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雞野鶩

家雞野鶩

家雞野鶩(拼音:jiā jī yě wù)漢語成語,晉人庾翼以家雞喻自己的書法,以野雉喻王羲之的書法。比喻不同的書法風格。也比喻人喜愛新奇,而厭棄平常的事物。出自:晉·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七:“小兒輩厭家雞,愛野雉,皆學逸少書。”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家雞野鶩家雞野鶩
【成語】家雞野鶩
【注音】jiājīyěwù
【釋義】晉人庾翼以家雞喻自己的書法,以野雉喻王羲之的書法。比喻不同的書法風格。也比喻人喜愛平常的事物,而厭棄新奇的事物。

成語典故

征西初不服逸少,有家雞野鶩之誚,後乃以為伯英再生。宋·蘇軾《跋庾征西站》
東晉武將庾翼與王羲之一樣都能寫一手好書法,他看到自己的兒子與侄子不學他的書法改學王羲之的書法,心中十分不滿,說兒子與侄兒不愛家雞愛野雞,要與王羲之比高低。後來他見了王羲之的一幅書法作品後就心服口服了。

詞語辨析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風格各異
【結構】聯合式
【年代】古代
【近義詞】家雞野雉
【同韻詞】朝不保暮、道路以目、同類相妒、東怨西怒、穴室樞戶、龍行虎步、名實相副、施緋拖綠、春風雨露、令人注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