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一中

寒亭一中

學校占地322畝,擁有教學樓、實驗樓、行政辦公樓、科技藝術樓、圖書信息樓、學術報告廳、學生食堂、學生公寓等12座建築,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 教學設施達部頒I類標準,現代信息技術配備科技含量高、配套全。學校現有9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160人;教職工502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的占98.8%,研究生學歷51人;在職正高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96人,一級教師226人。學校擁有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特級教師2人,省級優秀教師、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2人,省級教學能手1人,省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濰坊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濰坊名師1人,濰坊市教學能手58人,具有其他市級以上榮譽稱號的30餘人,獲區級榮譽稱號的120餘人。學校現為省級規範化學校、全國百所特色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濰坊市寒亭區第一中學始建於1952年秋,命名為“山東省濰縣中學”,校址設在濰縣范家村,同年9月底招收國中學生,正式開學;1954年,行政區劃變更,“濰縣”與“濰北縣”合併統稱“濰縣”,學校更名為“山東省濰縣第一中學”;1958年“濰縣”與“濰坊市”合併統稱“濰坊市”,學校更名為“濰坊第三中學”,同年7月招收第一屆高中學生,學校由初級中學發展為完全中學;1962年,“濰縣”與“濰坊市”再次實行分治,學校恢復“山東省濰縣第一中學”名稱,同年遷址寒亭;1968年,學制改為二年,實行春季始業;1971年,學校體制發生改變,由原屬地、縣兩級領導改為公社領導,更名為“濰縣寒亭中學”,同年停招國中學生;1974年春季始業改為秋季始業,學校改為高級中學;1978年再次恢復“山東省濰縣第一中學”名稱;1982年,學制由二年改為三年 ;1984年,區劃改革後更名為“山東省濰坊第十九中學”;1987年定名為“濰坊市寒亭區第一中學”;2003年與原寒亭二中合併,2008年寒亭高中學校整合原一中與四中合併組建新寒亭一中;2012年7月學校整體搬遷至寒亭區友誼路南首新校區。

辦學理念

學校以“辦一流學校,育一流人才”為辦學宗旨,堅持“不使一名學生落伍,讓每個孩子成才”的辦學理念,堅持“注重過程管理,實現全員參與;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堅持“領導為老師服務,老師為學生服務,後勤為師生服務”的服務理念,秉承“用愛心和責任成就人生”的校訓,大興“誠信、嚴謹、合作、奮進”的校風,全面倡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風和“勤學善思、求真修志”的學風,把“創建特色學校,師生共同發展”作為辦學目標。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奮發有為,追求卓越。

學校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辦理化實驗導學園地的做法和經驗被《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報導,全市實驗教學現場會在我校召開,學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省重大課題創新教育試驗研究基地”,在中央教科所組織召開的“科研興校”經驗交流會上作了經驗介紹。學校十分重視教科研工作,並取得顯著成績,目前已有2個國家級、6個省級和5個市級規劃課題通過專家鑑定,完成結題。

建校以來,學校以高而穩的教學質量先後培養合格畢業生4萬多人,向高校輸送優秀人才2萬餘人,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歷經半個多世紀,已建設成為百姓信賴的學校、學生成才的搖籃,已發展成為一所文化底蘊豐厚、平安和諧、質高品優的現代化學校。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成功的教研成果,先後被《中國教育報》《大眾日報》《濰坊日報》《全國素質教育文庫》《山東教育》《領導與決策》《中國創新教育》《中國現代教育年鑑》《中國現代基礎教育》等報刊宣傳、推廣。

學校榮譽

經過六十年,特別是近十幾年來的不懈努力,寒亭一中已跨入教育教學先進行列,躋身全國百強。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百所特色學校”“中國特色教育理念與實踐項目學校”“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學校”“山東省首批國辦學校校舍改造十佳學校”“山東省德育教育先進集體”“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集體”“山東省省級規範化學校”、“山東省藝術教育先進集體”“山東省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十佳學校”“山東省重大課題創新教育實驗與研究先進單位”“山東省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機關檔案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高考優秀考點”“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會員單位”“山東省衛生先進單位”“山東省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化單位”“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中國作協山東青少年作家創作培訓基地”“濰坊市教科研示範校”“全國中語會‘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課題先進實驗學校”“山東省學校文化與特色建設重點研究基地” “濰坊市平安學校建設示範學校”“濰坊市中國小數位化學校”“濰坊市中國小電腦製作活動特色學校”“濰坊市中國小機器人實驗室教學示範校”等榮譽稱號。有近二十個國家級科研課題結題並獲獎,五個省級課題結題並獲獎,七個市級科研課題獲獎。兩次奪取山東省“學校杯”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乙組團體總分第一名。

學校環境

濰坊市寒亭區第一中學始建於一九五二年,現為市屬重點高級中學,建制規模為90個教學班,現有教職員工502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的占98.8%,研究生學歷51人;在職正高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96人,一級教師226人。學校擁有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特級教師2人,省級優秀教師、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2人,省級教學能手1人,省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濰坊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濰坊名師1人,濰坊市教學能手58人,具有其他市級以上榮譽稱號的30餘人,獲區級榮譽稱號的120餘人。

學校占地面積322畝,12座大型建築,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校園規劃合理,設施配套,環境優雅宜人,教學設備配備齊全,教學手段先進實用 。

辦學特色

學校辦學意識超前,辦學思想端正,智育管理規範有序,教學質量居市前茅;素質教育健康發展,德育工作特色鮮明;名牌戰略全面啟動,教改科研成績斐然;情感管理激發活力,依法治校步入軌道;基礎建設步伐加快,師資建設引發後勁;辦學條件更趨標準,辦學水平已跨入全省先進行列,90年以來,先後榮獲“山東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集體”,“山東省檔案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山東省高考優秀考點”,“山東省首批校舍改造五達標學校”,“省級規範化學校”,山東省創新教育“省教育廳重大課題創新教育實驗與研究先進單位”,“省教育廳重大課題創新教育實驗基地”等稱號,目前,正為創辦全國千所示範性學校築就基礎,蓄勢待發。

寒亭一中最新衛星圖 寒亭一中最新衛星圖

校長簡介

現任校長:孫太和 現任校長:孫太和

校長 孫太和

校長寄語

世紀開元,欣逢盛時。山東省濰坊市寒亭一中在新世紀的第二個金秋季節,迎來了她充滿生機勃勃和無限活力的五十華誕。歷經半世紀薪火相繼,秉乘五十年文明傳統,寒亭一中已卓然而立於濰坊大地,成為全省教育的一顆璀璨明珠。

“憶往昔,創業維艱”。寒亭一中發端於建國初期,當時為培養社會急需人才,於1952年秋,她的前身“濰縣中學”在濰縣范家村應運而生,1962年遷址寒亭,幾易其名,歷經風雨,倍嘗了開拓與奮鬥的艱辛。

“看今朝,春華秋實”。50春秋,彈指一揮間,寒亭一中滄桑巨變。特別近10年,拔地而起的幢幢新樓,碧樹綠蔭的美麗校園,一流的教育教學設施,無不昭示著寒亭一中已從一株幼苗成長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50春秋,辛勤耕耘中,寒亭一中鑄就英才輩出。 50年來,學校以高而穩的教學質量共培養高國中畢業生36000多人,向高校輸送新生9600多人,他們銘記母校的教誨,奮發向上,開拓進取,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為母校贏得了榮譽,也成為母校的驕傲和勵精奮進的不竭動力。50年的求索與發展,20年的改革與奮鬥, 10年的提升與跨越,寒亭一中每一段的發展歷程,在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和廣大校友的關愛和支持下,取得的累累碩果已彪炳史冊。

“展未來,豪情滿懷”。50年校慶,既是寒亭一中建設和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更是一中人踏上再鑄世紀輝煌的新起點,我們將在“以人為本,全面發展”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堅持“三個面向”,弘揚“一中精神”,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新規律,努力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把寒亭一中辦成全國一流的示範性重點高中而不懈努力。

我們相信,有各級領導、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校友的厚愛和支持,寒亭一中的明天會更美好!

濰坊教育概況

濰坊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轄5區、6市、2縣、2個開發區,總面積5.96萬平方公里,人口888萬,是中國最好的城市之一。自古以來,濰坊尊師重教,人文薈萃,舜、晏嬰、鄭玄、賈思勰、趙明誠、劉墉等都出自濰坊;孔融、范仲淹、歐陽修、蘇東坡、鄭板橋等曾在濰坊理事;近代湧現出王盡美、王願堅、王統照、臧克家等一批革命家、文學家。

近年來,全市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各級各類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現有各級各類學校(包括幼稚園)4898所,在校生155.1萬人,教職工11.8萬人。推行的校長職級制度改革、辦學體制改革、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教育綜合督導評估以及中考改革等素質教育做法,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