大腳趾及雙腳內側適度用力抓地,膝蓋自然微微內扣,帶動身體自然下蹲,下蹲幅度以呼吸自然為宜。同時雙手輕鬆提起,搭在小腹或胸前,手型如猴抓,全身似猴蹲。然後稍微收下頦,豎頭頸,頭有上領之意,並帶動腰塌臀提,至此所有動作調配到位。然後便雙眼微合,輕鬆自然的靜站下去,時間以自己舒適為度,5分鐘不少,30分鐘也不多。
開始時,可以觀呼吸以助入靜,呼觀鼻吸觀丹田。切記,是觀,而不是守,不要執著。修煉有素後,無慮無念,以此即可參禪入定,達到虛靜境界,從而明心見性。
此式外似簡單,內則智慧無邊,精妙之處非師父手把手教導、非親見師父示範調配而不可得。虛樁實為少林功夫的母樁,德建師父曾一再教導要“萬法虛中求”,史載陳王廷老前輩因得虛樁真訣而悟太極,足可見此功之高妙。
虛樁可以單獨練。如果作為內養功的整體來練習,大概五到十分鐘為宜,達到放鬆身體,清心靜慮,氣歸丹田即可。在氣回丹田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進行呼吸訓練。

二、自然丹田呼吸

在虛樁基礎上,身體稍微下蹲,雙手左上右下輕輕搭在小腹丹田處(肚臍下三寸),雙眼繼續微合,開始觀察自己的呼吸。先呼後吸,呼觀鼻吸觀腹。但不能心急,亦不能太著意,而須自然自在,身體輕鬆,心平氣和地做。
 

 三、自為丹田呼吸

在自然呼吸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呼吸幅度(註:不是力度)。依然是先呼後吸。呼氣時抿嘴、收陰、提肛,眼睛微微張開;吸氣時身體放鬆,丹田吸滿,至腰部微微彎起,同時雙眼合上。此呼吸法對心血管、養眼睛、養氣、練氣等都有好處,是呼吸吐納的武練法(自然呼吸法為文練法)。
練此式容易心急、努力、憋氣、氣竭,此為四忌。
切記始終要以保持胸部舒暢,呼吸自然為法則。另外,呼氣時不要刻意主動提肛,而是通過呼氣到將竭時帶動會陰自然收縮。吸氣時也不要胸部主動用力,通過翹尾而導引氣息自然回落丹田,又通過“鼓肚子凹腰”,自然實現氣息吸足丹田。箇中火候把握,須得名師耳提面命方可。自學者以小幅度為宜。

四、松肩式

此式來源於古輪功夫中的古傳易筋經。自為呼吸基礎上,雙手自胸前平行提起,左右分開,搭在兩側肩頸上,以肩頭為軸,以肘為驅,前後繞環。
動作類似廣播體操的肩部運動,但內在要點迥異,一是在於動作與呼吸相合,上繞時吸氣,下繞時呼氣,吸氣時做到一定幅度的“鼓肚子凹腰”。起步時可以自然呼吸法練,但最好是配合自為呼吸法練。二是在於不是手肘帶肩,而是腹部的起伏帶動肩部,並以肩領肘。
忌處在於心窩不能緊張。

五、摸魚式

雙掌自胸前按自丹田,呼氣。然後在體側變掌為拳,拽拳擴胸腹,同時吸足氣。
動作簡單,看似打哈欠伸懶腰,實為配上手上動作的自為呼吸法。

六、沐鼻法

雙手食指貼於鼻樑兩側,上下移動,輕輕摩擦鼻翼。要點在於力度要輕,速度要慢,越輕越好,手指上下時要翻轉。動作輕柔自然,配合呼吸暢順,心情愉悅。禪醫認為,人體健康有三大關鍵,即清竅(鼻腔、咽喉)、濁竅(肛門、尿門)、中隔(上中下三焦,主要包括肝胃、胸肋等),總共七竅,竅不通則百病生,因此健康須先通竅,其中鼻竅主管呼吸,乃七竅之首,最為重要,無論養生還是練功,都以通鼻竅為首要。
通過沐鼻,既通竅又平復氣息。
 

 七、收功

放鬆身體,配合呼吸輕緩順長的按摩身體,按摩完中節後,再放鬆左右雙臂。
至此雙眼自然睜開,全套功夫練習完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