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師範學院

寧德師範學院

寧德師範學院(Ningde Normal University)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公辦全日制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學院的前身是建於1958年的福安師範專科學校, 1978年復辦時更名為寧德師範專科學校,1994年3月更名為寧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10年3月18日教育部批准升格為寧德師範學院。截至2017年6月,學校校園占地1111.38畝(東僑943.59畝,蕉城167.79畝),校舍建築面積28.04萬平方米;設有14個教學系部,本科專業30個;有專任教師393人,全日制在校生6850人,其中本科生6611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寧德師範學院寧德師範學院

1958年秋,福安師範專科學校創建,招收中文、數學新生各1班,學制為1年。

1959年在高校統招中錄取中文、數學各1班,學制2年。

1960年招收中文、數學、物理、化學、俄語各1班,學制為2年。

1975年寧德師範附設大專班,學制3年;

1977年寧德師範學校附設大專班6個專業,學制均為2年。

1978年12月,正式成立寧德師範專科學校,學制2年。

1993年寧德師範專科學校升格更名為寧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10年經教育部批准寧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寧德師範學院。

學校設施

基礎設施

寧德師範學院寧德師範學院

現有校園占地面積1225畝(其中新校區993畝),建築面積27.8萬平方米(其中新校區20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945萬元,圖書館藏書52萬冊。

圖書館

寧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創建於1978年12月,現有館舍面積5210平方米,在建20000平方米,閱覽座位861席,館藏圖書52萬多冊(其中本部圖書48多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20874冊,管理工程系28000冊)。擁有CNKI期刊資料庫、報紙資料庫、年鑑資料庫、碩博論文資料庫和超星數字圖書館等中外文資料庫及OpenAccess外文電子資源。配有電子閱覽室和現代化的檢索系統。館內設有樣本書庫、綜合書庫、報刊庫、報刊閱覽室、新書庫、外文書庫、第一電子閱覽室和微機室。收藏有《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民國叢書》、《大公報》、《申報》等一批珍貴文獻,擁有中國學術期刊、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全文電子文獻。

館內有工作人員24人,組成辦公室、采編部、期刊部、流通部、信息與地方文獻部、職教部分館等六個部門。

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105小時,1999年開始,圖書採購、編目、典藏、流通、檢索等實現計算機管理。本館在積極開展各種文獻服務的同時,還重視開展讀者教育、文化交流等服務工作。目前,針對讀者的信息教育已呈現體系化發展的局面。從1988年起,館內每年都要召開一次圖書情報學術討論會,要求每位工作人員都必須撰寫論文或經驗總結,形成了良好的學術氛圍。本館還承擔多項省教育廳和學校科研課題,獲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多項學術獎勵。

辦學規模

師資力量

寧德師範學院寧德師範學院

據2014年年初官網顯示,學校共有專任教師398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90人,占專任教師比重33.5%;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比重70%。截至2017年6月,學校共有教職工645人。專任教師393人,其中具有博士、碩士315人,占比80.15%。教師隊伍中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9人,獲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福建青年科技獎2人、福建省教學名師6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4人、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8人、福建省高校傑出青年人才培養計畫9人、福建省優秀學科(專業)帶頭人赴海外訪學研修資助計畫2人;寧德市優秀人才30人,被聘為寧德市各類專家上百人。

院系專業

據2014年年初官網顯示,學校設有中文系、外語系、經濟管理系、數學系、物理與電氣工程系、化學系、生物系、體育系、教育系、計算機系、旅遊系、藝術系、思想理論政治課教研部、繼續教學部等14個教學系(部)。各類專業47個,其中師範類專業19個,套用型專業28個,分屬理學、工學、文學、教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6個學科門類。

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英語、思想政治教育、市場行銷、數學與套用數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套用化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體育教育、酒店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小教育、音樂學、學前教育、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等。

教學建設

寧德師範學院寧德師範學院

據2014年年初官網顯示,學校共獲得省級特色(精品)專業、省級教學團隊、省級精品課程、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等30多項;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各類專業技能競賽獲獎70多項。

省級特色(精品)專業:數學教育、數學與套用數學等省級教學團隊:數學分析和高等數學教學團隊等省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服務閩東化學化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生物技術專業植物學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14年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系列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的實踐、(一等獎)高等數學知識體系改革、(一等獎)行業主導下的“四位一體”套用型旅遊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二等獎)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二等獎)大學生就業指導知識內容的探索(教材)、(二等獎)以培養能力為目標,以服務地方為宗旨的導遊語言技能提升探索與實踐(教材)、(二等獎)高校公共體育課“三段式”教學模式與課程體系的構建、(二等獎)立足寧德地方經濟發展需要,最佳化化學人才培養的探索和實踐

省級精品課程
古代漢語 (趙峰 2011年) 計算機導論 (李豫穎 2011年) 數學史 (林壽 2010年)
高等數學 (林秀清 2010年) 中共黨史 (游國斌 2010年) 常微分方程 (謝向東 2009年)
食用菌 (彭彪 2009年) 政治經濟學 (黃家驊 2008年) 植物學 (陳勇 2008年)
複變函數 (邱凎俤 2008年) 數學分析 (林壽 2006年) 內容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就業情況

學校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參加各類專升本考試或職業技能考試,獲得“雙文憑”和“雙證書”。學校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以鮮明的辦學特色、過硬的人才培養質量和畢業生的高就業率贏得社會的認可和尊重。畢業生就業率居同類學校前列,當年就業率2002屆90.7%;2003屆93.2%;2004屆92.3%。

辦學榮譽

學校曾獲國家教委授予的“為基礎教育培養合格師資、方向明確、成績顯著”的表彰和獎勵,被中宣部、國家教委、團中央評為“社會實踐先進單位”,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評為省級“文明單位”。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數學研究所:研究所建立於2006年,依託在數學系,現任所長林壽教授,成員28個,其中正教授4人,副教授4人。數學研究所主要

辦公樓辦公樓

圍繞三個方向進展:一是點集拓撲與廣義度量空間,二是亞純函式值分布論及其套用,三是常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論。

教育研究所:研究所建立於2009年,前身為親職教育研究所,2012年更名為寧德師院學院教育研究所。主要圍繞教師教育、親職教育、學前教育、中國小學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開展科研和社會服務活動。

區域經濟研究所:研究所成立於2005年12月,前身是寧德師專區域經濟研究所,是一家依託寧德師院經濟管理系,聯合市內經濟研究學者和專家,開展學術探索與交流活動,並為環三都澳區域經濟崛起與繁榮提供對策與思路服務的學術機構。

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所成立於2007年9月4日,是由校內外從事生物教學、科研工作者自願組成的非營利學術團體。

研究所成立於2007年9月4日,在此基礎上於2009年6月成立了寧德市閩東畲族文化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11年,學校教師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省廳級科研項目等各類項目170多項,有18項科研成果與企業成功對接,有8項國家專利。

2011-2012年,學校教師在校外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和出版著作620篇(部),獲得4項專利,其中出版(含參編)教材、著作共32種,校外發表學術論文588篇,其中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113篇,被SCI、EI及ISTP收錄54篇。

學術資源

期刊學報

《寧德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在歷次各級各類科技期刊“三優”評比中、因編輯多次獲獎;其中1999年獲全國高校優秀自

圖書資源圖書資源

然科學報獎;同時獲國家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獎;2001年獲《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獎;2004年獲全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一等獎。本刊副主編林德強副教授曾多次被評為全國和福建省高校學報優秀編輯工作者,並於2001年被授予中國科技期刊優秀編輯銀牛獎。

《寧德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前身為《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創刊是“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等主要資料庫來源刊。1999年獲首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獎。2012年2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更名為《寧德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欄目“東南族群研究”被福建省期刊協會評為福建省“期刊優秀欄目”。

館藏資源

截至2012年,寧德師範學院圖書館館藏圖書52萬多冊,收藏有《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民國叢書》、《大公報》、《申報》等一批珍貴文獻,擁有中國學術期刊、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全文電子文獻。

校園文化

後山夜校

1987年9月,中文系的周乃松、政教系的鄭友明等同學在師院團委的組織下到後山村進行掃盲工作。他們發現後山村有很多文盲,

校訓校訓

於是積極創辦了“後山村文化夜校”。這便是後山夜校測雛形。截至2013年,夜校共有古溪辦學點、福洋辦學點和東橋校區教學點。主要針對鰲江、馬山等東橋區附近的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開設周末興趣班,開闊學生視野,對於蕉城校區附近的學生的作業進行指導。開設的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美術、舞蹈、武術、作業輔導等。

青年志願者協會

青年志願者協會簡稱“青協”,是隸屬校團委的學生組織(一級社團)。

紅十字會

校紅十字會開展了各項公益活動、訓練活動,以及其他團體活動。例如,在各個宿舍樓都設有紅十字會值班點,為學校師生提供了方便的日常救護;組織消防演習、心肺復甦等救護培訓工作;號召各班級定期出關於紅十字知識的黑板報;在“4·20”雅安人民遭受地震的苦難之際,策劃舉辦了為雅安祈福、募捐的愛心活動等等。

綠點環保協會

綠點環保協會成立於2005年,協會開設有知識講座、公益宣傳、研究實驗活動,同時還有與政府機關單位共同組織的活動。社團同寧德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寧德環保局保持長期的合作關係,同時也同寧德電視台、寧德日報社、東南網等多家媒體有交往合作。2012年被評為“寧德市最佳優秀社團"以及“寧德市垃圾分類指導單位”。

電子與維修協會

電子與維修協會屬於校一級社團,簡稱電協,隸屬物理於電氣工程系。協會經常開展電子製作競賽展以及相關展覽,校內外義務維修,宣傳科技電子圖片展和免費諮詢等活動。

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江小源

院長:林躍

黨委副書記:張星

副校長:謝向東、楊峰、魏遠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