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性

實證性,是指社會科學的理論具有嚴密的邏輯性,能自行舉證其理論的正確無誤,並能在實踐當中得到證明。實證性研究就是通過對研究對象大量的觀察、實驗和調查,獲取客觀材料,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實證性研究

假設

有兩個人正在討論最低工資法,這是你聽到的兩種表述:

甲:最低工資法引起了失業

乙:應該提高最低工資

現在不管你是否同意這兩種表述,應該注意的是,甲和乙想要做的事情是不同的。甲的說法像一個科學家:他作出了一種關於世界如何運行的表述。乙的說法象一個決策者,他作出了他想要如何改變世界的表述。

一般說來,關於世界的表述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如甲的表述,是實證的。他們做出關於世界是什麼的表述。第二種類型,如乙的表述,是規範的。規範表述是命令性的,他們作出關於世界應該是什麼的表述。

實證和規範的主要差別是我們如何判斷他們的正確性。從原則上說,我們可以通過檢驗證據而確認或否定實證表述。

上面幾段是經濟學書上的解釋。

我個人認為

實證分析就是用實際的、帶有普遍性的例子證明一個事物是按照什麼規律運行著的;而規範分析則則是通過公理、定理逐漸證明事物應該按照什麼規律運行著,但沒有或者偏離、正要偏離軌道的運行著。

計量經濟學中的實證分析說白了就是運用計量方法,對事物過去的數據進行的一種分析,既然是過去的數據,那就說明肯定用的是普遍的例子而且是實際的例子,所以計量經濟學本身就是實證分析的一種方法,用計量經濟學方法進行的分析都應該被認為是實證分析。

研究方法不斷完善這是指用來指導主體性教育思想研究的方法由規範性研究逐漸發展為分析式研究與規範性研究相結合.所謂規範性研究是指從價值的角度去探討問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