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黃楊球

小葉黃楊球

小葉黃楊球是小葉黃楊修剪而成,樹幹灰白光潔,枝條密生,枝四棱形。葉對生,革質,全緣,橢圓或倒卵形,先端圓或微凹,表面亮綠色,背面黃綠色。

基本介紹

小葉黃楊球(學名: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 Cheng ssp. sinica var. parvifolia M. Cheng)是大戟目黃楊科

沭陽綠點苗木園藝場小葉黃楊基地沭陽綠點苗木園藝場小葉黃楊基地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小型灌木小葉黃楊修剪而成,樹幹灰白光潔,枝條密生,枝四棱形。葉對生,革質,全緣,橢圓或倒卵形,先端圓或微凹,表面亮綠色,背面黃綠色。花簇生葉腋或枝端,4~5月開放,花黃綠色。主要產地為中國江蘇、浙江、江西和沭陽的綠點苗木基地。樹姿優美,為綠籬布景的重要樹種,也是製作盆景的珍貴樹種。

形態特徵

黃楊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高0.5-1 米,樹幹灰白光潔,枝條密生,枝四棱形。葉對生,革質,全緣,橢圓或 倒卵形,先端圓或微凹,表面亮綠色,背面黃綠色,有短柔毛。花簇生葉腋或枝端,4-5月開放,花黃綠色。沒有花瓣,有香氣。葫果卵圓形。葉薄革質,闊橢圓形或闊卵形,長7-10毫米,寬5-7毫米,葉面無光或光亮,側脈明顯凸出;表面有柔毛,背面無毛,9-10月成熟。葉子是先端圓或者是有先端有小刺。

生長習性

中性,耐寒性弱,抗污染,地喜半蔭,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寒,在上海栽培冬天葉易受凍變紅,華北地區南部尚可栽種。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耐旱,稍耐濕,忌積水。耐修剪,抗煙塵及有害氣體。淺根性樹種,生長慢,壽命長,中國南方廣大地區,均可在露地安全越冬,越夏;北方宜盆栽,置室內防寒越冬。沭陽綠點苗木基地提醒您,小葉黃楊球移栽在春季芽萌動前進行,成活率最高。先整地施足基肥,小苗移栽可沾泥漿,大苗移栽需帶土球。小葉黃楊栽培容易,但生長緩慢,要經常澆水,施肥,促進生長。盆栽宜用森林土或塘泥,施鈣鎂磷肥,乾糞等做基肥,以後每年對葉面噴施氮肥水數次,盆土保持濕潤。地植可用一般表土,施腐熟禽畜糞等做基肥,種後可任其自然生長。

主要分布

分布於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區(中國南京、揚州、鎮江、南通、常州、無錫、蘇州、沭陽、合肥、蕪湖、安慶、淮南、襄樊、十堰),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武漢、沙市、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 、都江堰、綿陽、內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廣州、佛山、順德 、東莞 、惠州、汕頭、台北、柳州、桂平、箇舊)。

蟲害防護

黃楊絹野螟是黃楊的主要蟲害,合理用藥:用藥防治仍是控制該蟲的重要應急措施。搞好蟲情測報,適時用藥,用藥防治的關鍵期為越冬幼蟲出蟄期和第1代幼蟲低齡階段,可用20%滅掃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等有機磷農藥,還可推廣使用一些低毒、無污染農藥及生物農藥,如阿維菌素、BT乳劑等。噴藥應徹底,對下部葉片也不應漏噴。 保護利用天敵:對寄生性凹眼姬蜂、跳小蜂、百僵菌以及寄生蠅等自然天敵進行保護利用;或進行人工飼養,在集中發生區域進行釋放,可有效地控制其發生危害。

繁殖技術

小葉黃楊球用扦插繁殖可隨時進行,但以夏季採用當年生長的嫩枝條作插穗成活率高。用砂質土壤作扦插基質,把插穗基部削平,斜插入插床中,以利於透氣、透光。扦完後,插床上要搭棚遮蔭,防止太陽光直曬,經常噴水保持濕潤即可。當年扦插的小苗根系不發達,易受凍害,冬季可用雜草或塑膠薄膜覆蓋保護越冬。 種子一般在10月份成熟。小葉黃楊的種子經春化階段而具有隔年發芽之特性,因此種子採集後套用較濕潤的砂埋藏,到翌年春再翻出種子播種於砂質土中。小葉黃楊種子不可曬乾存放,曬乾了的種子出苗率低,或長時間不發芽。蒴果秋季成熟,晾乾後3瓣裂,脫出種子。不宜日曬,宜混乾沙儲藏至翌年春播。實生苗生長極緩慢,生產中多用扦插育苗。於早春新葉抽出前剪去1--2年生嫩枝,作帶葉插穗,下端浸NAA或IBA溶液後,插入濕沙床內。床面保持稀疏光照,噴霧保持濕潤,約一個月可髮根,2個月左右移植入圃地培育。第一年夏秋季需適當遮蔭,第二年以後,可一般管理。生長盛期,每月施氮肥水1--2次,秋後停止施肥。培育2-3年生苗,可用小盆栽植;4-5年生苗,方用於花壇鑲邊或地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