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家庭按摩

實用家庭按摩

該書具有科學性、實用性,通俗易懂,主要供家庭成員閱讀學習,也可供廣大醫療按摩專業工作者和按摩愛好者臨床實踐參考。全書共設五章,分別介紹了家庭按摩的基本知識,按摩前的準備工作,21種常用按摩手法,53種常見病的家庭按摩,18種自我保健按摩法。治療手法中附有簡明圖表,方便查閱。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實用家庭按摩》著重講述了臨床各科常見疾病的家庭按摩及自我保障按摩方法。對各種按摩方法的操作要領、手法要求、注意事項及套用範圍作了詳細介紹,並附有插圖。內容豐富,科學實用,通俗易懂,適合於一般家庭成員學習套用,也可供基層醫務人員和廣大按摩愛好者閱讀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家庭按摩的基本知識

第一節 概述

一、家庭按摩的特點

二、家庭按摩的治療作用

三、家庭按摩的適應證

四、家庭按摩的禁忌證

第二節 家庭按摩常用經絡及腧穴

一、十四經脈的分布及主治病症

二、家庭按摩常用腧穴

第二章 家庭按摩翦的準備

第一節 按摩的體位

一、患者的體位

二、術者(家人)的體位

第二節 按摩注意事項

一、術者(家人)注意事項

二、患者注意事項

第三節 按摩的介質

一、按摩介質的作用

二、常用的按摩介質

第三章 家庭按摩常用手法

第一節 舒筋通絡按摩法

一、一指禪推法

二、按法

三、摩法

四、擦法

五、揉法

六、攘法

七、撥絡法

八、拍法

九、拿法

十、搓法

十一、抖法

十二、捏脊法

十三、抹法

十四、刮法

十五、掐法

第二節 滑利關節按摩法

一、搖法

二、扳法

三、背法

四、拔伸法

五、捻法

六、叩擊法

第四章 常見病的家庭按摩

第一節 感冒

第二節 咳喘

第三節 冠心病

第四節 高血壓病

第五節 胃癌

第六節 胃下垂

第七節 呃逆

第八節 便秘

第九節 腹瀉

第十節 膽絞痛

第十一節 頸椎病

第十二節 落枕

第十三節 肩周炎

第十四節 肱骨外上髁炎

第十五節 腕關節扭傷

第十六節 急性腰扭傷

第十七節 慢性腰肌勞損

第十八節 腰椎間盤突出症

第十九節 梨狀肌綜合徵

第二十節 腓腸肌痙攣

第二十一節 踝關節扭傷

第二十二節 凍瘡

第二十三節 頭痛

第二十四節 失眠

第二十五節 眩暈

第二十六節 偏癱

第二十七節 三叉神經痛

第二十八節 面神經麻痹

第二十九節 坐骨神經痛

第三十節 肋間神經痛

第三十一節 痛經

第三十二節 閉經

第三十三節 月經失調

第三十四節 更年期綜合徵

第三十五節 急性乳腺炎

第三十六節 盆腔炎

第三十七節 產後缺乳

第三十八節 小兒感冒

第三十九節 小兒驚風

第四十節 小兒嘔吐

第四十一節 小兒日腔炎

第四十二節 小兒腹瀉

第四十三節 夜啼

第四十四節 小兒譴尿症

第四十五節 小兒肌性斜頸

第四十六節 臂叢神經損傷

第四十七節 小兒肩關節半脫位

第四十八節 脫肛

第四十九節 近視眼

第五十節 牙痛

第五十一節 遺精

第五十二節 陽痿

第五十三節 前列腺炎

第五章 自我保健按摩

第一節 自我保健按摩的特點、作用、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自我保健按摩的特點

二、自我保健按摩的作用

三、自我保健按摩的要求

四、自我保健按摩的注意事項

第二節 自我保健按摩方法

一、頭部保健按摩法

二、眼部保健按摩法

三、鼻部保健按摩法

四、耳部保健按摩法

五、面部保健按摩法

六、咽部保健按摩法

七、齒部保健按摩法

八、頸部保健按摩法

九、胸部保健按摩法

十、心臟保健按摩法

十一、腹部保健按摩法

十二、背腰部保健按摩法

十三、肩部及上肢保健按摩法

十四、下肢保健按摩法

十五、手的保健按摩法

十六、踝、足部保健按摩法

十七、全身沐浴按摩養生法

十八、《延年九轉》保健按摩法

……

序言

按摩又稱推拿,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一種簡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治療疾病的方法,是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00多年的醫療實踐中,其理論和技術得到不斷充實和提高,現已成為自成體系的一門臨床套用學科。按摩療法,是根據不同病情,在人體體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運用一定的手法操作,收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效果。這種療法對某些疑難病症也常能妙手回春。按摩以其在臨床和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方便性和有效性,已日益受到廣大醫務工作者和家庭的重視和喜愛,成為國內外醫療保健的一項重要方法,是現代家庭用以治療疾病和保健強身、延年益壽的重要手段。

為適應和滿足廣大家庭的需要,我們編寫了《實用家庭按摩》這本書。本書由從事推拿按摩臨床實踐的專家和專科人員編寫。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中國針灸學概要》等有關書籍和其它資料並引用了部分圖表,在此謹向原作者致以謝意。由於我們水平所限,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和指正。

文摘

第一章 家庭按摩的基本知識

第一節 概述

一、家庭按摩的特點

按摩療法屬於中醫學的外治範疇,具有很多不同於以內服藥物為主的內治療法及其它外治療法之處。家庭按摩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不需要特殊的設備,僅憑家人或自己的雙手,有時藉助一定的鈍性器具運用各種不同手法進行操作,簡便易行。

2.不論男女老幼,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的許多病症及正常人的保健、健美,都可運用按摩療法,適應範圍廣。

3.家庭按摩所用手法雖然很多,但都較簡便易學,是一種聽得懂、看得見、學得會、用得上的實用療法,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都能很快掌握,便於推廣。

4.家庭按摩,在家便能達到解除病痛的目的,很多疾病不必去醫院,沒有服藥、手術之苦,經濟安全,易於接受。

5.家庭按摩不僅用於疾病的治療,而且是一種理想的健體強身、延年益壽的自然療法。在家按摩,手法更為靈活,體位更為隨意,深受家人喜愛。

二、家庭按摩的治療作用

按摩療法是以中醫的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運用各種手法,給體表一定的良性物理刺激,作用於經絡、穴位,使人體發生由表及里的各種變化,從而調整人體陰陽,調和營衛,疏通經絡,活動筋骨,活血祛瘀,松解粘連,滑利關節,消腫止痛。按摩能使人體組織器官的功能達到相對的平衡狀態,消除各種病痛。按摩療法實質是一種物理療法。其治療的桃鋼主要是機械的力學作用、熱作用、生物電及生物磁場的綜合作用。按摩療法可以改善皮膚、肌肉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器官的新陳代謝,加強胃腸功能,興奮或抑制神經,從而起到鎮靜、止痛、消炎、消腫、解痙的作用,調整人體功能和增強免疫功能。

1.舒筋通絡,解痙止痛:由於人體骨骼與軟組織退行性變,使肌肉附著點和筋膜、韌帶、關節囊等受損害的軟組織所發出的疼痛信號,通過神經的反射作用,使肌肉緊張、收縮甚至痙攣。這是人體一種保護性反應,其目的在於減少肢體活動,避免對損傷部位的牽拉刺激,從而減輕疼痛。如不及時處理,或治療不徹底,損傷組織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纖維化或瘢痕化,以至不斷她發出有害衝動,加重疼痛。不管是原發病灶還是繼發病灶均可刺激和壓迫神經末梢及小的營養血管,造成局部血運及新陳代謝障礙。按摩手法能松解肌肉痙攣,加強局部血液循環,使局部組織濕度升高,提高局部組織的痛閾;同時還能將緊張或痙攣的肌肉充分拉長,從而解除其緊張、痙攣,以消除疼痛。

2.復位關節,理筋整復:運用按摩的控、搖、扳、撥手法,可使關節脫位者整復,骨縫錯開者合攏,軟組織撕裂者對位,肌腱滑脫者理正,髓核脫出者還納,滑膜嵌頓者退出,從而消除引起肌肉痙攣和局部疼痛的病理狀態,有利於損傷組織的修復和功能重建。

3.剝離粘連,疏通狹窄:肌肉、肌腱、腱鞘、韌帶、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損傷,均可因局部出血、血腫機化而產生粘連,從而引起長期疼痛和關節活動受限。運用各種按摩手法整治,能起到松解粘連、滑利關節作用。

4.調節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的功能:按摩既可引起神經興奮,又可引起神經抑制。在家庭中常遇到一些腰背痛、頭痛、頭昏、神經衰弱等病,及時給予揉、點、按、推、摩等手法,能使症狀很快緩解。這就是按摩手法調整了神經系統的作用,使興奮、抑制達到平衡。

5.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有資料表明,背部兩側按摩10分鐘,可使白細胞總數輕度升高,白細胞吞噬指數和血清抗體明顯增高。這充分說明,按摩可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6.加強血液、淋巴循環:手法作用於體表,可見局部皮膚潮紅,皮溫增高,毛細血管擴張,血液淋巴循環增加,具有調節血液和淋巴循環作用。

三、家庭按摩的適應證

由於家庭按摩具有套用方便、經濟安全、無須服藥、不損傷人體、易學易行等特點,所以其套用範圍很廣。本書共列舉了53種常見病的家庭按摩,包括內、外、傷、婦、兒等科疾病,以及18種自我保健按摩。

內科病症主要有:感冒、咳喘、高血壓、冠心病、胃痛、胃下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呃逆、便秘、腹瀉、頭痛、失眠、偏癱等。

外科病症主要有:乳腺炎、膽絞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凍瘡、牙痛、前列腺炎等。

傷科病症主要有:頸椎病、落枕、肩周炎、急性腰扭傷、慢性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腓腸肌痙攣、踝關節扭傷、關節脫位、扭傷等。

婦科病症主要有:痛經、閉經、月經不調、經前期緊張症、子宮下垂、帶下、絕經期綜合徵、產前與產後腹痛、缺乳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