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春期

小青春期

胎兒在母體中的雌激素水平是非常高的,當臍帶剪斷的時候,嬰兒和母體之間的聯繫就沒有了,但是很快嬰兒體內就會建立起下丘腦——垂體——性腺的軸系,這是調節體內內分泌的重要的軸系之一。當出生的時候,這個軸系雖然還不太穩定,但是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完備的。這個時期,體內的這些激素就會升高,我們叫微小青春期。

解釋

小青春期這個詞,2010年8月15日誕生。在參與調查聖元奶粉是否是導致武漢3名女嬰性早熟直接原因的事件後,兒科內分泌專家、衛生部專家組專家梁黎說,從出生到1歲多的兒童,在臨床上有一種“小青春期”。


事件經過

·8月5日:武漢三女嬰疑食用聖元奶粉致性早熟

·8月7日:聖元致媒體的公開信否認

·8月8日:聖元絕不退貨 稱是競爭對手的惡意誹謗

·8月8日:北京、廣東、山東、江西都發現同類病例

·8月9日:奶粉早熟門問診家長增多 聖元將告鳳凰衛視

·8月10日:衛生部回應稱性早熟致病原因複雜

·8月12日:衛生部直接介入調查奶粉致性早熟案

·8月15日:衛生部就“聖元乳粉疑致兒童性早熟”調查結果舉行專題發布會,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垂體性腺學組組長伍學焱教授指出,對湖北報導的三例嬰幼兒,經過反覆研究她們的病史、臨床表現、化驗檢查以及影像學的檢查,在他們看來,都屬於正常的微小青春期範圍。

專家說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衛生部辦公廳副主任鄧海華——湖北省對3例疑因食用乳粉致性早熟的病例經再次會診和回訪,並檢測激素水平、骨齡等項目,未發現患兒生長發育明顯加速,僅能判斷為單純性乳房早發育,為臨床常見病例。此外,衛生部向部分國內兒童專科醫療機構調取的就診資料顯示,近年臨床就診的兒童性早熟病例數未見異常升高趨勢,就診的假性性早熟兒童中,純母乳餵養和人工餵養的比例基本相當。
武漢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湖北分會兒童內分泌學科組副組長姚輝——這種病一直以來就存在,而且從她個人近10年的臨床經驗來看,儘管沒有做詳細的數學統計分析,但憑感覺此類病例近年並未明顯增加。嬰兒症乳房開始發育的正確診斷應為“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起病常小於2歲,乳腺僅輕度發育,但不存在生長加速和骨骼發育提前。單純性乳房早發育不僅現在有,過去也有;不僅國內有,國外也有。 單純性乳房早發育的病因尚不明確,攝入雌激素只是可能的病因之一。臨床發現,有些嬰幼兒單純採用母乳餵養,也出現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該疾病可以視作是一種生長發育過程中的異常,其症狀一般3至6個月自動消失,極少數病例需2年才能消失,一般不需臨床採取干預措施,對兒童生長發育也沒有明顯影響。單純性乳房早發育的發病與雌激素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嬰幼兒吃過“聖元”奶粉後出現此病,不能證實奶粉中有雌激素。

科內分泌專家、衛生部專家組專家梁黎——從出生到1歲多的兒童,在臨床上有一種“小青春期”。 單純乳房早發育,是部分性早熟中最多見的一種,常見於女孩;除了乳房提前發育外,不伴有子宮和卵巢的變化,沒有其他性徵。臨床上,常可見到幾個月大的女嬰被診斷為單純乳房早發育。

伍學焱_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一般說來,胎兒在母體中的雌激素水平是非常高的,當臍帶剪斷的時候,嬰兒和母體之間的聯繫就沒有了,但是很快嬰兒體內就會建立起下丘腦——垂體——性腺的軸系,這是調節體內內分泌的重要的軸系之一。當出生的時候,這個軸系雖然還不太穩定,但是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完備的。這個時期,體內的這些激素就會升高,我們叫微小青春期。為什麼叫微小青春期呢?就跟我們青春期發育相似,垂性腺激素以及男孩子的雄性激素以及女孩子的雌性激素都可以有一個明顯的升高,男孩子的雄激素可以到正常成年男性的低限值或者一半左右。有一些男孩子會出現陰莖的勃起,睪丸的增大,甚至出現一過性的粉刺,當然也有個體的差異。

女孩子在兩歲之前軸系是不穩定的,可以間斷性地分泌雌激素,水平可以到50pg/毫升,這相當於什麼水平呢?相當於正常成年女性的雌激素的低限值,這就是雌二醇的水平。對雌激素比較敏感的孩子,就會出現比較明顯的乳房發育,我們說比較明顯的就是從外面可以看到或者摸到的現象。微小青春期男性是在半歲之前,女性大部分在一歲之前,有極小部分到兩歲左右。由於程度比較輕,持續的時間比較短,而且又跟以後大青春期很相似,所以我們把它叫微小青春期。

企業、政府部門說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 岡——當前吃的、用的,包括洗滌用品,都可能導致孩子‘性早熟’,不可貿然把罪過扣在乳製品上。目前,停用奶粉是可以的,懷疑奶粉也是可以的,但鑑定結果出來之前,不能斷定患兒‘性早熟’就是由某種乳製品中過量的性激素造成的。” “現在的推測,對於消費者、企業,都造成了恐慌。目前應當保持冷靜,應當通過調查來驗證牛奶激素含量是否正常,比如牛奶中含量是多少,乳製品中的含量又是多少,要通過科學的結論來判斷事實真相。”
湖北省食品安全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奶粉生產企業添加激素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在奶源環節,如牧場環境、使用飼料、環境污染都有可能導致奶粉中含有激素。如為了催奶,飼養員會在奶牛飼料中添加激素,過量激素會殘存在牛奶中,經加工進入奶粉。“性早熟”原因複雜,是否奶粉導致,需要用科學態度認真調查才能做結論。

相關新聞

衛生部2010年8月16日就“聖元乳粉疑致兒童性早熟”調查結果舉行專題發布會,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垂體性腺學組組長伍學焱教授指出,對湖北報導的三例嬰幼兒,經過反反覆覆研究過她們的病史、臨床表現、化驗檢查以及影像學的檢查,在他們看來,都屬於正常的微小青春期範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