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遠視

遠視是指當眼睛處於調節鬆弛狀態時,來自5m以外的平行光線,經過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後,在視網膜後面形成一個焦點,而在視網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兒童期高度遠視能導致弱視、斜視,應引起高度重視;中度遠視容易因視近不適而厭學、注意力不集中,往往被誤認為調皮而忽略檢查。

疾病概念

遠視常見的原因是眼球前後軸較短(稱為軸性遠視),其次是眼的屈光力較弱(稱為屈率性遠視), 眼球的屈光能力相對於其前後徑來說是是偏弱的。
兒童,在幼小時多為遠視,以後在發育的過程中由於生理性遠視的減少,以及調節與輻輳的比率逐漸轉入正常,遠視度逐漸降低,以至最終變為輕度遠視和正視,這種遠視為生理性的,不必矯正。

臨床表現

症狀

正常眼球在調節鬆弛的狀態下,光線經過眼的屈光系統屈折以後,焦點恰好落在視網膜上,從而看清不同距離的近處目標。由於小兒眼前後徑較短,在視網膜後形成虛焦點,便形成遠視。生理性遠視不會引起視力下降,中高度遠視患兒不僅近視力差,而且遠視力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即遠近都看不清楚,可有視物眯眼等表現。但不象大人遠視那樣會伴有視力疲勞,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脹痛等的表現。

危害

小兒遠視可引起斜視。據統計,兒童內斜視中約75%是由遠視眼引起。正常眼睛注視近處目標時,除需要動用眼球屈光系統的調節以增強眼的屈光力,為保證雙眼對準注視目標,雙眼還需要內轉,稱為集合。而遠視患者為了獲得清晰物像,無論看遠看近,都需要使用調節。過多的調節必然伴隨過多的集合而誘發眼球內斜視,即俗稱的“鬥雞眼”。內斜視不僅進一步影響視力,而且由於會破壞雙眼單視功能及影響外觀等,繼而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產生心理方面的問題。
小兒遠視又是弱視的病因之一。屈光不正性弱視是由於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進入眼內的光線在黃斑形成的物像模糊不清,影響視覺發育。正常眼科檢查無器質性病變,矯正視力低於0.8。而未經矯正的遠視患者看近或看遠時,視網膜黃斑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因而易導致弱視的形成。如果在兒童視力發育期內出現遠視,就會引發不同程度的弱視。這時不僅會出現視力下降,還會出現眼位或一些視功能的異常。

診斷

小兒遠視診斷方法為進行醫學驗光,就能明確診斷。需要強調的是必須為散瞳驗光,直接電腦驗光是不準確的。

治療

確定孩子有遠視後,家長一定不可掉以輕心。兒童遠視一旦發現,及早治療。嬰幼兒處於視力發育的敏感期,這個階段也是治療遠視和弱視的最佳時機,過了這個時期則療效欠佳,尤其是弱視,成年後治療則基本無效。因此,家長一定要定期給孩子做視力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病情。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太小,還不會讀解視力表,其實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一般兒童在3歲以後即可學會正確讀解視力表,若此時出現遠視、弱視,是可以檢查出來的。

小兒遠視引起弱視的屈光矯正

屈光不正性弱視多見於高度遠視,此類弱視發病於幼兒,由於在視覺發育期間,視網膜上的物象始終是模糊不清的,大腦視覺中樞長期接受這種模糊的刺激,久而久之,形成弱視。因此,屈光不正性弱視的治療前提是矯正屈光不正,使視網膜上的物象清晰明確,以利於視覺的恢復,在配鏡是應以獲得清晰的最佳視力為準。戴鏡以後每半年到一年重新驗光一次,一直戴用最佳視力的遠視矯正眼鏡。

小兒遠視合併共同性內斜視的屈光矯正

眼鏡處方的確定應根據兩個指標,一是眼位,二是視力。如果較低矯正屈光度既能保持眼球為正位,又能獲得較好視力、則可處方選用此種屈光度的眼鏡(一般是患者的顯遠視加上一部分隱遠視的屈光度)。如果獲得較好視力的屈光度不能使眼球成為正位,則應繼續增加遠視屈光度以期使眼球正位。處方的原則應以保證眼球不出現斜位為主,視力可暫不考慮。戴鏡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調節力漸漸遲緩,視力將逐漸提高達到正常。為了患者開始戴鏡時容易接受,應在睫狀肌麻痹情況下戴用。
共同性內斜視的遠視患者戴鏡時常需全部矯正甚至過度矯正。為了維持患者的調節的緊張力。共同性內斜視患者戴用遠視矯正眼鏡後,如果戴鏡遠,近斜視度完全消失,摘掉眼鏡後斜視度數又出現,為完全控制,此類斜視為全部調節性的內斜視。另一部分不能以戴鏡矯正,應積極採用其他治療如手術治療等。如果戴鏡經過三個月完全不能控制眼位,證明斜視為非調節性,亦應採用其他治療。
患有共同性內斜的遠視眼在兒童期遠視同樣逐漸減小,如長期戴用全部矯正遠視眼鏡會妨礙其生理性遠視的自然減退,使之停下來,同時還可引起輻輳近點後退或調節力的發育不足,可使眼位由內斜變為外斜或引起近距離視力疲勞。因此,共同性內斜視戴遠視矯正眼鏡後如斜位已被控制,眼鏡度數應逐漸減少下來,一般半年到一年調整一次,最後可減少至正常矯正度水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