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化城寺莊

《宿化城寺莊》這首詩通過作者一位雲遊途經此地的僧人的目光所觸,描繪出九華山化城寺一帶清幽美麗的景致。也表達了作者堅持隱居的決心。詩寫得清新明麗,很有韻味。

基本信息

名稱:《宿化城寺莊》

年代:唐朝

作者:冷然

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宿化城寺莊

佛寺孤莊千嶂間,我來詩境強相關①。

岩邊樹動猿下澗,雲里錫鳴僧出山②。

松月影寒生碧落,白泉聲亂噴潺湲③。

明朝更躡雲霄去,誓共煙霞到老閒④。

作品注釋

①嶂:山峰。我來句:謂自己並無詩才,見此美景也勉強寫詩。

②錫鳴:錫杖振響,詳見《在西國懷王舍城》注④。

③碧落:指天空。潺檻(chanyudn):水徐流貌。

④躡:腳踏。煙霞:詳見《送童子下山》注④。

作品簡析

化城寺在今安徽省青陽縣西南的九華山中心,是九華山的開山寺,位列九華山四大叢林之首。化城源出佛教故事,謂佛祖引導徒眾往佛地寶境時,於中途遇險,佛祖指地而幻化出一座城郭,作為徒眾休憩避難之所。化城寺地處山谷平地,四周芙蓉峰、神光嶺、白雲山、東岩等諸峰環抱如城,遂借用佛經故事而命名。化城寺始建於唐肅宗二年(公元757年),為新羅國(朝鮮半島古代國家)王子金喬覺(金地藏)道場。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唐德宗賜額“化城寺”。此後明宣宗、神宗和清聖祖、高宗均先後御書匾額。今寺除經樓為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外,余皆清代重建。化城寺莊即今以化城寺為中心的九華街區,由原來寺屬莊園擴展成現在的鎮落。這首詩通過作者——一位雲遊途經此地的僧人的目光所觸,描繪出九華山化城寺一帶清幽美麗的景致。也表達了作者堅持隱居的決心。詩寫得清新明麗,很有韻味。

作者簡介

冷然,唐代中期詩僧。唐憲宗元和(公元806—820年)年間頗享詩名。作品多已散佚,少量詩歌收入《全唐詩》。生卒年、俗姓籍貫及其它事跡均不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