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埔落回

小果埔落回

小果埔落回,英文名Macleaya microcarpa,Papaveraceae 罌粟科 、Macleaya 博落回屬 植物。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小果埔落回 小果埔落回

直立草本,基部木質化,具乳黃色漿汁。莖高0.8-1米,通常淡黃綠色,光滑,多白粉,中空,上部多分枝。葉片寬卵形或近圓形,長5-14厘米,寬5-12厘米,先端急尖、鈍或圓形,基部心形,通常7或9深裂或淺裂,裂片半圓形、扇形或其他,邊緣波狀、缺刻狀、粗齒或多細齒,表面綠色,無毛,背面多白粉,被絨毛,基出脈通常5,側脈1對,稀2對,細脈網狀;葉柄長4-11厘米,上面平坦,通常不具溝槽。大型圓錐花序多花,長15-30厘米,生於莖和分枝頂端;花梗長2-10毫米。花芽圓柱形,長約5毫米;萼片狹長圓形,長約5毫米,舟狀;花瓣無;雄蕊8-12,花絲絲狀,極短,花葯條形,長約3-4毫米;子房倒卵形,長1-3毫米,花柱極短,柱頭2裂。蒴果近圓形,直徑約5毫米。種子1枚,卵珠形,基著,直立,長約1.5毫米,種皮具孔狀雕紋,無種阜。花果期6-10月。

異名:Bocconia microcarpa Maxim.

別名:博落回,博落回,吹火筒,號筒桿,黃薄荷,黃婆娘,泡桐桿, 小果博落廻 ,小果博落回,小果號桐桿,野蓖麻,野狐桿,野麻子 號筒管,號筒青,小果博落,小果博落茴,小果薄落茴,小果博落回。

生長環境

小果埔落回 小果埔落回

生長於海拔400-1400米的山坡草地或灌叢中。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於四川,河南,陝西,甘肅,山西,江蘇,江西,湖北,湖南等省。

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主治一切惡瘡及皮膚病,如癭瘤、漏瘡及汗斑等症,但植物有毒,只能外用,不能內服。鮮莖葉流出的黃色汁液,外塗黃蜂刺傷有效。也可作農藥用水製成浸出液,對抑制小麥稈鏽病菌夏孢子發芽和防治小麥稈鏽病效果良好。將全株直接投入糞坑,可殺死蛆,和竹子一起煮,可是竹子柔軟,便於編制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