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贊[水滸傳人物]

宣贊[水滸傳人物]

宣贊原是蔡京手下的一名武官,原任衙門防禦使保義,掌管兵馬。此人生的面如鍋底,鼻孔朝天,捲髮赤須,彪形八尺,使口鋼刀,武功出眾。因對連珠箭贏了番將,郡王愛他武藝,招為郡馬,因其醜陋,人呼為“醜郡馬”。誰想郡主嫌他醜陋,懷恨而亡。因此不得重用,只得做個兵馬保義使。梁中書在大名府向蔡京告急,宣贊推舉關勝領兵前往圍剿梁山,宣贊和郝思文為副將。關勝被捉住,宣贊、郝思文也被捉住,三人一同歸順梁山。宣贊排梁山好漢第四十位,居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三。隨宋江征討方臘時在攻蘇州一役中同南將郭世廣大戰,兩兩皆傷,全死在飲馬橋下。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人物出身

宣贊相貌“面如鍋底,鼻孔朝天,捲髮赤須,彪形八尺”,曾經用連珠箭打敗了番將,所以在王府被招為郡馬,故綽號“醜郡馬”。但郡主嫌他貌醜,含恨而死,故得不到重用。

推薦關勝

當時,梁山軍隊正在攻打北京大名府,梁中書大驚,派王定到東京請援,宣贊向蔡京推薦了關勝。蔡京聽後大喜,立刻讓宣贊為使到浦東請大刀關勝。宣贊與關勝相見後,又認識了井木犴郝思文,三人一起回到了東京。回到東京後,關勝提出了圍魏救趙之策,蔡京大喜。派關勝為主將,郝思文為先鋒,宣贊為合後,直接發兵攻打梁山,要令梁山首尾不得相顧。

投奔梁山

關勝使出了圍魏救趙之計後,梁山軍馬想要回山被宣贊擋住道路,因此數名在梁山的水軍將領被抓。宋江率軍攻打關勝,宣贊被花榮的箭術逼退。後來呼延灼使出詐降計活捉了關勝,宣贊引兵來救也被秦明孫立聯手活捉,在宋江的誠意下投降了梁山。在北京大名府宣贊與郝思文合力擊敗了李成。後來又在攻破大名府戰役中立功。

大聚義

後來,宣贊、郝思文隨關勝攻打凌州。卻被守將單廷珪魏定國活捉。後被李逵誤打誤撞救出。於是又隨關勝打破凌州。隨盧俊義攻打東昌府,卻被張清擊傷了嘴。在大聚義中,宣贊在梁山排名四十位,星號為地傑星醜郡馬宣贊,職務為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

南征北戰

征遼與兀顏光的決戰中,宣贊與郝思文等人殺入中軍,殺退兀顏光身邊羽翼,使關勝得以殺死兀顏光。
征田虎中,宣贊、郝思文、呂方、郭盛鎮守晉寧。
追擊田彪時,盧俊義、秦明、宣贊、郝思文、韓滔、彭玘,殺了索賢、黨世隆、凌光三將,直追田彪、段仁至十里外,殺散北軍。後又鎮守汾陽府。
征王慶時,賊將季三思、倪慴奇襲宛州,宛州守將只有宣贊、郝思文,老弱一萬,以及陳瓘、侯蒙、羅戩等文官。蕭讓擺出空城計,季三思、倪慴大亂,宣贊、郝思文趁機殺出,殺敵萬餘,擊殺季三思、倪慴。

人物結局

後來隨大軍征討方臘,攻蘇州時與郭世廣於飲馬橋下同歸於盡。死後被追封義節郎。

宣贊戰績

宣贊宣贊
宣贊VS花榮(經典之戰)

宋江舉眾出迎。看了宣贊在門旗下勒戰,便喚:“首將那個出馬,先拿這賊?”只見小李廣花榮拍馬持槍,直取宣贊。宣贊舞刀來迎。一來一往,一上一下,斗到十合,花榮賣個破綻,回馬便走。宣贊趕來,花榮就了事環帶住鋼槍,拈弓取箭,側坐雕鞍,輕舒猿臂,翻身一箭。宣贊聽得弓弦響,卻好箭來。把刀只一隔,錚地一聲響,射在刀面上。花榮見一箭不中,再取出第二枝箭,看的較近,望宣贊胸膛上射來。宣贊鐙裏藏身,又躲過了,宣贊見他弓箭高強,不敢追趕,霍地勒回馬,跑回本陣。花榮見他不趕,連忙便勒轉馬頭,望宣贊趕來,又取第三枝箭,望得宣贊後心較近,再射一箭。只聽得鐺地一聲響,正射在背心後護心鏡上。宣贊慌忙馳馬入陣,便使人報與關勝。
宣贊VS秦明(孫立加入)
當下宣贊拍馬大罵:“草賊匹夫,當吾者死,避我者生!”秦明大怒,躍馬揮狼牙棍,直取宣贊。二馬相交,約斗數合,孫立側首過來。宣贊慌張,刀法不依古格,被秦明一棍搠下馬來。三軍齊喊一聲,向前捉住。
宣贊、郝思文VS水火二將
單、魏二將聽得大怒,聚馬齊出。一個是北方一朵烏雲,一個如南方一團烈火,飛出陣前。關勝卻待去迎敵,左手下飛出宣贊,右手下奔了郝思文,兩對兒陣前廝殺。刀對刀,迸萬道寒光;槍搠槍,起一天殺氣。關勝遙見神火將越斗越精神,聖水將無半點懼色。正斗之間,兩將撥轉馬頭,望本陣便走。郝思文、宣贊隨即追趕,沖入陣中。只見魏定國轉入左邊,單廷珪轉過右邊,隨後宣贊趕著魏定國,郝思文追住單廷珪。
且說宣贊正趕之間,只見四五百步軍都是紅旗紅甲,一字兒圍裹將來,撓鉤齊下,套索飛來,和人連馬,活捉去了。再說郝思文追住單廷珪到右邊,只見五百來步軍儘是黑旗黑甲,一字兒裹轉來,腦後眾軍齊上,把郝思文生擒活捉去了。可憐二將英雄,到此翻成畫餅。一面把人解入淩州,一面仍率五百精兵卷殺過來。關勝舉手無措,大敗輸虧,望後便退。
點評:宣、郝VS單、魏,實力相當,可惜宣、郝中計被俘。
宣贊VS張清
只見盧俊義背後一人大叫:“今日將威風折了,來日怎地廝殺!且看石子打得我麽?”宋江看時,乃是醜郡馬宣贊,拍馬舞刀,直奔張清。張清便道:“一個來,一個走!兩個來,兩個逃!你知我飛石手段麽?”宣贊道:“你打得別人,怎近得我!”說言未了,張清手起,一石子正中宣贊嘴邊,翻身落馬。龔旺、丁得孫卻待來捉、怎當宋江陣上人多,眾將救了回陣。
宣贊、郝思文VS季三思、倪懾
宣贊宣贊
城內宣贊、郝思文領兵殺出城來,賊兵大敗,棄下金鼓、旗幡、兵戈、馬匹、衣甲無數,斬首萬餘。季三思,倪懾都被亂軍所殺。其餘軍士,四散亂竄逃生。宣贊、郝思文得勝,收兵回城,陳安撫等已到帥府去了。
所屬派系
所屬梁山派系

梁山的第四大派系是降將派系,主要是幾次政府征討梁山和梁山主動攻擊政府軍時被梁山收服的政府軍軍官組成。林沖秦明花榮等雖然也是前政府軍軍官出身,但是同梁山另有淵源,所以不算在降將派系中。這個派系比較鬆散,名義上的領袖是大刀關勝,是有三個小派系組成加上雙槍將董平。三個小派系是呼延灼派系,關勝派系,和張清派系。呼延灼派系主要是梁山破高唐州後,第一次朝廷派出征討軍的軍官,是呼延灼,韓滔,彭玘,凌振等4人。關勝派系是一個比較大的派系,主要是梁山大名府時,朝廷派出的兩支征討軍的軍官,共有關勝,宣贊,郝思文,單廷珪,魏定國,加上關勝收服的原大名府上校團長索超,共6人。張清派系是梁山打東昌府收服的東昌府政府軍軍官,張清,龔旺,丁得孫3人。這個鬆散的降將派系總共14人。但考慮到單個派系的人數都比較少,整體上的聯繫又不夠緊密,所以無齋主人將其排在第四大派系。

出處考究

姓名出處

宣贊此人不見於元雜劇水滸戲等早期水滸故事和文學,應為水滸傳原創。
宣贊在宋時是不入流的官名,那時多有以此官為恥。故有人認為《水滸傳》作者以宣贊為名或隱喻盜賊招安。
又有人認為宣贊表示《大宋宣和遺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贊》二書,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為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

綽號考究

郡馬此一稱呼應為明制,在宋時宗姬丈夫不稱郡馬。元人楊顯之有《醜駙馬射金線》,或與醜郡馬此綽號有關。

人物評價

原著贊詩

卷蹜短黃鬚髮,凹兜黑墨容顏。睜開怪眼似雙環,鼻孔朝天仰面。
手內鋼刀耀雪,護身鎧甲連環。海騮赤馬錦鞍韉,郡馬英雄宣贊。

評點者評價

金聖歎:“連珠箭不能償其醜陋,郡王愛不能行於郡主,功名得失之際,使人意氣都盡。”

衍生形象

衍生文學

在俞萬春的《蕩寇志》中,宣贊守嘉祥時被哈蘭生擒獲,押赴京城凌遲處死。
在程善之的《殘水滸》中,宣贊歸順朝廷,按原來官品開復。

戲劇形象

《借聖威》(又名關勝探營,只一場,以舞蹈為主)

影視形象

《醜郡馬宣贊》柴浩飾宣贊。
鞠覺亮版《水滸傳》潘歌飾宣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