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

宣教

宋代迪功郎的別稱。 宋·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 周曼,衢州開化縣孔家步人。 紹興二年,以特奏名補右迪功郎,授潭州善化縣尉待闕。有人以柬與之,往尋周官人家。 曼怒曰:‘我是宣教,甚喚作官人?看汝主人面,不欲送汝縣中吃棒。’”

基本信息

宣教

xuān jiào

1.宣布教令。《太平御覽》卷七一○引晉王浮 《神異記》:“日晚,降神巫宣教曰:‘ 陳敏許我銀杖,今以塗杖見與,便投水中,當送還之。欺蔑之罪,不可容也。’” 《北齊書·祖珽傳》:“ 珽又委體附參軍事攝典簽 陸子先 ,並為畫計,請糧之際,令子先宣教出倉粟十車,為僚官捉送。”

2.宣揚教化。 唐·柳宗元 《塗山銘》:“省方宣教,化制殊類。”

3.宣傳和教育。如:各級主要領導都要重視並認真抓好環境保護的宣教工作。

4.宣揚基督信仰。《聖經·馬太福音》28章18—20節: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這被認為是耶穌升天前向教會頒布的“大使命”,遵循這一使命的行為被稱為“宣教”,如《宣教的中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