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是自治區非公有制優勢骨幹企業,也是自治區及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基本信息

(圖)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是自治區非公有制優勢骨幹企業,也是自治區及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創建於1996年,主要以寧夏紅枸杞酒白酒葡萄酒、純淨水、系列果汁飲料為經營範圍,現已形成了以枸杞酒、白酒為主營業務,集葡萄酒、純淨水、枸杞酒、枸杞製品為一體的多元化經營格局,具有年生產2000噸白酒的生產能力。公司堅持以科技打造品牌,以質量開拓市場,靠信用樹立形象,以科學創新的管理思想,獨特卓越的文化品位,鍛造“香山”品牌,走出了一條健康穩定的發展之路。

簡介

公司具備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先後投入資金,安裝了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原料預處理,不鏽鋼發酵罐群,大型冷凍機組,膜過濾機,自動包裝流水線等工藝設備,購置了美國瓦里安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氣相色譜儀等高科技設備,提高了技術裝備水平和大規模自動化、智慧型化水平。建立了企業技術中心、香山枸杞食品研究所、企業科協等科研機構,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增加產品科技含量,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公司生產的“香山”牌系列白酒、純淨水,系列枸杞酒、枸杞乾果的各項理化指標經自治區食品質量監督檢驗部門檢驗全部符合標準要求。2002年企業順利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和ISO14001:1996國際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使產品質量管理邁向國際平台。

“香山”白酒包括“寧夏宴”系列、“塞上”系列、“黃河謠”系列等20多個品種,它們以其清新的品牌,過硬的品質,憑藉良好的信譽和雙贏的行銷策略,得到了廣大經銷商的信賴和支持,產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暢銷西北,風靡塞上。2007年,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推出“塞上江南”系列白酒,產品深得消費者青睞。“香山”牌系列白酒連續被評為“質量信得過產品”、“香山”商標被評為“寧夏著名商標”,企業被評為“AA級信用企業”,並先後被區、市工商局授予“重契約、守信用”榮譽稱號和“重操守、講誠信”先進私營企業。

企業文化

中衛自古是酒鄉

天下黃河富寧夏,寧夏作為古漠北的塞上江南,得益於母親河黃河,一瀉千里的黃河一改其桀驁不訓變得溫柔而嫻靜,以其九曲迴腸的鐘情與厚愛,造就了風光旖旎的魚米水鄉,一馬平川的衛寧平原錦緞一樣依偎在黃河的懷抱。凡到過寧夏的人,無不為其精巧、靈秀和恬靜的塞上江南風光而感嘆,構成了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綺麗畫卷。

寧夏中衛自古佳釀飄香,源遠流長,是西北美酒的發源地。從《朔方道志》所載的唐代溫池城,(中衛古有“溫池城”之稱,“溫池城”“據縣誌考證,即縣城舊址,城壕南有溫泉溢入池,至冬不凍,故名。”)後來,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中衛黃河兩岸發現自西周、漢、唐、西夏等朝代的酒文物比比皆是。

中衛自古盛產白酒,白酒史載600多年,是寧夏唯一有歷史記載的酒鄉。中衛正好處於阿拉善板塊與黃土高原的結合部,位居河套平原上游,水源無污染。獨特的地質構造和自然條件造就了豐富、優良的地下水資源。縣城內的釀泉,明清時即聞名塞上,《乾隆寧夏府志》中將中衛酒與寧夏的枸杞、髮菜並列為著名特產:“其物產最著者……寧安之枸杞、香山之羊皮,中衛近又以酒稱。”中衛“釀泉”究竟在什麼地方?按照《乾隆中衛縣誌.地理考卷》載:“釀泉,其釀酒,惟縣城內各井之水作酒、味清冽,中衛酒為甘省著名。” “釀泉,夏季六月,儲水造曲,水經月不腐,釀酒極佳。”聞名遐邇的中衛沙坡頭,更是優質礦泉水的富集之地。經國家地礦部、北京地質工程勘察院等科研部門檢測確定,沙坡頭髖骨其納稅確實是優質礦泉水,是不可多的的釀酒之水。據史書記載,宋夏時,中衛釀酒業已自稱流派,形成體系。1987年,香山地區出土了一批宋夏文物,其中就有青銅爵酒壺酒盅等飲酒釀酒器物。1991年 ,香山地區又發現了漢代墓葬。其中有一件銅製樵斗特別引人注目。據專家考證,樵斗是漢代日常生活中用來燙酒的一種器皿。這是迄今為止我區發現的眾多出土文物中最為久遠,十分罕見的一種酒器。這足以證明香山地區早在兩千年前就出現了釀酒業。據《乾隆寧夏府志》記載,中衛就在清明,就已名揚西北,風靡塞上,當時除“老窖、白乾”之外,還有“雄黃酒、重陽酒綿蓬酒、醪酒”等多種產品。還說當時“酒肆林立,星羅棋布,南關尤勝”,其中以縣城南關鄭家燒坊和趙家燒坊最為著名。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也賦詩作詞,盛讚中衛酒。清代一詩中云:“從今識得鳴沙味,吸進葫蘆滿腹春”(鳴沙即指中衛)。更有清代微服私訪至寧夏的康熙皇帝,喝過中衛酒後,讚不絕口,並乘興揮毫:村野香廓有瓊漿,近水遠山醉霞觴,天釀地造春波綠,原來中衛是酒鄉。經過考證和大量文物、實物證據表明,清同治7年(1868年),天津商人在中衛東關開辦燒坊,釀造白酒,成立了“義隆源”商號,遺留下來其商號的酒具文物保留至今。

(圖)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圖)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展歷程

清光緒24年,中衛人劉成業買下了天津人的燒坊及其它資產,除生產白酒外,還生產水煙,經營客棧、貨棧。此時除“義隆源”燒坊外,原中衛縣城內燒坊還有鄭家燒坊、歐(陽)家燒坊、趙家燒坊等七家規模較大的燒坊。解放前夕,鄭家燒坊、歐(陽)家燒坊等先後歇業,唯“義隆源”燒坊繼續生產。

1951年,中衛縣公安局對“三坊”作為重點管理場所,並配備三坊掌柜專司其責,成立了四合榮燒坊。同年,合營四合榮燒坊移交給地方國營中衛縣糧食加工廠,並成立了中衛縣酒廠。酒廠走過了漫長而又短暫的40年風雨後,由於企業經營不善,瀕臨倒閉邊緣。

1996年11月,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改制了中衛縣酒廠,大部分釀造工藝和設備使用至今,其釀酒和窖藏遺址即將被區、市文物局確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經140年的滄桑,不僅留下了源遠流長的釀酒歷史,更留下了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遺失的中衛百年規模釀酒史將在中國釀酒史上再次煥發出奪目的光芒。

1998年11月25日,寧夏自治區政府原主席馬啟智專程到香山酒業考察,並為公司題詞:“中衛自古是酒鄉。”天造地設,得自然之靈氣,成就了中衛釀酒業。“中衛酒”酒脈絲絲,代代承傳,隨著南來北往的商旅香飄四海。正如一首明代詩句所道:“黃河東去三十里,春草西連一片雲,把酒送君無限意,不堪榆雪落紛紛”。無論是歷史的反映還是現代科技檢測,都表明中衛有著發展釀酒業和食品工業的得天獨厚的客觀條件。

美酒甘露豐富了中國人的生活,也讓中國文化洋溢出迷人的芳香。詩、詞、書、畫、歌、舞無不與酒相融。酒與文化,相映生輝,香山得名源於當地的人文地理,而當地的釀酒業的發展,又使得香山蒙上了濃厚的文化色彩。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命名和文化定位都深刻地包含了濃厚的文化韻味和民情風俗,如何傳承香山酒鄉文化並發揚光大,正是眾多仁人志士探討的新課題,也是香山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香山酒業公司自1996年成立以來,就以企業文化為切入點,挖掘酒鄉文化,構築全新的企業和品牌,相繼編寫了《香山酒文化》和《寧夏紅》,積極參與區、市縣的各類文化、體育及公益事業,邀請文化書畫界名人為公司賦詩作畫,為產品增加文化內涵。1999年11月8日隆重舉行了香山釀酒史載600年、建廠40周年、改制三周年慶典活動,回顧源遠流長的釀酒歷史,弘揚酒文化,展示酒文化魅力,邀請全國著名的白酒專家秦含章、高景炎、沈怡方、陶家馳及書畫藝術家、社會各界人士舉行香山酒業發展及酒文化研討會。中國酒界泰斗,93歲高齡的秦含章先生滿懷深情即興賦詩一首:紅葉寄相思,物薄而意長,坊老出美酒,驚人滿口香”,為香山美酒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知名度。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香山人重視產品的知名度、獨特的理念、卓越的品味和鮮明的時尚。在產品設計、高標選用,造型款式,產品生產、銷售、售後服務,廣告宣傳等系列產品形象樹立中,都融入了文化內涵。2001年被中國酒文化研究會確定為“全國酒文化研究定點單位”,如新開發的“寧夏宴酒”,以其獨特而神秘的西夏文字,賀蘭石般的包裝設計和廣告創意,來延伸酒文化的內涵,體現寧夏文化的神奇和久遠,為產品的銷售創造了賣點。香山酒業在自己的文化發展中,以黃河為母,以香山為父,以黃土文化、邊塞文化、西夏文化為背景,博眾家之長,采天地之靈,奪山川之秀,秉承華夏古國釀造遺風,積深厚酒文化底蘊,借“酒鄉”之名,厚積而薄發,孕育出了久遠而神奇的香山酒文化。2008年自治區文物局派專家對香山集團上報的“文物”進行了鑑定,那件被老人指為百年大鍋的東西經鑑定是清朝同治年間蒸酒鑄鐵甑鍋,重達1300公斤,是迄今發現的“中國第一蒸酒大鍋”。據此推算,中衛規模釀酒的歷史至少有140年。一石激起千層浪。隨之,香山集團很快把建造“寧夏酒文化博物館”的申請遞交到自治區文物局。一個占地2000平方米的中衛釀酒古窖藏遺址將被自治區文物管理所定名為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的陳列館以歷史時期背景為主線將展示寧夏從新石器時代到漢、唐、宋、元、明、清的千餘件酒器以及豐富的酒史資料。

好飲者見量,會飲者知性。一杯酒,醞釀的是谷糧之精粹,折射的卻是更高層次的人文內涵。自儀狄始作酒,酒就與華夏文明纏綿相伴,一部中華文明史,頁頁飄溢著酒之醇香;一壇好酒,啟封的不只是玉液佳釀,歷史與文化之韻也蕩漾其中。因此,衡量酒之好壞,酒性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何為酒性?歷史與文明之韻味也。因此,國內名酒,無不夸其歷史之源遠流長,文化之底蘊深厚。在寧夏這個諸候割據、烽煙四起的白酒市場上,誰將問鼎寧夏第一歷史文化名酒?不為酒性?歷史與文明之韻味也。因此,國內白

溯源寧夏酒史,能夠著於史冊的,唯有中衛。中衛是寧夏唯一有歷史記載的酒鄉,中衛酒史之悠久為寧夏之最!順著這樣的思路,我們可以推出結論:寧夏酒中歷史最悠久者唯有中衛酒史,中衛酒史“流芳至今”者,唯有“塞上江南” 窖藏原酒,始創於清同治7年(1868年)“義隆源”商號,傳承到今天的香山酒業,整整140個年頭。因此,“塞上江南”窖藏原酒無愧於寧夏第一歷史文化名酒的殊榮!

香山酒業集團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博採眾家之長,積累深厚酒文化底蘊,借“酒鄉”之名,厚積薄發,孕育出了源遠流長的香山酒文化。走進香山集團,仿佛像是走進了酒香氤氳的世界,濃郁的酒文化氣息觸動著你的每一根神經,撲鼻而來的酒香讓你意醉神離。整個企業就像是一壇古老的美酒,歷久而彌香,感染著許許多多過往的人。

香山酒品,積澱著黃河文化的精髓和香山人追求卓越的文化品味。以“白馬秋風塞上”的冷峻和“杏花春雨江南”的柔美去構建“香山集團博眾家之長,吸納百川之胸懷,‘寧夏宴酒’采天地之靈,‘塞上人家’奪山川之秀”的嶄新理念和文化韻味。

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對於精明的企業經營者而言,挑戰與機遇同在。香山酒業公司根據消費趨勢。以“為消費者創造更大價值”為中心,在市場運作中將產品不斷注入情感內涵和文化內涵,賦予產品活文化的價值。著名作家張賢亮、西夏學者李範文教授、著名書畫家柴建方等一批文化名人紛紛傾注筆端,詮釋杯酒人生,讓人們在觸籌交錯中不僅享受了酒的醇美,也享受了文化馨香。

演繹藍色經典,領略寧夏風情,隨著旅遊熱的興起,大漠美景引得八方遊客留連忘返,在沙坡鳴鐘的迴響聲中,“悠悠黃河謠,濃濃香山情”的滋味在心頭盡情蕩漾;“塞上川、黃河灣、大漠長河有孤煙,黃土高坡連著天”的塞上美景讓人神往;而喝“寧夏人自己的酒”的呼喚聲更勾起了無數遊子的思想之情,那悠悠的酒香中融盡了對家鄉無盡的愛。從昔日“塞上人家”的樸素、恬靜、快樂、安祥到醇香,又到風行塞上的“塞上行”,到如今的“塞上江南”,塞上文化已成為塞上兒女說不盡的千古佳話,閱不盡古道陽關的別離愁緒,還有悠悠的羌笛。“塞上江南”的橫空出世,又承載著塞上兒女的情醉華夏、鑄就輝煌的歷史使命。

“中國的香山,天下的美酒”,這是酒鄉的寫照和未來的暢想。

產品展示

(圖)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圖)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圖)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圖)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圖)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圖)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圖)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圖)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寧夏香山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