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記錄:圍城大觀

客家民居記錄:圍城大觀

《客家民居記錄圍城大觀》是2010年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斌、楊北帆。 該書以圖文的形式介紹了我國贛南客家圍屋、粵北客家圍屋、福建客家圍屋的有關情況。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客家民居記錄:圍城大觀》內容簡介:大家一看便知,“圍城”一詞我們取自錢鍾書的小說《圍城》,此詞小說中的願意是形容人徘徊、掙扎於前景不明的選擇之間的生存狀態——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生活中種現象確實覺,特別是在社會動盪和轉型時期。客家民居以“圍”為最突出特點,具體形式有圍屋、圍村、圍樓等,當我們想為各種圍找個統稱時,我們於是想起了圍城。當年,客家人為了維護宗族,為了安全;為了實現顛沛流離中。對家的夢想住進了各種圍中心事有欣喜,苛能也有無奈,幾百幾千人居住在一個封閉的圍樓中並不舒適*。後勞一他們可以從圍中走出來了,然而他們的記憶、文化、心靈中許多美好的部分必留在歷史中一也就必然留在了各種圍中,現在,客家人無需再住迴圈中,許多圍已人去圍空,但客家人的一心離不開圍,圍是他們的歷史!是他們的驕傲。我們總在想,客家人與圍的這種關係是不是有那么一絲圍城情結的意味。

目錄

第一章 梅嶺內外

第一節 塢壁與客居

一、關於塢壁

(一)歷史中的塢壁

(二)塢壁與四角樓

二、塢壁淺考

(一)山西的“活化石”

(二)塢壁現象

第二節 贛南的圍子

一、關西鎮

(一)新圍

(二)新老之間

二、楊村鎮

(一)燕翼圍

(二)烏石村

第三節 粵北諸圍

一、湞江之畔

(一)東湖坪

(二)羅壩長圍

二、車八嶺下

(一)司前鎮

(二)滿堂大圍

三、翁源圍村

(一)湖心壩

(二)葸茅墩

(三)羅盤圍

第二章 煙中樓影

第一節 土樓之源

一、客畲關係

(一)關於畲族

(二)半山客

二、弧與圓

(-)幾何形的生成

(二)饒平尋源

(三)源在閩粵交界處

第二節 閩人土樓

一、莆泉漳的土樓

(一)平和土樓

(二)華安二宣樓

(三)天寶洪坑村

(四)泉港定樓

二、三明土堡

(一)水美三堡

(二)松慶堡

(三)紹恢堡

(四)琵琶堡

(五)安貞堡

第三節 客家土樓

一、永定北部

(一)高陂土樓

(二)撫市土樓

二、永定東南部

(一)洪坑村

(二)南溪溝

(三)高頭土樓

(四)下洋中川村

三、南靖西部

(一)塔下村

(二)田螺坑

第三章 東江流年

第一節 尋烏水

一、鹽米商路

(一)羊角水古堡

(二)周田大屋

(三)東團老圍

二、晨光鎮

(一)明代的南贛

(二)衛守府

(三)古柏故居

第二節 東江邊

一、龍川

(-)南下幹部第一人

(二)佗城

二、涮水林寨

(-)石鎮村

(二)興井村

三、河源大樓

(一)樂村石樓

(二)下漆村

(三)山下八角樓

(四)仙坑村

伍)三順樓

(上)蘇家圍

(七)德先樓

四、江之北

(一)棣萼樓

(二)儒林第

(三)鄧村石屋

五、海岸山北

(一)秋長大圍

(二)龍崗大圍

(三)鳳崗高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