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細菌性葉斑病

小白菜細菌性葉斑病

小白菜細菌性葉斑病,該病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為菊苣假單孢菌。病原菌在種子或病殘體上越冬,為初侵染源。病斑在田間借雨水和灌溉水傳播蔓延。當溫度為25-27℃,陰雨連綿時,有利於發病或流行。

小白菜細菌性葉斑病主要特徵:

主要危害葉片。發病葉片背面先出現水浸狀小斑點,之後也面也出現直徑2-5毫米黃褐色圓形壞死病斑,病斑邊緣顏色較深,病斑可以連結成大斑塊。天氣乾燥時,病斑質脆,易開裂,引起葉片乾枯死亡。

小白菜細菌性葉斑病發病特點: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為菊苣假單孢菌。病原菌在種子或病殘體上越冬,為初侵染源。病斑在田間借雨水和灌溉水傳播蔓延。當溫度為25-27℃,陰雨連綿時,有利於發病或流行。

小白菜細菌性葉斑病防治方法:

⑴農業防治。實行輪作;選用抗病品種;使用無病種子;加強田間管理。
⑵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藥,常用藥劑有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新植黴素4000-5000倍液。每隔7-10天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