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廠鄉

小廠鄉

位於梁河縣東部。鄉政府駐地小廠,海拔2050米,距縣城36公里。土地總面積52.8平方公里。年未有耕地面積7510畝,其中水田4756畝、旱地2754畝,人均耕地o.77畝。全鄉轄小廠、大邦幸、龍塘、友義、勐等5個村公所,22個自然村,46個合作社。年末全鄉總戶數2046戶、9720人,其中漢族9089人、阿昌族464人、景頗族70人、傈僳族53人、傣族21人、德昂族9人、佤族7人、其他民族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3人。

基本信息

簡介

小廠鄉遠眺小廠鄉遠眺

小廠鄉位於梁河縣城東部,距縣城36公里,地處東經98°20′10″---98°27′30″,北緯24°39′33″---24°49′06″之間,東接騰衝新華鄉,南連龍陵縣河頭鄉、勐養鎮,西鄰大廠鄉、九保鄉、北依曩宋、平山鄉,政府駐地海拔2050米,全鄉國土面積52. 8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委員會,23個自然村,46個村民小組。境內居住著漢族傣族、阿昌族、傈僳族等多種民族。2006年末全鄉共有2487戶,10313人,其中農業人口為9884人。全鄉耕地面積5939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0.58畝;糧食總產1682噸,農民人均口糧128公斤;年末實有茶園面積8237畝,農民人均0.83畝;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13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8元。財政收支嚴重失衡,是梁河縣最為偏僻落後的特困鄉。
全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雲霧多、氣溫稍低,平均氣溫13.3℃,無霜期300天,年平均降雨量1400—1800毫米。境內有小河頭、油竹壩兩個水庫,其中油竹壩水庫屬國家小一型水庫。歷史沿革1956年為片石峪、粳子峪、松棚營、小於溝4鄉,1956年合併為小廠、強莊子2鄉,1958年屬建明公社,1961年建小廠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94.4平方千米,人口1.5萬,轄小廠、柴戶場、高家峪、小於溝、松棚營、沙嶺子、三里店、吳家溝、莊客、陡嶺子、秋花峪、房家峪、毛山溝、強莊子、杏峪、粳子峪、洪山口、野雞峪、南城子、尤山口、寨主溝、三道溝、頭道城子23個行政。

經濟

年末全鄉經濟總收入535.7萬元,淨收入285.1萬元,人均純收入271元,總費用250.6萬元,國家稅金14.9萬元,集體提留10.1萬元。主要農作物面積產量及農副產品產量:糧食10889畝,產量1980噸,油料3688畝,產量277.9噸;茶葉5304畝,產量166.8噸,甘蔗559畝,產量2295噸;生豬存欄數9515頭;漁業產量30噸。

文化教育

中心國小全景中心國小全景

小廠鄉建有文化活動場所3個,其中:圖書室3個。全鄉共建有學校13所。國小12所,其中:鄉中心國小一所;村級完小5所;過度完小1所;初小2所;一師一校3所。國中1所。全鄉學校總占地面積27284平方米,其中:中學10000平方米,國小17284平方米。建築面積14923.26平方米,中學5076平方米,國小9847.26平方米,D級危房3939平方米。全鄉共有教師125名,國小教師87名,中學教師38名。目前全鄉九年制義務教育在校學生有1687人,其中:小學生1183人,中學生504人。距離縣城36公里。

人文地理

佛手瓜佛手瓜

小廠鄉位於梁河縣城東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36公里。東接騰衝縣新華鄉,南連龍陵縣河頭鄉,西鄰勐養、大廠、九保阿昌族鄉,北依曩宋阿昌族、平山鄉。
境內民族主要以漢族為主,混居著阿昌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阿昌族主要居住在小廠村的黑腦子、石岩腳兩個自然村,傈僳族主要居住在勐隴村的三岔河自然村。阿昌族、傈僳族都有自己的服飾和語言,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生活條件、服飾、風俗習慣、口味、民居等多與漢族相同。
小廠鄉有宗教聖地宏陽寺,有歷史文物文筆塔,還有風景優美、茶香四溢的油竹壩水庫。

基礎設施

集貿市場 集貿市場

全鄉目前已全面實現了“五通計畫”,但是基礎設施還很薄弱,沒有一個自然村安裝路燈;有48戶農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該村目前已有6戶居民住磚混結構房屋,有106戶居住磚木結構房屋,居住於土木結構的房屋的農戶2009戶,還有14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房屋。
縣城到鄉的道路為彈石路,鄉到行政村的路面為土路路面;到象塘、平場自然村的路面為彈石路面;到黑腦子自然村的路面是硬化的水泥路路面。鄉內主幹街道均為硬化的彈石路路面,鄉距縣城36公里,建有農貿市場、集市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33輛,其中:農用運輸車27輛,全鄉有拖拉機161輛;機車408輛。
全鄉現已通自來水,引用井水的農戶51戶。有4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12%)。現全村已有2267戶農戶通電,有526戶通有線電視,通電、電視情況(分別占農戶數100%和23.2%),全鄉有611戶安裝了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其中: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6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26.95%和25.01%)。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的農戶數18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數130戶,裝有太陽能的農戶103戶。全村有效灌溉面積3625畝,高穩產農田地總面積538畝,人均擁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5畝。

特色產業

全鄉產業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產品主要銷往縣內、省內。2006年全鄉主要產業銷售收入1131.5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82.12%。我鄉的特色產業是茶葉、仔豬、甘蔗、油菜,還有一些不成產業的特色產品:櫻桃、草果、蔬菜、核桃、蜂蜜等。
全鄉擁有企業7個,其中縣級以上的龍頭企業1個。我鄉計畫發展的產業是:茶葉、仔豬、水稻、櫻桃、蔬菜、草果、甘蔗等產業。

資源環境

茶葉茶葉

小廠鄉屬於高寒山區鄉,下轄5個行政村,23個自然村,46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地海拔2050米,年平均氣溫14˚С,年降水量1800毫米,無礦產資源。全鄉國土面積52.08平方公里,其中常用耕地總面積5879.8畝(其中:水田4472.8畝、旱地1407畝)人均耕地0.58畝,主要種植水稻、馬鈴薯、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3995.8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面積7480畝)人均擁有林果地面積0.76畝,主要種植茶葉、草果等經濟林果;有水面344畝(其中:養殖面積63畝);草地面積2096.8畝;共有荒山、荒地面積7550畝;其他面積25491.63畝。適宜種植水稻、小麥、油菜、馬鈴薯、蔬菜等農作物。

社會保障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加入到農村合作醫療。2006年末,全鄉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8992人,參合率91%,享受低保人數為1658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人,占人口總數的0.07%,五保戶37人。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小廠鄉

小廠鄉位於遵化市東北部山區,距市區20公里,北靠長城與承德興隆辦鄰,東與遷西接壤,西和南均與本市建明鎮搭邊,鄉人民政府駐地小廠村。全鄉耕地總面積1056.86畝,山場面積13.9萬畝,轄23個行政村,78個自然村,總戶數4353戶,總人口15404人,主要民族為漢族,全鄉農業以玉米、穀子等小雜糧為主,林業以板栗為主,是我市京東板栗的主產區,工業主要以採選礦為支柱產業,境內有明代古長城,京東長城狩獵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