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熱息痛

撲熱息痛

撲熱息痛,商品名稱有百服寧、必理通、泰諾、醋氨酚等。該品國際非專有藥名為Paracetamol。它是最常用的非抗炎解熱鎮痛藥,解熱作用與阿司匹林相似,鎮痛作用較弱,無抗炎抗風濕作用,是乙醯苯胺類藥物中最好的品種。特別適合於不能套用羧酸類藥物的病人。主要用於感冒發燒、關節痛、神經痛及偏頭痛、癌性痛及術後止痛。 尤其阿司匹林不耐受或過敏者。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撲熱息痛 撲熱息痛

中文別名:對乙醯氨基酚、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 、退熱淨、 醋氨酚 、對醋氨酚 、索密痛 、乙醯氨基苯酚 、二醋洛爾。

英文名稱: 4-Acetamido phenol 、paracetamol或acetaminophen。

英文別名:Acetamino phen、4-Hydroxyacetanilide 、APAP、 p-Hydroxyacetanilide 、Paracetamol (Acetaminophen)。

質量標準: BP\USP 。

撲熱息痛結構式

含 量: 99%-101%。

CAS 號: 103-90-2 。

分 子 式: C8H9NO2 。

分子量: 151.16 。

物化性質: 白色結晶粉末,無味,溶於熱水,醚,氯仿等。

產品用途:解熱鎮痛藥。

包 裝: 每桶(箱)(編織袋)25公斤。

物理特性

從乙醇中得稜柱體結晶。熔點169-171℃,相對密度1.293(21/4℃)。能溶於乙醇、丙酮和熱水,難溶於水,不溶於石油醚及苯。無氣味,味苦。飽和水溶液pH值5.5-6.5。

化學性質

NIST化學物質信息是Acetaminophen(103-90-2);EPA化學物質信息為Acetamide,N-(4-hydroxyphenyl)-(103-90-2)。

該品是非那西丁在體內的代謝產生,其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與阿司匹林相似,但抑制外周前列腺素合成作用弱,故解熱鎮痛作用強,抗風濕作用弱,對血小板凝血機制無影響。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在體液內分布均勻,大部分在肝臟代謝,中間代謝產物對肝臟有毒,以葡萄糖醛酸結合物形式或從腎臟排泄,半衰期一般為1-4小時。

製備方法

該品為對氨基酚乙醯化而得。

方法1:將對氨基酚加入稀乙酸中,再加入冰醋酸,升溫至150℃反應7h,加入乙酐,再反應2h,檢查終點,合格後冷卻至25℃以下,甩濾,水洗至無乙酸味,甩乾,得粗品。

方法2:將對氨基酚、冰醋酸及含酸50%以上的酸母液一起蒸餾,蒸出稀酸的速度為每小時餾出總量的十分之一,待內溫升至130℃以上,取樣檢查對氨基酚殘留量低於2.5%,加入稀酸(含量50%以上),冷卻結晶。甩濾,先用少量稀酸洗滌,再用大量水洗至濾液接近無色,得粗品。

撲熱息痛 撲熱息痛

方法1的收率為90%,方法2的收率為90-95%。

精製方法:將水加熱至近沸時投入粗品。升溫至全溶,加入用水浸泡過的活性炭,用稀乙酸調節至pH=4.2-4.6,沸騰10min。壓濾,濾液加少量重亞硫酸鈉。冷卻至20℃以下,析出結晶。甩濾,水洗,乾燥得原料藥撲熱息痛成品。

其他的生產方法還有:(1)在冰醋酸中用鋅還原對硝基苯酚,同時乙醯化得到對乙醯氨基酚;(2)將對羥基苯乙酮生成的腙,置於硫酸酸性溶液中,加入亞硝酸鈉,轉位生成對乙醯氨基酚。.

藥物藥理

撲熱息痛 撲熱息痛

藥效學本品為乙醯苯胺類解熱鎮痛藥。通過抑制環氧化酶,選擇性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前列腺素的合成,導致外周血管擴張、出汗而達到解熱的作用,其解熱作用強度與阿司匹林相似;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釋放,提高痛閾而起到鎮痛作用,屬於外周性鎮痛藥,作用較阿司匹林弱,僅對輕、中度疼痛有效。本品無明顯抗炎作用。

藥動學口服後自胃腸道吸收迅速、完全( 在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後服藥可能降低吸收),吸收後在體液中分布均勻,約有 25%與血漿蛋白結合。小量時(血藥濃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