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推拿

復感兒的發病特點是反覆出現呼吸道感染,且病程長,遷延難愈。祖國醫學認為:其發病機理之關鍵是正氣虛。

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推拿 - 概述

復感兒的發病特點是反覆出現呼吸道感染,且病程長,遷延難愈。祖國醫學認為:其發病機理之關鍵是正氣虛。《內經》有云:“正氣記憶體,邪不可乾……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防治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必須從體質因素入手,扶正固本,使其氣血旺盛、腠(còu)理固密,使外邪難以侵襲。
臨床觀察可見,復感兒大多伴有食欲不振、面色不華、多汗、大便不調,體重增長慢等症狀,結合主症,此類患兒乃具備脾、肺、腎三髒氣虛之證。為此,在該病的推拿治療中,我們選擇了小兒保健推拿(即補脾經、摩腹、捏脊和按揉足三里)加補肺經、補腎經、運內八卦三手法,旨在以補脾經,按揉足三里扶脾助運、生化氣血;以補腎經、補肺經溫煦腎元,益氣納氣,加強衛外;以運內八卦調和脾胃、理氣化痰;配合傳統捏脊法,為其培元固本、行氣活血、調理臟腑,促進生長發育,以達防病治病目的。
從觀察結果看,治療後的1年內,大部分患兒在發病頻率、病程、病種及食慾、虛汗方面皆有著明顯的改善。

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推拿 - 症狀

小兒生理病理與成人不同,故小兒感冒有以下特點: 

熱證多

小兒為純陽之體,感邪之後,易從熱化。治療時,可重用清法,如清天河水、下推天柱骨以清熱。

易挾痰

小兒肺臟嬌嫩,外邪犯肺,肺易失宣,水液留滯於肺,聚而成痰,導致咳喘、喉間痰鳴。可加用揉豐隆、運八卦以化痰止咳。 

易挾滯

小兒脾常不足,胃小而弱,感受外邪,導致脾胃納運失調,出現脘腹脹滿,不思飲食,甚至嘔吐、泄瀉。可加用推四橫紋、揉板門以健脾和胃。

易挾驚

小兒感受外邪,易化熱化火,動風擾心,引起煩躁哭鬧,甚至驚風等症狀。可加用平肝、清心手法以鎮定安神

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推拿 - 推拿治療

反覆呼吸道感染以嬰幼兒最為多見,對小兒的正常發育有很大影響。其病因主要為先天不足、營養不良、藥物使用不當等損傷正氣,從而導致自身正氣不足,引發感冒。其次也與小兒生活起居調護有關,家長過分強調保暖,導致小兒陽熱不能外泄,諸病叢生。中醫小兒推拿治療,強調益氣固表,對此很有效果。

揉小天心:有清熱疏風、利尿、通經絡之功效。適用於治療湊理閉塞之無汗或汗出不暢,高熱驚風,神昏夜啼。

揉風池、風府:可發汗解表、醒腦安神、鎮驚祛痰,適用於外感後惡寒高熱、頭身強痛。

運太陽:能祛風散邪,調節陰陽。此法適用於各種外感表證,多與揉風池、風府同用。

按大椎:有疏解表、通經止痛、止咳平喘之功效。此法適用於治療風寒風熱外感之無汗、發熱、身痛、鼻塞等,也可用於百日咳、咳喘、痰鳴之症。

推三關:能溫里散寒、溫補氣血。此法適用於一切實證、虛證,並且有發汗之功。

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是指在單位時間內,上、下呼吸道感染反覆發作超過規定次數的一種臨床綜合症,是小兒常見病、多發病,尤其多見於3歲以下小兒。具有反覆發作,每次發病症狀較重、病程較長、纏綿難愈,涉及呼吸道病種較多的特點,對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危害極大。該類患兒常稱為“復感兒”,通常“復感兒”的體質較差,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

採用小兒推拿手法,患兒均在非感染期時接受單純推拿治療,手法統一,不分型治療。部分正處於感染期或治療期間再度發病的患兒,先接受辯證選穴,推拿治療的同時配合中、西藥對症處理,待感染控制後同樣接受單純推拿治療。

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推拿 - 預防護理

首先要提倡母乳餵養。因為母乳中所含免疫球蛋白A能抵抗細菌、病毒的侵襲,對預防呼吸道感染有獨特的功效。
其次是生活要有規律,保證孩子充足睡眠和戶外活動,有計畫地參加各種體育鍛鍊。
平日注意多吃富含維生素、精纖維的食物,飲水量要充足,少吃甜食、冷食,少喝飲料,控制油炸食物,作到營養均衡。
按期接受體格檢查,發現疾病及早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