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項羽

少年項羽

《少年項羽》是一篇文言文,講述項羽少年時期的事跡。

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
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余,力有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生字

1.蘄(qí,齊)
2.掾(yuàn,願)
3. 櫟(yuè,悅)

譯文

項籍是下相人,字羽。開始起事的時候,他二十四歲。項籍的叔父是項梁,項梁的父親是楚國大將項燕,就是被秦將王翦所殺害的那位。項氏世世代代做楚國的大將,被封在項地,所以姓項。
項籍小的時候曾學習寫字識字,沒有學成就不學了;又學習劍術,也沒有學成。項梁對他很生氣。項籍卻說:“寫字,能夠用來記姓名就行了;劍術,也只能對抗一個人,不值得學。我要學習能對抗萬人的本事。”於是項梁就教項籍兵法,項籍非常高興,可是剛剛懂得了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到底了。
秦始皇遊覽會稽郡渡浙江時,項梁和項籍一塊兒去觀看。項籍說:“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項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說:“不要胡說,要滿門抄斬的!”但項梁卻因此而感到項籍很不一般。項籍身高八尺有餘,力大能舉鼎,才氣超過常人,即使是吳中當地的年輕人,都很懼怕他了。

少年英雄

楚國滅亡之後,項氏家族慘遭屠殺,少祖父項堇被車裂於家鄉吳中。他與弟弟項莊隨叔父項梁流亡到吳縣(今江蘇蘇州)。年少時項梁曾請人教他書法詩歌,籍學了沒多久便厭

巨鹿之戰巨鹿之戰
了;後梁又請人教他武藝,沒多久又不學了;梁大怒!籍曰:“學文不過能記住姓名,學武不過能以一抵百,籍要學便學萬人敵!”於是梁便教授他兵法。但其學了一段時間後又不願意學了,梁只好順著他不再管他。力能扛(讀音gāng,音“鋼”)鼎(霸王舉鼎一詞的由來),氣壓萬夫,年青時志向便極為遠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錢塘江)時,項羽見其車馬儀仗威風凜凜,便對項梁說:“彼可取而代也(我可以取代他)。”秦二世元年(前二〇九),陳勝吳廣大澤鄉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即大澤鄉起義),項羽隨叔父項梁在吳中刺殺太守殷通舉兵回響,此役項羽獨自斬殺殷通的衛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現了他無雙的武藝!二十四歲的項羽,就這樣帶領八千吳中(今蘇州)反秦起義軍,登上了歷史舞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