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飛鎮

寶飛鎮

寶飛鎮位於仁壽縣東南方,是仁壽縣水泥生產基地,全鎮幅圓面積45.5平方公里,轄設27個行政村、226個經濟社和一個居委會,總戶數8172戶,總人口30542人,其中男15610人、女14932人。耕地面積23601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油菜、水果、蔬菜等,主要經濟作物有不知火、清見等柑桔品種;豐水梨、黃金梨等優質品種。在鄉鎮企業上有“眉山建材第一鎮”之美稱。

基本信息

概述

歷史寶珠場又名寶飛場,是一個歷史古鎮,自從明清以來就是仁威古道貿易線上的人流寶飛鎮、物流重鎮。明清時寶飛場由一條街道(名為寶珠街)和四條巷組成,整個場鎮由城牆合圍,只有四道柵子門可以進入,氣勢浩大,是古時人民集會、經商和農產品集散地。1951年在寶珠場建立鄉政府名為光復鄉,1953年銅樂鄉、明揚鄉劃入改名為寶飛鄉,1992年由於建制調整鶴立鄉劃入改名為寶飛鎮。

下轄村

交通

寶飛鎮北距成都120公里,距仁壽縣城33公里,省道、縣道仁汪路縱貫南北、東西。

基礎設施

寶飛鎮在2005年底,各村已實現公路、電話、有線電視三通工程。全鎮農村已開通2000餘戶城控電話,2800戶村民安裝了閉路電視。鎮內共有街道8條。全鎮有商貿和個體工商戶420餘戶,農貿市場2個,中國小8所,在校學生4800餘人。有鎮衛生院1所,自來水廠1個,輸氣站一個。場鎮設施比較完善,人民生活富足安康。

城鎮建設

寶飛鎮,於2000年被四川省政府批准為試點鎮,有200畝的用地指標

寶飛鎮寶飛鎮

,從2002年開始按照高標準、高起點的規劃建設,到2006年已建成了集商住、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的新區。2006年的寶飛小城鎮已是翠綠青山圍著城,悠悠河水城抱水,休閒廣場嵌中心,盞盞街燈不夜城,新區花園街,東邊濱河路,人民廣場氣勢壯觀,整個城鎮山環水繞,環境優美。創建“平安社區“、”旅遊鎮“的寶飛,城區面積已達1.4平方公里”。5000人的常住人口與2000人的流動客商,烘托起這座歷史古鎮的繁榮與希望。

經濟建設

在仁壽工業重鎮寶飛鎮,譚勇主要利用該鎮石灰石資源豐富的優勢,首先提出寶飛工業5年規劃,以人民特種水泥為龍頭,引導現有企業技改和擴大規模,做大做強,打造眉山市建材行業第一鎮。人民特種水泥、明揚水泥、磊鑫建材等規模企業也因此得以迅猛發展。2005年,寶飛鎮年產水泥80萬噸,產值2.5億元;2007年達到年產180萬噸,年產值7億元,建材產業穩居眉山市第一位。

工業發展帶給寶飛的是稅收增加、場鎮建設加快、勞動力轉移多,進而帶動農村發展。

至2008年,該鎮已完成以商住樓、農貿市場為主的一期開發30多畝,以人民廣場、商住樓為主的二期開發60餘畝,第三期開發正緊鑼密鼓:建設政府、派出所辦公大樓;建設全縣最大、占地40畝的高標準寄宿制國中;引進項目,投資200萬元高標準建場鎮自來水廠;村民安置等,寶飛場鎮必將有一個更加快速的發展。目前,寶飛鎮的場鎮面積已達到1.5平方公里,增加了0.5平方公里,場鎮常人口達到8000多人,增加了上千人。現在的寶飛鎮,今非昔比:富汪路加緊改造,成自瀘高速公路過境,交通優勢突顯;人民特種水泥做大做強做優,拉動相關產業不斷延伸;220千伏變電站即將動工興建,災後重建等各種政策陸續落實……寶飛鎮呈現出經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良好態勢。

鄉鎮工業

寶飛鎮北距成都120公里,距仁壽縣城東南方33公里,省(仁汪路)、縣道(鳳寶路和祿寶路)縱貫東西、南北,省道穿越全鎮10公里,縣道穿越全鎮3公里;河流縱橫,清水河在鎮中心穿去,清水河的支流繞全鎮而過,美麗誘人的寶飛小三峽盡在其中;工業基礎和小城鎮建設發展強勁,人才資源十分豐富,基礎設施完善,是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豐富的水利電力、郵電、通訊資源保障了企業穩步發展;自然與優越的條件、優質的服務、優惠的招商政策,為招商引資搭建了平台,企業的發展無後顧之憂,鑄就了寶飛鎮工業強鎮的基礎。有大小企業8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家,贏得了全市建材第一鎮的美稱。2005年度升為全市工業排位18位,縣排位第5位。形成了以了以南山、民權、滿倉、果園、花灣村為主的資源、建材型工業園區。以礦石水泥、焦化為核心的資源型工業,以竹筍、澱粉為主的天然無污染的農產品加工業,以電力為龍頭的能源型工業。政府為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精心規劃了3300畝的工業園區用地。全鎮2005年GDP達到了8.62億元,工業產值為5.38億元,2010年力爭工業產值達到24.59億元。

寶飛鎮人民特種水泥

水泥生產是寶飛鎮的重要工業支柱,其中人民特種水泥明揚水泥等是規模較大的企業。人民特種水泥更是眉山地區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和全市唯一一家火力發電企業。為了加快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創建節約型社會,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仁壽縣人民特種水泥有限公司加大了環保治理力度。累計投資1200萬元對主要污染源進行了綜合治理,實現了達標排放。同時,作為全國“千家企業”之一,為完成“十一五”節約標煤45000噸的目標,公司加強了對節能工作的管理,2007年完成標煤節約量11500噸。公司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和豐富的能源、便利的電力成本優勢,在2008年投資3000萬元進行2500噸熟料生產線純低溫餘熱發電配套項目建設。同時,再上一條日產2500噸新型乾法生產線,逐步淘汰現有立窯水泥生產線,使公司在市場競爭中處於更加有利的地位,公司不斷挖掘內部潛力,加大科技投入,強化管理,節能降耗,全方位高速發展,走一條集生產、銷售、新產品開發於一體,科、工、貿齊頭並進的多元化發展道路。

農業經濟

全鎮農業結構合理,形成了傳統項目與優勢項目的互補。其中有優質水稻9000畝,優質水果2500畝,新鮮蔬菜基地280畝,集約化養魚300畝。糧食總產量達到1.5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3018元。

寶飛鎮面對農業增產難增收難增效這一難題,在廣泛市場調查、深入分析市場行情的基礎上認識到,要使農民快步致富奔小康,必須讓農民走入市場,主動研究市場行情,順應市場規律辦事,以市場需求為基礎,調整農業種養結構,從而搞活農產品流通,讓農產品加工升值。

在寶飛鎮政府的積極引導下,寶飛鎮農民有的創辦了麵粉加工廠、豆腐加工廠、摩芋、豆芽加工廠。有的養殖肉雞、肉鴨、肉鵝,有的種植反季蔬菜,有的從事農產品運輸。在此基礎上,他們採取登入網際網路,訂閱報刊,看電視、打電話等等方法獲取市場信息,搞好市場預測,在致富路上掌握了主動權,贏得先機,使許多農民依靠捕捉市場行情迅速發家致富。2007年,中國雞、蛋市場波動較大。寶飛鎮民眾村養雞大戶唐賢清從媒體中率先獲得市場信息後經過認真分析,果斷預測到中國肉類、禽類價格會先低後漲,就及時向養殖戶通報了情況。同時,主動與畜防部門聯繫,為所有的畜禽進行了防疫,不僅讓養殖戶避免了市場風險,維護了養殖戶的利益,而他們從這一機遇中還狠賺了一筆錢。2007年,在“近市眼”農民唐賢清的帶領下,養雞大戶戶均賺了2多萬元。

2008年該鎮在全面落實國家糧食直補政策的前提下,重點抓好集成技術推廣,創新“代理生產”等機制,打好春耕生產硬仗以確保穩糧增收。該鎮重點推廣以糧食作物為主體的綜合技術,突出抓好以增種、增苗、增窩、增穗為主要內容的合理密植技術推廣。針對不同區域選擇改分戶育秧為集中育秧,改單季種糧為糧經結合,改單純選擇大穗型高產品種為高產優質抗病耐密型品種,改人工翻挖為免耕,改分散施肥為測土配方施肥,改病蟲害分散防治為統防統治,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農作物單產和效益。同時,該鎮將推行委託代理耕種收、租賃經營、股份合作等形式,促進土地向種糧能手集中;培植農機專業戶,組建農機專業服務隊,探索農機專業化服務的路子。以水稻生產代理為例,其主要方式是:由農戶自願委託機耕專業隊、代耕大戶,按照水稻生產規範儀、標準儀要求統一進行水稻育秧、稻田耕翻、栽秧、水肥管理、病蟲防治、收割等生產環節的代理,並分別按不同環節收取不同的費用。

資源

旅遊資源

寶飛鎮巫山峽

寶飛鎮,美麗的清水河穿過12個村,清水河上有三峽:飛泉峽、清固峽巫山峽,素有清水河上“小三峽”之美譽,沿清水河有盤古洞、羅盤岩、捨身岩、鑰匙口、香爐寺、石人像、天然大佛,老蔭橋、將軍墳、黃百萬(黃慶生)故居、永清橋、罈子口東陵寺轎定山馬鞍山、象鼻子、穆爾梁寨子、漏洞河溶洞、民權恐龍化石等20個景點,每個景點都有美麗的傳說。

自然資源

石灰石貯藏豐富、竹林資源豐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