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青溪

宣城青溪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盛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

作品原文

宣城青溪

青溪勝桐廬,水木有佳色。

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傾側。

彩鳥昔未名,白猿初相識。

不見同懷人,對之空嘆息。

注釋譯文

【注釋】

⑴青溪,一作“清溪”。王琦按:清溪,在池州秋浦縣北五里。而此雲宣城清溪者,蓋代宗永泰元年,始析宣州之秋浦、青陽及饒州之至德為池州,其前固隸宣城郡耳。

⑵浙江省有桐廬縣,境內的富春江清澈見底,兩岸連山,風景秀麗。《太平寰宇記》:睦州桐廬縣,漢為富春縣地,吳黃武四年,分富春置此縣。耆老相傳云:桐溪側有大桐樹,垂條偃蓋蔭數畝,遠望似廬,遂謂為桐廬縣也。

⑶吳均《與朱元思書》:自富陽至桐廬一百里許,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⑷同懷人,指志同道合的人。

【譯文】

宣城青溪的風景勝於浙江的桐廬,水木清華,秀麗輕婉。

山勢是遠古面貌,石頭仿佛天上飛來。

彩羽鳥從來沒有人命名過,白猿猴也是初次與人相見。

看不到與我一樣喜愛大自然的人,對著美景,只能徒自嘆息。

作品簡析

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寶十三載),李白游廣陵、金陵、宣城、南陵、秋浦等地。

此詩當作於李白游秋浦時,是一首入律的五言古風。此詩描繪了青溪周圍的美麗景色,也流露了詩人寂寞愁悶的情懷。

作者簡介

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

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

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

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