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腳鷸

小黃腳鷸

小黃腳鷸(學名:Tringa flavipes)為丘鷸科鷸屬的鳥類。中等體型,背灰褐色,嘴直,腿為明顯黃色。繁殖於阿拉斯加及加拿大,冬季南至南美洲。棲息于海濱、河口、瀉湖、鹽澤、水田等地。以多種昆蟲、軟體動物、小魚等為食。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小黃腳鷸小黃腳鷸

小黃腳鷸成鳥繁殖羽:頭部底色為白色,密布黑褐色細紋,具有不明顯的白色眉紋和眼圈。上背、肩和翼上覆羽黑褐色,具白色的星斑和羽緣。飛羽黑褐色;次級飛羽有細的灰白色邊緣。背黑褐色,與腰、尾上覆羽的方形白色區域形成鮮明的對比,看似被尾覆羽節成方形,而不同於紅腳鷸或青腳鷸的楔形。尾羽白色,有灰暗色斑紋。下體白色,只在胸有褐色斑紋。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有許多褐斑。雌雄相似。

成鳥非繁殖羽:上體多灰和灰褐色,在內側大覆羽上有少量的白色斑點。下體白色,胸部有灰褐色條紋。

虹膜-褐色;嘴-黑色;腿及腳-黃色。叫聲:單音或雙音,似紅腳鷸但聲較低。告警時作tuk-tuk-tuk叫聲,飛行時連續發出pill-e-wee,pill-e-wee,pill-e-wee

分布區域

小黃腳鷸小黃腳鷸

中國國內僅見於東部沿海地區、香港(Kennerley,1987;Careyetal,2001)。

中國國外繁殖地在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越冬於北美洲(墨西哥、美國)及南美洲。偶然分布至亞洲(日本),歐洲(冰島),大洋洲(紐西蘭、澳大利亞)和非洲。

生活習性

性活潑,體態優雅,行走時腿伸屈有力。棲息于海濱、河口、瀉湖、鹽澤、水田等地。以多種昆蟲、軟體動物、小魚等為食。

小黃腳鷸小黃腳鷸

生長繁殖

小黃腳鷸繁殖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一帶,越冬於從美國、墨西哥一直到南美洲一帶,偶然散布到亞洲(中國、日本)、大洋洲、歐洲(冰島)和非洲等地。在中國國內為罕見的迷鳥或旅鳥,僅見於香港及東部沿海地區。

保護級別

小黃腳鷸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小黃腳鷸小黃腳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