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邇

密邇,漢語辭彙。 拼音:mì 'ěr, 釋義為很接近, 出自《國語 吳語》。

詞語

密邇

拼音

mì 'ěr

引證解釋

亦作“密爾 ”,貼近;靠近。

很接近。(多指地理上的距離。)

《書·太甲上》:“予弗狎於弗順,營於桐宮,密邇先王其訓,無俾世迷。”

《國語 吳語》:晉乃令董褐復命曰:“......孤以下 密邇於天子,無所逃罪,訊讓日至,曰:昔吳伯父不失,春秋必率諸侯以顧在餘一人........。"

《楞嚴經集注》:無明未破。破在 密邇

《宋書·劉延孫傳》:“ 京口 家地,去都邑密邇,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

宋·蘇轍《西掖告詞·蕭士元石州》:河東諸郡,犬牙相錯,皆 密邇鄰國,有兵有民。”

《東周列國志》:蹇叔曰:“重耳在翟,夷吾在梁,地皆 密邇。君何不使人往吊,以觀二公子之為人?”

清趙執信《海鷗小譜·詞序》:“天津密邇上都,水陸交會,俗頗奢靡,故聲色最焉。纏頭豐侈,攘臂紛紜,南北所經,無與同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