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凍害

凍害較輕麥田麥株主莖及大分櫱的幼穗受凍後,仍能正常抽穗和結實;但穗粒數明顯減少。凍害較重時主莖、大分櫱幼穗及心葉凍死,其餘部分仍能生長;凍害嚴重的麥田小麥葉片、葉尖呈水燙一樣地硬脆,後青枯或青枯成蘭綠色,莖稈、幼穗皺縮死亡。

小麥凍害
 

症狀

1950—1990年四十年間,北京郊區的小麥發生過7次嚴重凍害,平均5—7年1次,1990年以來,1993、1995年又發生兩次較嚴重凍害。1993年凍害特點是死苗、死莖較嚴重,凍傷極嚴重,死苗率4.81%,死莖率8.95%,凍傷率100%。1995年凍害屬旱凍和融凍型,中等偏重,其特點是青枯十分嚴重,青枯率接近1005。

病因

一是不利的氣象條件。1993年11月中旬突然出現強烈降溫天氣,月均溫由15日的7℃,突然下降到17日的-2℃,且持續降溫至24日,其中4天日均氣溫-5℃以下。冬小麥在沒有經過抗寒鍛鍊的情況下較正常年份提早10多天進入越冬階段,從生理上看未經過糖分的積累和細胞脫水過程,致小麥發生嚴重凍傷。這一年12月20日—1994年2月10日整整50天沒有下雨,再加上氣溫高、蒸發量大,大多麥田乾土層厚達3—4cm,分櫱節長期處在乾土層中。進入3月仍未下雨,旱情不斷加劇,加速了小麥凍傷程度。二是生產上栽培的品種抗寒性差,是發生凍害的內因。京郊90年代完成了第6次品種更新換代,形成了以京411為主,京冬6號、8號為輔的配套體系。1992年又推出長豐10、品9、農大92等一系列矮稈大穗品種。這些品種除京411外,其他品種產量水平較高,但抗寒性較差。京411較抗寒,死莖率5.3%,至於京冬6號、8號死莖率在10%—20%之間。三是栽培管理不當。中過深或過淺對小麥出苗及出苗後的抗寒力影響很大,京郊正常播深為3—5cm。1993年死苗率為5.6%,播深小於3cm的地塊死苗率為22.9%,播深大於6cm的地塊死苗率為18.3%。四是澆凍水。澆凍水是防凍保苗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1993年,未澆凍水的麥田死苗嚴重,列苗率為26.8%,而澆過凍水的死苗率僅為7.3%。

小麥春季凍害分早春凍害和晚霜凍害兩種類型。生產上後者發生較多,且受害重。晚霜凍害 是晚霜引致突然降溫,對小麥形居低溫傷害。尤其是暖冬年份,播種偏早、播量偏大的春性品種,受害重。北方的小麥凍害,訂發生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其為害程度與降溫幅度、持續時間、降溫陡度有關。降溫幅度和徒度大,低溫持續時間長,受害重。生產上出現霜凍分平流霜凍、輻射霜凍、混合霜凍三種。平流霜凍 是指北方冷空氣入侵後,引起劇烈降溫。對地勢高、風坡面小麥為害重。輻射霜凍 是在晴天無風的夜間,地面幅射強烈時,近地表急劇降溫時產生的。它對低洼、河谷、盆地的小麥為害重。混合霜凍 是在天空中有濃雲密霧或含水量較大情況下,因地表散失熱量反射,減少地面熱散失,當天氣轉晴後,風平浪靜,夜間地表溫度突然下降,易形成混合霜凍。這種霜凍侵襲範圍廣、發生次數多,為害嚴重。
從小麥來說,進入拔節後,抗寒性明顯下降。突然降溫後麥株體溫下降到0℃以下時,細胞間隙的水首先結冰。如溫度繼續降低,細胞內也開始結冰,造成細胞脫水凝固而死。 上海1991年12月27日以後驟降大雪,溫度降至-7.7℃,使小麥、油菜產生了不同程度凍害。1月7—8日施用氮、磷、鉀復混肥料的凍害輕。

防治方法

(1)注意選用適合當地的抗寒小麥品種 春麥區可選用寧春24號、遼春10號、蒙麥30號等;冬麥區可選用冀麥38號、40號、41號,晉麥51號、52號、53號,皖麥27號、25號,魯麥22號、23號、21號,豫麥38號,蜀萬41號,貴豐1號,勁松49號,滇麥19號,渭麥8號,新冬18號、19號,溫麥6號,冀麥38、40、41號,華麥8號等。(2)提高播種質量,播種度掌握在3—5cm之間。(3)適時澆好小麥凍水 一要看溫度:日均溫3—10℃時開始澆。過早因氣溫高蒸發量大,待冬小麥越冬時失墒過多,失去澆凍水的作用;過晚或氣溫低於3℃以下時,會造成地溫下降,田間積水或結冰,引起凍害死苗;二是看墒情:當沙土地土壤相對濕度低於60%,壤土地低於70%,粘土地低於80%,要進行澆水。當土壤濕度高於上述指標,墒情好的地塊可不澆或緩澆;三要看苗情:麥苗長勢好、底墒足或稍旺的田塊,可適當晚澆或不澆,防止群體過旺、過大。對播種稍晚的晚茬冬小麥,因冬前生長時間短,葉、根較少,苗小且弱,分櫱少或無,為爭取有效積溫促進麥苗生長發育,只要底墒尚好,也可不澆,但要及時鋤地保墒,使其促根壯苗增櫱;四要適量:澆水量不宜過大一般當天澆完,地面無積水即可。使土壤持水量達到80%。(4)早春補水 當早春乾土層厚度大於3cm時,要及時補水,改善土壤墒情,解除乾土層威脅,減輕凍害降低死苗率。①培育冬前壯苗,冬春鎮壓。在返青期667m2用200mg/kg濃度的多效唑噴施;在拔節至孕穗期,晚霜來臨前澆水或葉面噴水,可提高近地面葉片溫度。在霜凍即將出現的夜晚熏煙,以減少地面輻射散熱,提高近地面和葉面溫度,防止發生霜凍。②小麥受凍後採取補救措施,及時加強水肥管理。對葉片受凍、幼穗沒有受凍的麥田,應搶早澆水,防止幼穗脫水死恨。幼穗已受凍麥田,應追速效氮肥,667m2追硝酸銨10—13kg或碳酸氫銨20—30kg,並結合澆水、中耕鬆土,促使受凍麥苗儘快恢復生長。一般不要毀種、刈割或放牧,要設法挽救。(5)冬、春小麥提倡採用地膜覆蓋栽培新技術,小麥覆膜前,需精細整地,前作收穫後儘早鏇耕、消除根茬,隨後深耕,達到地平、土細、墒好。667m2施有機肥4000—4500kg、尿素20—25kg、磷肥40—60kg,以上三肥配合,隨耕一次墊底。用小四輪拖拉機牽引機械覆膜,最好選用0.005mm、1.4m寬幅超強膜。然後穴,穴距10cm,每穴8—10粒,667m2363萬穴,基本苗25—30萬株,播深4—5cm,播量8—10kg。全田齊苗後,進行 頭次掏放膜下苗,土凍前二次掏盡錯位膜內苗,採用小麥地膜覆蓋是現階段最具潛力的小麥抗旱保溫大幅增產的高新技術。(6)提倡施用迦姆豐收植物增產調節劑和多功能高效液肥—萬家寶,及多得稀土純營養劑。方法參見小麥乾熱風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