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福塔

寶福塔

寶福塔,聳立於石城縣東城區琴江河畔。始建於1102年(宋徽宗寧元年),落成於1110年(大觀四年)。塔身磚木結構,七級六面,呈竹節鋼鞭形。

基本信息

簡介

寶福塔寶福塔
“寶福塔”,寓意著寶貴、福喜之意,位於石城縣東南的寶福院後,緊鄰琴江河,塔影江心是古代琴江八景之一。該塔高59.79公尺,底層對角直徑12米,屬江南樓閣式佛塔,充分展現大宋的建築風格,是客家先民將中原文化與閩粵特色融合的結晶。寶塔自上而下微收,高而不危,每級有六扇門,三開三閉,塔牆北較直而南斜,重心自然向北移成15度,檐角懸掛銅鈴,整座塔結構獨特、工藝精巧、氣勢雄壯。塔身歷經千年滄桑,仍挺立聳霄,紋絲不動,是我國僅存不多的北宋古塔之一。195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將該塔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作為全國名勝古蹟,載入了《中國名勝詞典》,是不可多得的旅遊古蹟。

該塔在歷史上曾遭三次兵燹,進行過兩次維修。

文化傳統

寶福塔寶福塔
寶福塔高59.79公尺,底層對角直徑12米,屬江南樓閣式佛塔。該塔結構獨特、工藝精巧、氣勢雄壯。充分展現大宋的建築風格,是客家先民將中原文化與閩粵特色融合的結晶。後在戰亂年代,樓檻被毀,容顏盡失。而塔身歷經千年滄桑,仍挺立聳霄,紋絲不動,是我國僅存不多的北宋古塔之一。縣誌載:“宋大觀四年,僧應可募建。塔中疊級層樓,外繞欄檻,後經寇毀,樓檻一空。”
為使這一民族瑰寶,重現往日風采,1991年重修此塔。現塔身、樓檻修繕一新,風姿綽約、華麗壯觀,再現唐宋遺風。195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將該塔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作為全國名勝古蹟,載入了《中國名勝詞典》,是不可多得的旅遊古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