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江新安江風景名勝區

富春江新安江風景名勝區

位於浙江省中西部,錢塘江上中游,下起富陽,上至淳安。兩岸山水青翠秀麗,江水清碧見底,素以水色佳美著稱,更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村落和集鎮點染,使富春江、新安江山水畫卷增色不少。新安江水庫碧波萬頃,湖區森林繁茂,湖中島嶼密布,大小湖島計有1078個,有千島湖之稱。沿江有富陽鸛山,桐廬桐君山、瑤琳洞、七里瀧嚴子陵釣台,建德梅城、大慈岩、方臘洞、靈棲洞等名勝。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富春江新安江I-12

富春江概括

富春江下切中生代火山岩,形成長達24公里的著名七里瀧峽谷。兩岸岩石陡立,層巒疊嶂,山水相映,景色秀麗。1969年在七里瀧峽谷建成富春江大型水庫和發電站。富春江由北支新安江和南支蘭江在建德縣梅城匯合而成。新安江發源於安徽省休寧縣境內。
蘭江由來自浙江省中部的金華江和來自浙贛、浙皖邊界山區的衢江匯合而成。富春江水系很早就是杭州、上海通向浙江內地、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和江西東北部的重要水道。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為浙江省-黃金旅遊線路,新安江、富春江是錢塘江的上游。新安江發源於安徽黃山,經淳安縣,流至建德縣;江水再往東流,經桐廬,流入富陽市境,曰富春江;再往東,到了蕭山縣的聞家堰,稱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風景區就位於上起淳安,下至富陽的一段區域內,是浙江省的一個重要風景區。1982年,富春江作為富春江-新安江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這一段風景區兩岸山色青翠秀麗,江水清澈碧綠,在山水之間還分布著許多名勝古蹟。
..
富春江風景區東線以富春江七里瀧風光帶和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為主體,有“嚴陵問古”、“雙塔凌雲”、“子胥野渡”、“七里揚帆”、“葫蘆飛瀑”等景點,有“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之妙趣,是富春江回歸自然旅遊線;南線以“地下藝術宮殿”--靈棲洞天、“江南懸空寺”--大慈岩為主,其中“東海龍宮”、“中國第一天然立佛”等景觀世之罕見,是科普考察和佛教文化觀瞻旅遊線;西線以“華東明珠”--新安江水電站、千島湖、好運島等景點為旅遊點,其中千島湖集太湖之浩瀚、西湖之娟秀於一身,堪稱天下奇觀,是千島湖山水風光旅遊線;而新安江城又以“風涼、水清、霧奇”三絕聞名,是江南地區著名的城鎮避暑勝地。
錦繡新安江被譽為中國的“多瑙河”。新安江龍舟漂流、新安江九姓漁民水上婚禮、月亮島等旅遊項目、景點與新安江水電站、千島湖、好運島等景點組合成新安江城郊水上旅遊線路。

新安江概括

新安江發源於徽州(今黃山市)休寧縣境內,東入浙江省西部,經淳安至建德與蘭江匯合,東北流入錢塘江。幹流長373公里,流域面積1.1萬多平方公里。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著稱。江水四季澄碧,清澈見底。夾江兩岸,群山蜿蜒,翠崗重迭,山勢各殊萬態,谷多飛瀑流泉。唐孟浩然詩云:“湖經洞庭闊,江入新安清。”沿江有白沙大橋、朱池、落鳳山、梅城、劉長卿別墅、雙塔凌雲等勝跡。新安江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向有“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之稱,今有“清涼世界”的美譽,是一條聞名中外的“唐詩之路”。
新安江,中國錢塘江的正源和上新安江水庫游。在安徽徽州和浙江省西部(主要是舊嚴州)。長373公里,流域面積達11,600平方公里。發源於安徽省徽州休寧縣懷玉山六股尖,初名馮村河、大源河、率水,東流至歙縣浦口始名新安江(但現在全流域統稱新安江)。又稱徽(歙)港。東南流至浙江省建德市梅城入桐江。1957、1960年在淳安、建德兩縣市境內建成新安江水庫和發電站。
新安江發源於安徽徽州,經浙江淳安縣,流至建德市;江水再往東流,經桐廬,流入富陽市境,曰富春江;再往東,到了蕭山區的聞家堰,稱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風景區就位於上起淳安,下至富陽的一段區域內,是浙江省的一個重要風景區。1
..
982年,新安江作為富春江-新安江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新安江位於皖境最南端,屬錢塘江水系,居流域的上游。西、北以黃山山脈與長江水係為鄰,東南以天目山脈和白際山脈與浙江、江西兩省接壤,白際山以嘯天龍高程最高,為1395米。區域面積6500平方公里,純屬山區,山脈之間,諸峰對峙,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山間盆地和谷地,如黟縣、休寧、屯溪、歙縣、績溪盆地,以休寧、屯溪、歙縣盆地為最大,一般在50~70平方公里範圍。新安江以率水為正源,從源頭起流經祁門、屯溪、歙縣,至皖、浙省界街口,注入新安江水庫,出庫後匯入錢塘江,皖境江道長242公里。兩岸支流眾多,具山區河流特徵,源短、坡陡、流急,各河集水面積除橫江、練江大於1000平方公里外,其餘均在100~500平方公里範圍,左岸有橫江、練江、棉溪、昌源、大洲源等;右岸有小源河、新嶺水、蘭水、汊河水、琅河、桂溪、賢源河、街源河等。

景區

在桐廬富春江邊有個叫白雲源的地方,它由高山、峽谷組成。這裡人跡罕至,一千多米高的深山裡森林密布,深潭碧水、溪水長流,生態環境卓絕,空氣、水質監測均優於國家一類功能區一級標準,是觀光度假避暑勝地。林間有小木屋可以居住,山顛有數百畝高山草原白雲源風景區緊挨著富春江,面積達100多平方公里,除主體在桐廬縣內,還涉及富陽、建德、諸暨、浦江,主峰觀音尖海拔1246.5米,是龍門山脈的最高峰同時也是富春江沿岸的最高峰。現在所提的白雲源景區指的只是已開發的一期峽谷風光帶,而整個白雲源和周邊區域可稱之為"泛白雲源"區域。這個區域以白雲源觀音尖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可包括龍門山脈的大部分。

富春江
富春江下切中生代火山岩,形成長達24公里的著名七里瀧峽谷。兩岸岩石陡立,層巒疊嶂,山水相映,景色秀麗。1969年在七里瀧峽谷建成富春江大型水庫和發電站。富春江由北支新安江和南支蘭江在建德縣梅城匯合而成。新安江發源於安徽省休寧縣境內。蘭江由來自浙江省中部的金華江和來自浙贛、浙皖邊界山區的衢江匯合而成。富春江水系很早就是杭州、上海通向浙江內地、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和江西東北部的重要水道。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為浙江省一黃金旅遊線路,新安江、富春江是錢塘江的上游。

新安江水庫新安江水庫

新安江發源於安徽黃山,經淳安縣,流至建德縣;江水再往東流,經桐廬,流入富陽市境,曰富春江;再往東,到了蕭山縣的聞家堰,稱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風景區就位於上起淳安,下至富陽的一段區域內,是浙江省的一個重要風景區。1982年,富春江作為富春江-新安江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這一段風景區兩岸山色青翠秀麗,江水清澈碧綠,在山水之間還分布著許多名勝古蹟。 風景區東線以富春江七里瀧風光帶和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為主體,有“嚴陵問古”、“雙塔凌雲”、“子胥野渡”、“七里揚帆”、“葫蘆飛瀑”等景點,有“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之妙趣,是富春江回歸自然旅遊線;南線以“地下藝術宮殿”--靈棲洞天、“江南懸空寺”--大慈岩為主,其中“東海龍宮”、“中國第一天然立佛”等景觀世之罕見,是科普考察和佛教文化觀瞻旅遊線;西線以“華東明珠”--新安江水電站、千島湖、好運島等景點為旅遊點,其中千島湖集太湖之浩瀚、西湖之娟秀於一身,堪稱天下奇觀,是千島湖山水風光旅遊線;而新安江城又以“風涼、水清、霧奇”三絕聞名,是江南地區著名的城鎮避暑勝地。錦繡新安江被譽為中國的“多瑙河”。新安江龍舟漂流、新安江九姓漁民水上婚禮、月亮島等旅遊項目、景點與新安江水電站、千島湖、好運島等景點組合成新安江城郊水上旅遊線路。
黃公望曾作名畫《富春山居圖》,表現了富春江一帶的美麗風景。
新安江
新安江位於徽州境最南端,屬錢塘江水系,居流域的上游。西、北以黃山山脈與長江水係為鄰,東南以天目山脈和白際山脈與浙江、江西兩省接壤,白際山以嘯天龍高程最高,為1395米。區域面積6500平方公里,純屬山區,山脈之間,諸峰對峙,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山間盆地和谷地,如黟縣、休寧、屯溪、歙縣、績溪盆地,以休寧、屯溪、歙縣盆地為最大,一般在50~70平方公里範圍。新安江以率水為正源,從源頭起流經祁門、屯溪、歙縣,至徽、浙界街口,注入新安江水庫,出庫後匯入錢塘江,徽州境江道長242公里。兩岸支流眾多,具山區河流特徵,源短、坡陡、流急,各河集水面積除橫江、練江大於1000平方公里外,其餘均在100~500平方公里範圍,左岸有橫江、練江、棉溪、昌源、大洲源等;右岸有小源河、新嶺水、蘭水、汊河水、琅河、桂溪、賢源河、街源河等。

得名由來

新安江的名字來源於徽州,徽州自古以新安稱,徽州的徽文化又稱新安文化,包括:新安理學、新安志學新安醫學、新安建築、新安樸學、新安教育、新安畫派、新安藝文、新安科技、新安工藝、文房四寶、徽菜等。徽州歷史上的名字有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此外徽州人多以“新安”作為自己的稱謂,如徽州婺源人、南宋大理學家朱熹就自稱為“新安朱熹”。徽州在晉太康元年(280年)始稱新安郡,新安江並由此得名,新安郡境內有山曰新安山(在徽州祁門縣西鄉),加上新安又有永新安定之意,故而得名。

..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孫權派部將賀齊出兵消滅歙地(今徽州)所謂“山賊”(實際是對抗孫權的山越、水越和漢人混居而成)金奇、毛甘和黟地陳仆等,將原歙地一分為五,即:歙、休陽(劃原歙以西之地新立)、黎陽(劃原歙以西另一地新立)、新定(劃原歙以南之地新立,今浙江遂安)和始新(劃原歙以東一地新立,今浙江淳安),加上黟共六縣一併從丹陽郡分出,建立新都郡,治始新(今浙江淳安)。三國吳永安元年(258年)休陽縣因諱吳主孫休改為海陽縣。晉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新都郡更名為新安郡(新安江至此得名),仍屬揚州。所屬新定縣改為遂安縣,海陽縣改為海寧縣,加上原屬之始新、黎陽、歙、黟,仍領六縣。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並黎陽于海寧,當時新安郡領五縣,即:歙、黟、海寧、遂安和始新。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將原屬吳郡管轄的壽昌縣(即浙江壽昌縣,今並於浙江建德市),劃歸新安郡,新安郡從此復領六縣,即海寧、始新、遂安、壽昌、歙和黟。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年),析歙縣華陽鎮,置良安縣(一作梁安),郡領縣七,不久,廢良安縣,郡仍領縣六。梁武帝承聖二年(553年),將原新安郡一分為二,遂安、始新、壽昌三縣仍屬新安郡;將原並于海寧的黎陽重新劃出,復為二縣,加上歙、黟共四縣,由新建之新寧郡管轄,治海寧,與原新安郡並屬揚州,此時之新安郡非今之“徽州”,但時僅九年。南朝陳文帝天嘉三年(562年),再次將黎陽縣併入海寧縣,復將新寧郡併入新安郡,領歙、黟、海寧、始新、遂安和壽昌共六縣,隸屬東揚州。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改郡為州,以州統縣,將歙、黟二縣併入海寧為歙州,州治設海寧;又將始新縣改為新安縣,原遂安、壽昌併入新安縣,劃歸婺州(今浙江金華)管轄。歙州轄地僅有原新安郡的一半,即今徽州的基本地域。此後近二十年稱“新安”的又非今日之“徽州”。隋文帝開皇二十一年(591年)恢復原歙縣,並將早先屬海寧的篁墩劃歸歙縣管轄,恢復原黟縣,並將州治設在黟縣,州領歙、黟、海寧三縣。開皇十八年(589年),改海寧為休寧,劃歸婺州(今浙江金華)管轄,不久,復將休寧劃歸歙州。新安郡在極盛時是包括徽州和嚴州的,所以徽嚴二州稱其為新安江。

..

沿岸風光
這一段風景區的特點是兩岸山色青翠秀麗,江水清澈碧綠,而在山水之間還分布著許多名勝古蹟。唐朝詩人孟浩然有詩讚美新安江的清澈:“湖經洞庭闊,江入新安清”。李白當年遊覽後則描繪道:“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南宋學者沈約曾以《新安江水至清見底》為題,賦詩紀勝:“洞澈隨深淺,皎鏡無冬春。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還有一位不知名的文人更把它刻畫得溫媚無比,秀色可餐:“皺底玻璃還解動,瑩然綠卻消醒。泉從山谷無泥氣,玉漱花汀作佩聲。”新安江之水,不論深淺,都清澈見底;也不管春夏秋冬,都皎潔如鏡。這是新安江的一大特色。新安江向有“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之稱,今有“清涼世界”的美譽,是一條聞名中外的“唐詩之路”。因得益於千島湖的形成,新安江水常年保持在12-17攝氏度的恆溫,形成“冬暖夏涼”的獨特小氣候,而在炎炎夏日之中,新安江就象一隻巨大的“冰櫃”一般,晶瑩冰涼,頗有奇趣。 

美麗的新安江

1960年在淳安與建德交界的銅官峽谷建立攔河大壩新安江水電站。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效益。1957~1965年建。水庫壩高105米,長462米;水庫長約150公里,最寬處達10餘公里;在正常水位情況下,面積約580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104倍,蓄水量可達178億立方,比西湖大3000多倍。總裝機容量66.25萬千瓦,年發電量18.6億千瓦時。半地下廠房共安裝9台機組,其中7.25萬千瓦機組5台,7.5萬千瓦機組4台。它是中國自行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水庫總庫容220億立方米,採用混凝土寬縫重力壩,最大壩高達105米。電站控制流域面積約1.05萬平方千米,設計灌溉面積7.6萬公頃。通過水庫調節,除保證下游電站出力外,還可減輕下游建德、桐廬、富陽等城鎮和2.01萬公頃農田的洪水災害。壩址以上,水域遼闊,長約150千米,最寬處達10餘千米,在面積580平方千米的水域中,有近1600個大小不等的島嶼,星羅棋布,故亦有千島湖之稱。這座大型水庫,不但氣魄雄偉,而且景色壯觀秀麗。水庫內島嶼星羅棋布,常見的島嶼有398個,還有數百個小島隨著庫水的漲落而時浮時沉,因此人們稱它為“千島湖”。游千島湖,遊艇在碧波浩淼、島嶼點點的湖面上曲折行駛,別有一番風味。島嶼都不大,但島上鬱鬱蔥蔥,並點綴著紅色、黃色的山花。有的島上飛鳥成群,整日鶯歌燕舞,稱為鳥島。從千島湖往下,沿江的名勝有梅城雙塔、七里瀧、嚴子陵釣台、瑤琳仙境、鸛山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