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大報

“小型大報”(Broadloid)。所謂小型大報就是四開的小型報,但風格是嚴肅的大報。

基本信息

詞語由來

Broadloid這個新詞由Broadsheet(大報)和Tabloid(小報)兩詞合併而成,英文詞典上還未收錄,但在西方尤其英國的傳媒界卻很流行。Broadloid可以翻譯為小型大報。

現象

小型大報這一舉措首先是從英國開始,英國四張嚴肅大報都已經或正準備實行大報小型化改革:

獨立報》是英國4張嚴肅大報之一,2003年9月率先試行“一張報紙,兩種樣式”,即同樣內容分別以對開和四開報型出現在市場上,讓讀者選擇。結果90%的讀者選擇了小開張,到2004年5月,發行量連升9個月,於是從2004年5月開始,《獨立報》全部改為四開版。

泰晤士報》是英國嚴肅大報的龍頭老大,雖然發行數量不是最多,但影響力無疑是最大的。2003年11月26日,該報步《獨立報》後塵,也出版了“大小並行”的《泰晤士報》,到2004年11月26日,恰逢“大小並行”一周年,正式全部改為小型報。

2005年9月12日,英國《衛報》宣布,經過18個月的準備、投入8000萬英鎊,“184歲的《衛報》一改‘大報’式樣,把報紙做得更小,更精美”,其主編稱這是《衛報》50年以來進行的“最激進的變革”。

與此同時,一批嚴肅大報紛紛表示將試行小型張版面。英國發行量最大的嚴肅大報《每日電訊報》公開表示,“不排除出版小報”。道瓊斯公司2005年8月8日表示,從10月17日起,將《華爾街日報》歐洲版和亞洲版由現行的大開版改為小開版。德國著名的大報《世界報》也向外公布了改發小報的計畫。

原因

為什麼英國等國的嚴肅大報要走小報化路線?關鍵在於這批大報的發行量連續10年逐年下滑,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報市場一直紅紅火火,大報不得不改弦更張,尋找出路。小開版的好處在於“使得單個版面主題鮮明,內容集中。”比如說,《泰晤士報》平時40個對開版,如果每個版面一個主題的話,那就有40個主題,而改為四開版以後,就有80個版面,如果每個版面一個主題,可以擁有80個主題。這樣可以擴大體育、休閒、健康、娛樂等方面的題材和內容,使得版面更具個性化,從而能吸引更多不同興趣的讀者,尤其年輕讀者。同時,這些個性化的版面有一批特定的小群化讀者,廣告商投放廣告更有針對性,也節省了廣告費用。

從直接市場反應看,大報實行小開版以後,發行量止跌回升,《泰晤士報》、《獨立報》在2000至2003年間有所下降,改版後都有上升。其中,《獨立報》從2003年9月試行小開版以後,發行量連升12個月,同比增長20%;《泰晤士報》則在一年間發行量上升5%,如今《泰晤士報》和《獨立報》分別到了65.7萬份和26萬份。與發行量上升同步,廣告收入也水漲船高。看上去,大報小型化改革確使大報找到了擺脫困境的途徑。

問題在於,在發行、廣告增加的同時,大報能否如變革者所構想的那樣維持自己的報格?《英國消亡評論》對此不抱幻想,“小報化進程中最突出的特徵不在於小報的活躍,而在於嚴肅大報失去了歷史上曾有過的地位、尊嚴的影響力。”

與英國相比,美國大報同樣面臨廣告下降、發行下滑的困境。據美國發行量調查局的調查報告,從2004年10月到2005年3月的半年間,全美841家大報的日均發行總量為4737萬份,較去年同期的4831萬份下降1.9%,創近十年來最大降幅。為了應對危機,美國大報除了裁員節省開支外,雖然還沒有大規模向小型化發展,但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市場朝向的改革:《紐約時報》公司2005年3月宣布該報定於4月推出周四時尚版,內容涵蓋時尚、健身、美容、購物、潮流和產品。輥輴訛借鑑英國《金融時報》周末版的成功,《華爾街日報》2005年9月17日推出全新周末版,除傳統的政治經濟訊息外,還有大量“適合讀者周末閱讀的體育、時尚類話題”,有評論稱之為“該報自1889年創刊以來最大膽的‘賭注’之一”。但報社聲稱推出周末版“不僅能解決新聞時效性上的問題,也能通過增加趣味性來擴大讀者群。”“增加趣味性來擴大讀者群”,《華爾街日報》道出了所有西方大報改革的共同方向。無論英國的大報小型化還是美國的大報周末版風潮,“趣味性”是共同的變化。這和這些政企合一的大報一貫標榜的“社會輿論領袖”定位和嚴謹報風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席捲世界的傳媒商業化潮流中,西方大報終於在市場面前低下了高昂的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