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寅藏

宮崎寅藏

宮崎寅藏,1871生於日本熊本縣。早年受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影響,接受“支那革命主義”思想,決心到中國熟悉語言風俗,然後逐步實現幫助中國革命的計畫。1921年最後一次來華,在廣州會見孫中山。次年在日本東京病逝。

引言

宮崎寅藏宮崎寅藏
宮崎寅藏(1871-1922)本名宮崎虎藏,通稱寅藏,別號白浪庵滔天,日本熊本縣人。早年受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影響,接受“支那革命主義”思想,決心到中國熟悉語言風俗,然後逐步實現幫助中國革命的計畫。1892年來華了解民情,熟悉語言,後因經費告磬、生活無著而回國。

介紹

1894年為殖民會社代理人,同20餘名移民一起到暹羅(現泰國),不久因殖民會社事業失敗回國。1897年經犬養毅斡鏇,獲得日本外務省秘密經費,與平山周再度來華考察,結識康有為、梁啓超。8月與孫中山見面並成為知交。加入興中會,對反清革命出力甚多。1899年前後往返於康梁與孫之間,極力勸說兩派聯合反清。次年7月在新加坡擬再次勸說康與孫合作,被康指控為刺客,遭英殖民當局逮捕下獄,經孫等營救獲釋。積極協助孫聯絡會黨,準備起義。義和團起義後協助孫聯絡兩廣總督李鴻章據華南“自主”,代表孫從香港海面到廣州與李的代表劉學詢談判,謀求兩廣獨立,不果。參與惠州起義,事敗後回國。1902年出版《三十三年落花夢》,介紹孫的革命事跡。1905年介紹黃興與孫中山會晤,加入同盟會。次年7月與萱野長知等創辦《革命評論》,以文字宣傳支援《民報》與中國革命,協助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撰文介紹孫的革命主張與事跡。1908年3月黑龍會機關雜誌《黑龍》改為漢文雜誌《東亞月報》,參加編輯。武昌起義後參加東京日比谷公園浪人大會,大會表示對中國革命的態度,主張日本要嚴守中立。鏇挪借旅費來華,1912年元旦參加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典禮。8月力阻孫中山應袁世凱之邀北上。10月離華回國。1913年宋教仁案發生後孫從日本回到上海,輔佐孫籌劃“二次革命”。失敗後往來於孫、黃之間,力解孫黃矛盾。1915年為改變大隈重信內閣的對華政策,實現反袁援孫,試圖參政。在犬養毅、頭山滿、寺尾亨、阪本金彌等6人的推薦下充當眾議院議員候選人,落選。1917年初到長沙參加公葬黃興、蔡鍔儀式。1918-1921年為《上海日日新聞》撰寫大量時評,抨擊日本的軍國主義與侵略擴張,主張日本同各國應發展相互平等的關係,尖銳批評寺內正毅內閣的援段壓南的外交政策。1921年最後一次來華,在廣州會見孫中山。次年在日本東京病逝。著作編為《宮崎滔天全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