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感冒和發燒

小兒感冒和發燒

兒童感冒發燒是小兒內科常見疾病,多數感冒患者沒有高熱及全身症狀,只有發低燒、頭疼、不舒服等感覺。兒童感冒發燒對人體有利也有害,發燒時人體免疫功能明顯增強,這有利於清除病原體和促進疾病的痊癒。因此,體溫不太高時不必用退熱藥,只需密切注意體溫變化,當溫超過38.5度時,就要給寶寶吃退熱藥了。

症狀

兒童感冒是一種常見疾病,一般在受到感染後1~3天便會出現鼻塞、噴嚏、流鼻涕、咽部不適、輕咳、發熱等,熱度高低不一,重者畏寒、高熱、頭疼、胃口不佳、全身乏力等。

如何區分兒童感冒發燒與其他疾病造成的發燒

春季兒童出現的發燒症狀有可能是由水痘、咽結合膜熱、皰疹性咽峽炎等疾病引起。由於這些病最初症狀都是發熱,加之家長缺乏相關知識,很容易誤認為感冒,而貽誤治療。
(1) 咽結合膜熱:眼紅厭食
咽結合膜熱是一種特殊的腺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這種病多發生於春夏兩季,通過空氣傳播,在嬰幼兒中間引起交叉感染。咽結合膜熱的早期症狀是發熱、咽痛、眼睛紅、厭食等現象。檢查時,可看到病兒咽腔有點塊狀的分泌物。此病的病程在1~2周,家長應及時就醫,不要盲目給孩子使用抗生素。另外,補充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鋅,也有助疾病恢復。
(2) 皰疹性咽峽炎:高燒口爛
由於春天變暖,很容易引發皰疹性咽峽炎這種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皰疹性咽峽炎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多發生在春夏兩季。由於它是通過空氣傳播引起交叉感染,因此可能出現小範圍的流行,該病多發生在1~3歲的嬰幼兒。皰疹性咽峽炎的早期症狀和感冒十分相似,表現為突發高燒,孩子會出現嗓子疼、流口水、厭食等症狀。檢查時,可看到小兒咽部充血,咽齶弓等處出現多少不等灰白色皰疹。幾天后,皰疹擴大潰爛形成潰瘍,嚴重的患兒在牙齦、舌面等口腔的其他部位也會出現潰瘍。皰疹性咽峽炎的病程在一周左右,生病期間,如孩子出現持續高燒不退、口腔潰瘍等情況,家長應及早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3)水痘:身痛丘疹
水痘是一種發病急、傳染性很強的傳染病,兒童在春季特別易患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感染,它起病急,患兒會出現發熱、渾身酸痛等。身上開始出疹子,早期是紅色小丘疹,很快就變成水皰,皰里有漿液性的東西,再過幾天,皰破結痂。同時,患者身體瘙癢現象特別明顯。水痘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一旦患了水痘就應注意隔離,患兒在病癒之前最好不去幼稚園。患兒尤其要注意在皮膚瘙癢時,不能抓破皰疹,以免引起感染。

治療

從理論上說,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即使不吃藥,只要多喝水,護理周到,大多數孩子一周左右就可自愈。不過,小寶寶對疾病的耐受性較弱,病情變化迅速,所以,即使是輕微的感冒,也不能掉以輕心。
對於感冒發燒的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常用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等成分的藥物。對乙醯氨基酚有解熱鎮痛的作用;金剛烷胺可抗“亞一甲型”流感病毒,抑制病毒繁殖;咖啡因為中樞興奮藥,能增強對乙醯氨基酚的解熱鎮痛效果,適用於緩解兒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四肢酸痛、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狀。
優卡丹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一類的專用於兒童感冒的藥物,是針對兒童普通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發燒、頭痛、四肢酸痛、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狀而研製,其中的對乙醯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解熱鎮痛作用,人工牛黃有解熱鎮驚作用,退燒效果明顯。

小兒感冒發燒用藥要講原則

(1)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過久;
(2)服藥期間多飲開水,以利藥物的吸收和排泄,減少藥物對小兒身體的毒害;
(3)3歲以下小兒,肝、腎還未發育成熟,要小劑量服用;
(4)小兒或其家庭成員有解熱藥過敏史者,不要用退熱藥;
(5)退熱藥不要和鹼性藥同時服用,如小蘇打、氨茶鹼等,否則會降低退熱的效果。

護理

(1)休息
增加休息時間,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起到增強孩子抗病能力的作用;
(2)觀察體溫
注意觀察孩子體溫注意觀察孩子體溫

如果孩子的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就說明孩子發燒了,應立即進行物理降溫(溫水浴)或藥物降溫(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3)飲食
感冒的孩子往往食慾不佳,因此父母可講進食的時間安排在退熱後體溫接近正常的時候,給孩子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補充水分尤其是高熱的時候,更應多飲食以補充水分的損失;
(5)衣著被褥要適宜
不要在孩子高熱的時候穿得過多、蓋得過多,因為,一方面不易散熱、使體溫升高,另一方面會使孩子出汗過多,造成水分流失。正確的做法使發熱時衣著不宜過多,睡覺時應脫去一些衣服以免起床後著涼,蓋的被子可比平常稍多點,但在出汗後應及時減少些;
(6)保持大便通暢
保持大便通暢有利於孩子體溫恢復正常。如果孩子發生便秘,父母可用開塞路緩解。

預防

兒童感冒發燒的預防措施

1.保證必需營養
兒童處在生長發育階段,新陳代謝旺盛,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量相對比成人高,只有滿足兒童的營養需求,才能保證其體格與智慧型發育正常,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合理膳食不僅要重視膳食結構,做到主、副食搭配、粗、細糧搭配,葷、蔬菜搭配,還要培養兒童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擇食,儘量少吃零食,尤其是含糖的零食、泠飲。雖然糖果可以增加孩子的樂趣,提供部分熱能,但過多的進食可以抑制食慾,不利於兒童健康。
2.重視體格鍛鍊
體格鍛鍊能促進兒童生長發育,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增強抵抗力,減少疾病,保持健康。體格鍛鍊的方式因兒童年齡而異,可以結合日常生活利用空氣、日光和水進行,也可以通過遊戲、體育運動進行。小兒自出生後就應該衣著適宜,不必過暖。居室間溫度適宜,冬季室溫也不必過高,經常形容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培養小兒能逐漸生活在較冷的環境之中,戶外活動即可以呼汲新鮮空氣,以可以使皮膚接受日光中的紫外線的照射,增加維生素D的體內合成,有利於骨骼生長,防止佝僂病的發生。小兒夏季戶外活動時間每天應保持在2小時以上。冬季亦應安排一定時間戶外活動。
3.注意環境衛生
在氣候多變的季節,家長應加強對小兒的護理,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由於活潑好動,容易出汗,衣服不要穿的太多,更不能按成人尤其是老年人的標準,而應適時、適溫調節。

飲食

感冒發熱時,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腸運動緩慢,消化機能失常,常常表現為食慾下降。中醫認為“甘能傷脾”,此時如果讓孩子吃過多甜食,可使體內消耗掉大量維生素。而人體缺乏這些維生素後,口腔內的唾液就會減少,食慾反而更差。尤其是飯前,如果吃糖較多的話,則會引起血糖升高,會使患兒失去飢餓感,到吃飯的時候不願吃東西。
過多吃甜食還會降低免疫力。大量的甜食含豐富的蔗糖、果糖等成分,當人體血糖超過一定程度時,就會發生以下兩種情況:一是促使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化膿性細菌加快生長繁殖,引發癤瘡等皮膚感染;二是當糖在體內分解產生熱量時,會產生大量丙酮酸、乳酸等酸性代謝物,使機體呈酸性體質。酸性體質不僅容易感染,還可引起其他一些兒童期疾病,如軟骨病、腳氣病、慢性消化不良、性情暴躁等,嚴重的還可引發免疫系統疾病。
兒童感冒發熱時,應該多休息、多飲水,以利降溫和排泄體內有害物質,飲食以清淡、易消化、有營養為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