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丸

小柴胡丸

小柴胡丸,藥物,是濃縮丸。用於少陽病,以及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瘧疾、黃疸等雜病少見少陽證者。

基本信息

簡介

功能主治

小柴胡丸小柴胡丸
和解少陽,扶正祛邪,和胃降逆。用於少陽病,以及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瘧疾黃疸等雜病稍見少陽證者。

適用症狀

解表散熱,疏肝和胃。用於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吐,口苦咽乾。

製作方法

柴胡、法半夏、黃芩、大棗、生薑加水煎煮三次,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黨參、甘草粉碎成細粉,加入稠膏中,混勻,製成丸,烘乾。

與柴胡丸區別

小柴胡丸小柴胡丸
柴胡丸與小柴胡丸無論是在處方來源、藥物組成還是功能主治方面都有很大差異。
柴胡丸處方來源《聖濟總錄》,由柴胡、黃連、知母、赤芍、龍膽、黃芩、地骨皮、麥冬、獲神、甘草、檳榔十一味中藥組成。主治婦人血風勞氣,頭目昏眩,胸背拘急,四肢酸痛,心躁煩熱,氣滿腹脹,腰膝無力,經候不調。
小柴胡丸處方出自《傷寒論》,是由柴胡、黃芩、人參、制半夏、生薑、大棗、甘草七味藥構成。以和解少陽,扶正祛邪,和胃降逆立法,被譽為“少陽機樞之劑,和解表里之總方”。主治:傷寒少陽病,症見口苦、咽乾、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舌苔薄白,脈弦者和婦人傷寒,熱入血室,黃疽及瘧疾與內傷雜病而見有少陽證者。主要用於肝炎、膽汁返流性胃炎、急性水腫型胰腺炎、厭食、發熱、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皮膚病、更年期綜合徵、妊娠惡阻、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尿路感染、前庭神經炎、癲病、急性腮腺炎合併皋丸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斑禿等疾病。近幾年文獻報導,該方的臨床套用範圍不斷擴大,在治療肝病、婦科病、胃病及其他疑難病方面均取得較好療效。

注意事項

小柴胡丸小柴胡丸
(1)小柴胡丸是針對外感病中期,當邪入半表半里時出現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這一正不勝邪虛實並存的病症,對於實熱證、虛證不可使用。
(2)上世紀90年代初期發生在日本的小柴胡事件,是由於治療肝病過程中,未嚴格按照小柴胡湯劑的適應證、用量及注意事項,盲目、大量使用,結果造成兩年內88名慢性肝炎患者出現間質性肺炎(其中10例死亡的事故),黃岑被認為可能是主要的致命成分。柴胡丸與小柴胡丸兩藥均含有黃岑,故在使用過程中,如果患者突然出現發熱、呼吸困難、乾咳、進行性勞力性呼吸困難等,應考慮到是藥源性肺損害,可及時停藥,積極處理。
(3)柴胡丸與小柴胡丸中柴胡含有懈皮素,如與氫氧化鋁同用,由於AL"+可與懈皮素結合形成鰲合物,不易被機體吸收,導致降低療效,故應避免合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