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朝心理戰

對朝心理戰

“對朝心理戰”是指別國對朝鮮進行的一種融合了政治、經濟、外交和文化的心理戰。這種以人類的心理為戰場,有計畫地採用各種手段,對人的認知、情感和意志施加影響,在無形中打擊‘敵人’的心志,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勝利和利益。2010年5月24日,韓方就“天安號事件”表示,為杜絕朝鮮威脅和挑釁,決定從當天起恢復6年前中斷的“對朝心理戰”。

歷史

根據朝韓軍方2004年6月達成的協定,雙方自當年8月15日起停止在朝鮮半島軍事分界線沿線所有宣傳活動,包括高音喇叭廣播、宣傳標語牌等。

背景

美國

2010年5月24日,韓國江原道楊口郡,韓國士兵在一個大高音喇叭附近。2010年5月24日,韓國江原道楊口郡,韓國士兵在一個大高音喇叭附近。

美國對曾經對朝鮮進行過心理戰,手段可謂多種多樣。其中最得力的還是得到美國國會資助的“亞洲某電台”。自1997年起,開始用朝鮮語進行廣播,每周廣播7天,每天4小時。為使美國的聲音更多地進入朝鮮,美國議員要求國會撥款購買收音機及氣球,並送至朝鮮境內。

針對美國的心理戰,朝鮮進行積極反制。朝鮮勞動黨加大了對金正日“主體思想”的宣傳力度,稱“主體思想”是指引朝鮮人民前進的唯一正確思想。

韓國

2010年5月24日,韓國總統李明博“天安”號警戒艦沉沒事件向韓國民眾發表電視講話。李明博說,朝鮮須為擊沉“天安”號“付出代價”。韓方決定禁止朝鮮船隻進入韓國海域,中斷雙邊貿易、交流與合作,將“天安”號沉沒事件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

同日,韓國國防部長官金泰榮就“天安號事件”表示,為杜絕朝鮮威脅和挑釁,將24小時加強對朝監控並自即日起恢復中斷已達6年之久的“對朝心理戰”。

目的

1、最大限度地爭取盟友,孤立對方,置對方於心理弱勢和劣勢;

2、在本民族,本國家內部贏得民心民意,形成同仇敵愾的強大氣勢;

3、以“正義之師”的形象激勵參戰人員鬥志和士氣,造成官兵的戰場心理優勢。

回應

針對韓國方面恢復“對朝心理戰”的決定,2010年5月24日,朝鮮人民軍戰線中部地區司令官當天向韓方發出警告說,目前戰線中部韓方一側已出現反朝心理戰口號。如果韓國在軍事分界線沿線架設高音喇叭,朝方將直接予以擊毀。如果韓方挑戰朝方的正當應對,將招致更為強力的物理打擊。

另據朝鮮中央通訊社報導,朝鮮外務省發言人5月24日在平壤說,為保衛國家最高利益,朝鮮有權繼續擴大和加強必要的核遏制力。朝鮮軍方將“進行瞄準射擊,加以擊毀”。

影響

朝韓邊境軍事分界線值守士兵朝韓邊境軍事分界線值守士兵

2010年5月24日,韓國許多公眾在家電賣場和街頭駐足觀看向朝鮮宣布報復措施的電視直播。

韓國民眾的心態也不盡相同,在韓聯社隨機採訪的韓國公眾中,有人贊成政府“追究責任”,但也有人擔心,有關表態和措施將激化韓朝間矛盾,有人說:“在調查結果尚有不少疑問的情況下,使用自衛權等強烈的措辭,令人吃驚”。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5月24日在北京發表講話,稱朝鮮半島局勢已經“高度不穩定”,歐巴馬政府正在努力防止局勢升級。

關於心理戰

心理戰,即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原則,以人類的心理為戰場,有計畫地採用各種手段,對人的認知、情感和意志施加影響,在無形中打擊敵人的心志,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勝利和利益。

通過宣傳等方式從精神上瓦解敵方軍民鬥志或消除敵方宣傳所造成的影響的對抗活動。它通常分為政治心理戰、經濟心理戰、外交心理戰和文化心理戰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