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海洋學院

寧波大學海洋學院

寧波大學海洋學院前身為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於2011年4月11日成立。擁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擁有水產、食品科學與工程等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建有教育部“套用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和浙江省“海洋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等學科平台,一研究團隊入選國家教育部創新團隊。寧波大學海洋學院圍繞海洋經濟主題,整合全校優質資源,凝鍊涉海學科專業特色,全面對接海洋經濟發展。 2018年12月10日,榮獲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

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170名,其中正高44名,副高38名;博導28名,碩導97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04名,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教師12名。擁有中國工程院共享院士1名,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新人才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5名,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水產類)副主任委員1名,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員1名,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2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名,浙江省特級專家1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3名,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名,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3名,寧波市“甬江學者”特聘教授2名。

學科建設

學院現擁有教育部“套用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海洋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寧波市“健康食品與海洋藥物”重點實驗室及寧波市水產養殖種質資源庫等一系列高層次學科平台,平台專用實驗室面積達5500平方米,儀器設備資產總值3000餘萬元,其中萬元以上儀器300多台(套)。擁有浙江省省屬高校重中之重學科——套用海洋生物技術,浙江省重點學科B——水產養殖,第二批校優勢特色學科——海洋生物技術、水產品安全與質量全程控制。

專業建設

學院由當時的3個本科專業和1個碩士點發展成為現有的“生物工程、生物科學(師範和非師範)、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水產養殖學、海洋生物資源與環境、食品質量與安全”等8個本科專業、1個生物技術(專升本)專業、1個“水產養殖”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水產”一級學科碩士點和“漁業資源、水產養殖學、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海洋生物學、食品科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農業技術推廣、食品工程”等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學院還擁有“水產養殖學、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等3個省、市、校重點建設專業;2007年水產養殖專業獲批為國家特色建設專業、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擁有省級精品課程2門。

科研能力

學院依託東海發達的海洋產業,在水產養殖和海洋生物學科建設方面顯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自主創新成果顯著。學院每年新批項目、科研經費、論文專著數量穩步提升,並位於學校前列。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得省級科技一等獎2項,其他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2項,廳市級獎37項;多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獲得國家、省、市、橫向課題等各類資助課題300多項;科研項目經費5400多萬元;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32項、授權國家專利36項;發表學術論文1370篇,其中SCI,EI等檢索論文81篇;出版著作及教材42本;轉讓或被採用科研成果18項,產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達5000萬元以上/年。

地方服務

學院緊密圍繞海洋經濟和社會發展這箇中心,積極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20多項科研成果得到產業化套用。從2003起承辦了寧波市“優秀農民進高校高級研修班”、“農產品流通經紀人班”、“食品安全管理員班”等,為地方培養了近2000名優秀農民及食品管理員,在《中國教育報》、《錢江晚報》、《寧波日報》作過相關報導。從2004年起與寧波CQC合作,組織培訓ISO9001、ISO22000、HACCP等內審員,累計培訓超1000餘人。2005年起,積極參與寧波市科技局與寧波大學聯合開展的“百名教授、博士下企業活動”,連續5年共參與80餘人次,為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超10億。2006年起,每年下派1-2名浙江省科技特派員,下貧困地區進行科技指導,為當地農業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2008年,學院組織2個浙江省級科技服務團隊、4個寧波市級科技服務團隊,赴10個鄉鎮實施科技護貧。2009年學院聯合寧波市勞動局培訓中心開展公共營養師培訓項目,為廣大畢業生拓寬了就業渠道。同時為地方培養和輸送了大批人才,產生了數十億元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學院領導

姓名 職務 分工 備註
丁德文 院長 領導學院發展戰略,指導學院學科發展,擴大學院對外影響。
嚴小軍 執行院長 全面主持學院工作,分管人事、財物工作。
王春琳 書記、副院長 主持黨委日常工作;副院長,分管學科建設等工作。
李和生 副院長 分管本科教學管理、本科實驗室和教學建設、招生等工作。
潘道東 副院長 分管學科基地建設、科研項目和成果管理、技術推廣、學術交流科技合作、學位點建設、研究生教育管理等工作。
尹萍 副院長 分管行政、創安、地方服務等工作。
屠春飛 副書記 學生黨務工作、學生思政、學生管理、招生宣傳等工作

專業設定

本科專業介紹

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按學院招生,本科階段採用“平台+模組”的教學模式。學生入學後專業學習的具體情況為:第一學年不分專業,主要學習學科基礎平台課程,旨在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二學年按“志願優先,擇優錄取”原則進行專業分流,分別分至生物工程、生物科學(師範和非師範方向)、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水產養殖學、海洋生物資源與環境專業等六個專業學習;第三學年階段進行專業方向選擇,轉入更深層次的專業學習;第四學年完成畢業論文及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

生物科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生物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能在科研機構、學校及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學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遺傳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普通生態學、分子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等。

就業去向:畢業後主要在生物、製藥、環保、衛生、教育等領域從事生產、科研、教學和管理、商檢等工作。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生物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要求,培養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化工原理、生化分離技術、工業微生物學、發酵設備等。

就業去向:畢業後主要在生物、製藥、環保、食品、衛生、教育等領域從事生產、科研、教學和管理、商檢等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生物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生命科學的基本理論和較系統的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工業、醫藥、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套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術、發酵設備等。

就業去向:畢業後主要去生物製品、環保、衛生防疫、食檢、商檢、研究所、生物類企業、大專院校等單位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

寧波大學海洋學院 寧波大學海洋學院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按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要求,為食品工業或相關院校、科研院所、商檢等單位培養從事生產技術、工藝設計、研究、教學與開發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有機化學、生物化學、食品化學、微生物學、化工原理、食品分析、食品機械與設備、果蔬加工工藝學(食品加工模組)或水產食品原料學(海洋生物資源利用模組)或食品衛生檢驗(食品安全質量模組)等。

就業去向:畢業後主要在質檢、衛檢、商檢、衛生防疫、外貿、食品類企業、科研、教學等部門工作。該學科為浙江省重點扶持學科。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水產養殖學專業

培養目標:運用生物科學、化學、環境科學、工程技術學等的理論和方法,以水產經濟動植物為研究對象,培養水產經濟動植物增養殖技術的套用、開發、經營管理及研究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該專業為浙江省唯一的水產養殖學科專業,也是浙江省水產學科的唯一設有碩士點的單位。現為省優秀重點扶持A類學科,下設“水產動物苗種繁育”、“藻類生物技術與餌料生物培養”“水產動物植物病害防治”、“水生生物環境監測與保護”等四個專業方向。

主要課程:魚類學、水化學、普通生態學、水生生物學、遺傳與育種學、水產動物營養學、魚類增養殖學、水產動物疾病學、海藻與海藻栽培學、貝類與貝類養殖學和甲殼動物與甲殼動物養殖學等。

就業去向:畢業後主要從事水產經濟動物植物的增養殖生產、經營、科研、教學等相關工作,主要在水產局、水產研究所、海洋漁業局、水產技術推廣站、衛生防疫、外貿、科研、教學等部門工作。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海洋生物資源與環境專業

培養目標: 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要求,培養出具有紮實理論基礎、實際操作技能和管理知識,從事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經濟動植物增殖、環境檢測與保護、海洋與漁業資源管理及相關領域的科研、教學、套用技術開發及經營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

主要課程: 魚類學、水生生物學、環境學、資源生物學、海洋生物資源評估與管理、普通生態學、海洋學、水域環境監測與評價、生物統計、保護生物學、海洋法與漁業法規、環境生物技術概論等。

就業去向:畢業後主要從事與海洋生物資源與環境相關工作,主要在海洋管理與檢測部門、環境監測部門、海洋水產研究部門、水產技術推廣站、衛生防疫、外貿、科研和教學等部門工作。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