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式小區

封閉式小區

封閉式小區,有明確的界限與別的小區、道路等隔離,有圍牆、大門等。

基本信息

背景

封閉式小區封閉式小區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近日印發,我國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

基本內容

封閉式小區,且不論封閉的程度如何,大都有明確的邊界,這在建築規劃上的專有名詞,叫做“紅線”,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小區的圍牆大門,它就像一個圈一樣,將幾幢建築物、公建配套、綠地以及稱之為鄰居的人們,一道劃了進去。只是不少小區里又再分出了“圈裡”和“圈外”,只是這個圈,有的是實物層面的圈子,有的則是人際關係上的分界線。受調的晨報社區觀察員表示,封閉式小區在形式上能夠提升業主們的歸屬感,但這種感情的獲得,更多地來自於業主對社區的認同。

專家解讀

《意見》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平均路網密度提升到8公里/平方公里(現在北京約為5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積率達到15%(現在多數城市為12%左右)。特別要提到的是,第一個指標只管長度、不管寬度,所以這是一個鼓勵“窄馬路、密路網”的指標。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類政策調整,是希望改變過去封閉式社區的諸多弊端。比如封閉式住宅社區一定程度上使得商業設施和住區設施隔離,同時需要更大的占地面積。通過開放式的街區制度推進,將使得後續城市商業設施和住區設施規劃能夠融為一體,並且使得城市規劃朝節約土地等方向演進。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保軍和住建部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封閉小區是農耕文明的理念,都要圈起來。一個個樓盤都是一個個獨立王國,彼此不關聯,公共服務設施不共享。但現代城市應該是開放的,以公共服務、公共空間作為特徵。楊保軍認為,這樣一來,道路利用率高了,臨街的店面就多了,諸如咖啡館、餐館、茶室、書店等店面,由此改變城市的形態和功能。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發展商表示,政策對小區治安管理提出了難題,如果封閉式小區開放,則小區內治安肯定會有困擾。

該開發商告訴記者,其公司在海珠、天河區有多個大型小區,隨著業主入住率越來越高,對安保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平時業主出入都要求用業主卡,但是每年也不可避免發生盜竊事件。加上廣州不少小區周邊都是城中村,如果開放,勢必造成業主安全的更多隱患。

方圓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鄧浩志建議,如果從共享道路的角度考慮,大型樓盤可以共享幹道,但微型小區或大社區內的小組團應該允許封閉式管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