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主幹地層剖面

基本內容

實測主幹地層剖面(surveyed master stratigraphic section)是一種主要的定量研究工作區內各岩石地層單位基本層序的方法。目的是研究各岩石地層單位的組成、結構、基本層序,研究各生物地層單位的代表性化石、組合特徵及標誌層,研究特殊成分的岩石單位及含礦層,確定地球化學異常層,與年代地層(或地質年代)單位的對比,研究各類地層單位之間的相互關係,確定填圖單元,為野外調查填圖創造必要條件。實測主幹地層剖面一定要在現場查明各岩石地層單位的基本層序的組成、結構、類型、厚度、數量、相互關係、特殊夾層、重要間斷及它們的縱向變化特點,取全、取準第一性資料,為面上的路線調查打好基礎。

相關內容

地層實測剖面的意義1.建立地層層序,確定地層單位2.沉積相、沉積環境和古地理研究3.大地構造背景的研究

實測剖面線選擇的一般要求:
1.剖面線距離短而地層出露齊全;2.地質構造簡單,儘量選擇未遭受構造作用和岩漿侵入作用而導致地層重複或缺失的剖面;3.所測剖面地層單位頂面和底面出露良好,接觸關係清楚;4.化石豐富,保存完整,有利於地層時代的確定。還有一些其它要求:
1.剖面地層出露良好,地層覆蓋率<40%。2.實測剖面的方向基本垂直於地層走向,一般情況下兩者之間的夾角<60°3.當露頭不連續時,在相鄰地段布置短剖面加以拼結。4.當關鍵地段被覆蓋,且兩側一定範圍無拼結對比的標誌層時,應採用探槽或剝土予以揭露。5.剖面線經過地帶較平緩,剖面線拐折少。6.實測剖面的的比例尺按研究程度確定,一般1:1000到1:2000為宜。7.為了消除誤差,剖面起點、終點及剖面中的地質界線點都應採用GPS定點法或傳統定點法標定在實際材料圖上。

實測地層剖面的野外工作:
一)地形及導線測量測量導線方位、導線斜距和地面坡度角,工作由前後測手二人完成。一般用地質羅盤測量導線方位和坡角,讀數相差超過3°時應重測,讀數相近則採用平均值記記錄中。實測剖面必須取得的地形及導線數據:
(1)導線號:以剖面起點為0,第一測繩終點為1,表內記為0—1;第二測繩為1—2,依此類推。(2)導線方位角(φ):指前進方向的方位角。(3)導線斜距(L):每一測段的距離。(4)分層斜距(l):同一測線上各地層單位的斜距,分層斜距之和等於導線斜距。(5)坡角(±a1):測段首尾之間地面的坡角,以導線前進方向為準,仰角為正,俯角為負。(6)岩層產狀:測量岩層傾向和傾角(a),應記下所測產狀在導線上的位置。(7)分層號:從剖面起點開始按劃分的地層單位順次編號。(8)地質點位置:記錄剖面中各地質點在導線上的位置。

二)地層分層、觀察、描述和記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