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斜視

小兒斜視

小兒斜視的治療及矯正小兒斜視的治療方法,因斜視的類別不同而異,一般可分為手術療法與非手術療法。 1,定性檢查,明顯的斜視尤其是恆定性斜視的檢查不難,往往一眼就可看出是外斜視,內斜視或者上斜視。 像這種從外觀上看有斜視,實際上沒有斜視,眼位正常的情況屬於假性斜視,無需治療。

小兒斜視概述

斜視,俗稱“斜眼”、“鬥雞眼”、“對眼”等。顧名思義,就是眼位置的不正。用醫學術語描述則是:眼的視軸發生偏斜,並且不能為雙眼的融合機能克服。有一部分兒童從外觀上看象是斜視,其實是由於內眥贅皮、鼻根部扁平造成的假像,不是斜視。

分類

斜視的分類較為複雜,根據不同的標準分為不同的類型,根據斜視的方向分為內斜視、外斜視、上斜視,根據斜視的頻率分為間歇性斜視和恆定性斜視,根據斜視的形態和方式分為共同性斜視和非共同性斜視,非共同性斜視的常見類型為麻痹性斜視,根據注視性質分為交替性斜視和非交替性斜視等。

小兒斜視的臨床表現

1、發生在兒童期的斜視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少數學齡兒童會有視疲勞的表現,家長會誤認為孩子厭學。2、大多數外斜視最初是間歇性的,經常在疲勞、愣神或發燒等身體不適時出現,細心地家長常能發現,有的經常是鄰居或學校老師覺得孩子眼睛不正常才被發現的,家人因為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反而見“怪”不“怪”了。
3,、內斜視大部分出現後很快就會變為恆定性,或者說斜視的狀態是經常存在的,因此相比外斜視而言,更容易早期發現和就診。但是因為很多小孩子都有內眥贅皮和鼻樑寬的特點,有時看起來像“對眼”(內斜視)經過專業醫生檢查發現是“假性內斜”。這種情況在我們東方民族比較多見。
4,歪頭視物有時是眼睛的問題而不是脖子的問題,這一點經常不為人們所不理解,為什麼歪頭要看眼科醫生呢,這是因為當孩子患有上斜視(垂直斜視)時,機體為了代償而採取的一種特殊體位,醫學上簡稱為代償頭位。
5,戶外或陽光下閉上一隻眼睛,是某些間歇性斜視常見的表現之一,這類患者只是在戶外或陽光下才會表現出閉上一隻眼睛的異常情況,而其他情況看不出任何異常。

小兒斜視的危害

小兒斜視首先是外觀的影響,這也是使患者就醫的主要動機。蘇大附屬理想眼科醫院眼科專家稱:更重要的是,斜視影響雙眼視覺功能,嚴重者沒有良好的立體視力。立體視力是只有人類和高等動物才具有的高級視覺功能,是人們從事精細工作的先決條件之一。如沒有良好的立體視覺,在學習和就業方面將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大部分斜視患者都同時患有弱視。由於斜視患者長期一隻眼注視,另一隻眼將造成廢用性視力下降或停止發育,日後即便戴合適的眼鏡,視力也不能達到正常。小兒斜視還會影響全身骨骼的發育,如先天性麻痹斜視的代償頭位,使頸部肌肉攣縮和脊柱發生病理性彎曲,及面部發育不對稱。

小兒斜視的病因

小兒斜視小兒斜視

據調查發現,母親難產也會引起小兒斜視。小兒斜視是一種常見的眼病,大多發生在兒童期。兒童斜視產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視覺功能發育不全
一般小兒的大腦視覺中樞發育不是很完善,所以不能很好地協調以及控制眼部外肌的收縮和伸張,所以小兒眼睛的單視功能不穩定也不健全,此時任何一定外界因素如驚嚇、發燒、外傷等刺激均有可能導致不穩定的眼部單視力功能減弱甚至喪失。
二、小兒眼球方面因素
一般兒童眼球比較短小,大多存在生理性遠視的現象。一般兒童在兩歲之後,望近處物體的需求慢慢增加,而且兒童眼睛的調節能力很強,眼部外肌收縮力很好,如果兒童從小有看東西很近的習慣,長期會導致兩眼長久出於高度調節的狀態,繼而導致雙眼球向內轉,長此以往會導致內斜視。
三、先天和產傷方面因素
一般小兒先天性眼外肌發育不是太全;支配眼外肌運動的神經先天性麻痹;母親難產引起眼外肌和眼外肌神經損傷,都可出現眼球位置的偏斜;

屈光不正

遠視眼的病人長期從事近距離工作的人以及初期老視眼的病人,因為需要加強調節,就會產生過量輻輳,從而導致內斜視。近視眼的病人,由於不需要或很少需要調節,就會產生輻輳不足,可能導致外斜。

感覺障礙

由於先天和後天的某些原因,如角膜混濁,先天白內障,玻璃體混濁,黃斑發育異常,屈光參差過大等,造成視網膜成像不清,視功能低下,雙眼無法建立融合反射以保持眼位平衡,從而導致斜視。

遺傳因素

由於同一家族,在眼的解剖生理上具有相似特徵,由於解剖異常導致的斜視可能以多基因遺傳方式傳給子代。

小兒斜視的分類及特點

斜視一般可分為內斜視、外斜視與上下斜視.
(1)內斜視:一般俗稱鬥雞眼.眼位向內偏斜.臨床上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斜視.在出生至內發生者稱之為先天性內斜視.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後天性內斜視又分為調節性與非調節性,調節性內斜視常發生在2-3歲左右,通常會伴有中高度遠視,或是異常的調節內聚力與調節比率;非調節性內斜視則和調節力與屈光狀態無關.
(2)外斜視:即眼位向偏斜,一般可分為間歇性與持續性外斜視.間歇性外斜視因病人具有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份的時間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維持在正常的位置,只有偶而在陽光下或疲乏不經心的時候,才表現出外斜的眼位.有些兒童為了避免外斜眼位引起的復視,在大太陽常會閉一隻眼睛.間歇性外斜視常會發展成持續性外斜視,而偶而出現外斜視的情形變成終目持續的外斜視.
(3)上、下斜視:即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一般較少見,上下斜視常常並有頭部歪斜的情形.

小兒斜視的治療及矯正

小兒斜視的治療方法,因斜視的類別不同而異,一般可分為手術療法與非手術療法。
(一)手術療法乃以手術的方法調整外眼肌的強度與附著點的位置,使眼位趨於正常。先天性內斜視與上下斜視大多需要手術治療,非調節性而且斜度大的斜視通常亦需要借著手術的方法來矯正。
(二)非手術療法:並非所有的斜視都需要手術治療,如果是調節性內斜視,只要戴上適當的遠視眼鏡或雙光鏡就可以矯正。如果並有中高屈光異常,亦常需配戴眼鏡來矯正,另外可借著軸矯正訓練的方法來幫助兩眼雙眼單視功能的恢復與增加融像能力。例如用同視機、雙眼單視康復儀以視軸矯正訓練機來訓練,或者配戴稜鏡鏡片……等。如果並有弱視,則用弱視治療儀器訓練弱視亦是不可或缺的治療。

檢查測量

小兒斜視的檢查測量方法很多,可用視野計測量,也可用同視機測量,但也有更為方便、簡單的方法:
1.角膜反光點位置測定法這種方法可以對小兒斜視的斜視度進行粗略的估計,通常檢查的醫生與被檢查者面對面坐著,醫生在患者面前33cm處持一個去掉燈罩的手電筒,當燈光照射到患者的角膜表面,一般眼位正常的人,光反射點會位於兩眼角膜的中心,斜視度為0°。如果一側反射光點在角膜中央,另一側反射光點偏向角膜鼻側,這種患者屬於外斜視患者,如果反射光點偏向角膜顳側,這種患者屬於內斜視。一般自瞳孔中心至角膜邊緣連線分成三等份,每份15°,一般醫生會根據映光點的位置來估計患者的斜視度。
2、用米尺查囑斜視患兒向前方注視不轉動,記下斜位眼角膜緣在米尺上的位置,再遮蓋健眼囑斜眼向前注視,並觀察斜眼移位程度,每移1毫米相當5oC的斜視度。
3.三稜鏡配合遮眼法這種方法一種比較準確的斜視度數檢測的方法,當遮蓋住患者注視的眼睛時,斜視眼就會朝著注視目標的方向進行移動,如果在斜視的眼前放上度數逐漸增加的三稜鏡,那么斜視的眼睛的復位移動就不會產生,因此用來消除斜視眼睛移動的三稜鏡的度數就代表了斜視的度數。
4.同視機檢查法這種方法是用專門檢查斜視的儀器進行檢查。同視機需要將患者的額頭固定,在調整好高度及瞳孔位置後,在雙眼前分別加知覺片,鍵眼睛筒放於“0”處,之後轉動偏斜眼睛筒,使雙眼畫片重合,此時鏡筒所指數就是主覺斜視角。交替進行開關兩個鏡筒的光源,並且移動鏡筒到其反光點位於角膜的中心,雙眼不移動的時候,此時的度數就是他覺斜視點。

診斷與鑑別診斷

體格檢查
1,定性檢查,明顯的斜視尤其是恆定性斜視的檢查不難,往往一眼就可看出是外斜視,內斜視或者上斜視。對於間歇性斜視需要用遮蓋法檢查,將不透明的遮蓋片放在一隻眼前,停留數秒或者十幾秒鐘後移開,這時觀察被遮蓋眼睛,是否有移動,如果是從外面移到中間,說明有外斜視,如果是從內側移動到中間,說明有內斜視,如果是上斜視那就是從上方移動到中間。這種檢查方法需要的檢查工具和過程都很簡單,但是需要孩子能夠配合,太小的孩子經常不能配合。
2,定量檢查,對於計畫要手術的患者,斜視角度的精確測量則很重要。在定性檢查的基礎上加上三稜鏡就可以做定量檢查了,對於外斜視將三稜鏡的底面向內側放置於眼前,然後再用遮蓋片遮蓋,當去遮蓋後被遮蓋眼不再移動了,所用三稜鏡的度數即為外斜視的斜視角度。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檢查方法也需要孩子的配合才能完成,而且為了測量準確,經常要反覆多次的測量。
3,眼球運動的檢查,對於任何一種類型的斜視,眼球運動的檢查,都屬於常規檢查項目,而且對於麻痹性斜視,這種檢查對於診斷和手術意義更加重大。

鑑別診斷

1,兒童側視症,斜視的孩子視物時會出現面部及眼部向一側偏斜的情況,也有些孩子平時頭位正常。眼位,眼球運動以及屈光等各項檢查都沒有異常,只有在專心看電視時,出現面部及眼部向一側偏斜,雙眼側看向前凝視,這種現象為"側視症"。側視症的孩子只出現在看電視這一特殊的環境下歪頭,眼位檢查沒問題,不是斜視引起的。
2,假性內斜視,嬰幼兒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假性內斜,表面看上去似鬥雞眼或對眼。這是因為嬰幼兒的鼻樑寬且扁平,蓋住了部分內眥部(俗稱大眼角),兩個黑眼珠似乎向中央集中,角膜外側的白眼珠露的比內側多,給人一個內斜視的假象。鑑別假性內斜的簡便方法就是捏起鼻樑的皮膚,露出內眥部的白眼珠,內斜的外觀就消失了,也可以通過遮蓋法,當遮蓋去遮蓋時,假性內斜視的眼球是不會移動的。假性內斜視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得到改善。
3,外科斜頸,外科斜頸可分為先天性肌性斜頸和先天性骨性斜頸,前者是由於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引起的頭頸歪斜的先天性頸部畸形,相當多見;後者是因頸椎骨質發育畸形所致的斜頸,較少見,還有一類斜頸是眼性斜頸,外科斜頸和眼性斜頸的鑑別也有一個簡便方法就是遮蓋一隻眼睛後看斜頸是否有改善,有改善者多為眼性斜頸,否則多為外科斜頸。

小兒真假斜視如何分辨

家長發現不少孩子是“對眼”要求治療,醫生經過檢查排除了斜視,可是家長不肯相信,因為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有明顯的斜視,怎么能說不斜?是否是醫生沒有認真檢查。像這種從外觀上看有斜視,實際上沒有斜視,眼位正常的情況屬於假性斜視,無需治療。
常見的假性斜視有假性內斜視和假性外斜視,假性內斜視的原因有:
①嬰兒間歇性內斜視。主要發生於出生4個月內的嬰兒,兩眼在看近處物體時引起兩眼內聚,出現間歇性內斜視,4-6個月後,當眼睛開始調節時,內斜可自行消失。
②內呲贅皮。這種情況最容易誤認為是內斜,也是假性斜視中最多見的一種類型。是由於眼內呲贅皮遮蓋了眼內呲部,嚴重的可遮蓋部分鞏膜,以至於鼻側鞏膜暴露的比顳側少,加上嬰兒的鼻根過寬,從外觀上給人一種內斜視(對眼)的感覺。患兒眼球向左右轉動時,內轉的那隻眼就顯得更明顯。鑑別的方法是將患兒鼻根部皮膚捏起,鼻側鞏膜暴露多些,“內斜視”便消失了。另外也可以採用角膜映光法,即用手電筒光照射在小兒兩眼之間,觀察光影是否在角膜的中間;或用交替遮蓋一眼的方法檢查眼位來鑑別。
③瞳孔距離過小。當兩眼眶距及瞳孔距離過小時,會給人有內斜視的感覺。
專家表示,假性外斜視主要有瞳孔距離過大,會造成外斜感。假性斜視常與真性斜視相混淆,並不能讓人一眼就判斷出來是假性斜視,即使有經驗的臨床醫師也要經過反覆多次檢查才能判斷正確。

斜視手術後遺症

任何手術都不能說是100%安全的,都有或多或少的風險。斜視手術最多的“風險”就是術後過矯或是矯正不足,如果超過一定程度則需要再做二次手術。
全身麻醉藥物僅在手術期間暫時地抑制大腦功能。這種大腦功能的暫時抑制,隨著藥物作用的消失是完全能夠恢復的,更不會影響患兒日後的智力發育。為進一步了解全身麻醉對患兒的智力發育究竟有否影響,有的醫生曾作過專門研究。在全身麻醉下,將患兒的體溫降至24~27℃,血液循環停止,施行先天性心臟病矯治手術。術後,將患兒與正常兒童進行對比,隨訪3~11年的結果表明,患兒手術後的智力、身體發育和精神活動,均與對照的正常兒童無明顯差別。
局部麻醉是指在患者神志清醒狀態下,將局麻藥套用於結膜下,使眼睛的感覺神經傳導功能暫時被阻斷,運動神經傳導保持完好或同時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滯狀態。這種阻滯應完全可逆,不產生任何組織損害。局部麻醉的優點在於簡便易行、安全、患者清醒、併發症少和對患者生理功能影響小。配合手術的患者一般選擇局部麻醉,可校對眼位,加大手術的成功率,年齡較小者不宜在清醒狀態下完成手術的患者則選擇全麻。

斜視斜視

一般斜視手術時間多在1小時之內完成,麻醉不用太深,許多孩子在手術結束後還沒出手術室就醒了,我們邯鄲愛眼醫院每天要作多台手術均需要全麻,臨床事實表明,很多接受全身麻醉的小兒,記憶力很好,學習成績並不下降。因此,對全身麻醉的顧慮是不必要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