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地名文化

《客家地名文化》是 2010年01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善珂。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客家地名文化客家地名文化
《客家地名文化》內容簡介:為弘揚客家精神,提升客家地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客家風土人情走向大江南北、走向世界,經福建省武平縣政協倡議,閩粵贛邊九縣政協積極回響和支持,我們精心策劃悉心編輯了《客家地名文化》。《客家地名文化》收集了閩粵贛三省十四個縣份中有代表性、有影響力的地名文章兩百餘篇,圖文並茂地展現了客家縣份的特色地名,包括名石、名樹、名水、名寺、名居、名橋、名山、名亭、名路等,以及這些地名的來歷、沿革、用典,所包含的風景名勝、神話傳說、傳奇故事、先賢事跡等。文章敘事簡潔、描寫生動、史筆流暢、字斟句酌,將對閩粵邊十幾個客家縣旅遊觀光的導引、協作聯誼以及在“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等文史功效中發揮獨有的作用。

作者簡介

林善珂,福建省龍巖市政協常委、武平縣政協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國際客家學會會員。

圖書目錄

武平縣

2 武平命名的由來/林善珂

4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梁野山/林善珂

8 明、清時期武平著名的“隘”和“寨”/張成桂

10 縣城東門大橋的變遷/藍耀文

11 縣城“中心橋”溯源/傳 斌

12 “屯裡”地名考/林樹功

14 “花園裡”的傳說/李坦生

15 東安橋舊貌/李永榮

16 “紅紫拱”探微/王桓基

17 靈洞山/鍾榮元

20 城關地區幾處地名的由來/李坦生

21 “考棚巷”的由來/練康豪

22 馬鞍橋/李永榮

23 客家文化古村——北門坊/李志儉

25 “官亭”與“茶亭”追記/林善珂

27 下東“浴湯湖”的傳說/張成桂

28 雲礤溪水不一般/羅炳星

29 “寨子裡”瑣談/練建安

31 “萬安”地名考/謝肅雍

32 對《“萬安”地名考》一文的疑義與探討/謝觀光

33 下鎮“井下窩”考/謝觀光

35 石徑嶺/羅漢欽

36 “東留”地名考/李坦生

36 鯉魚跳龍門——記東留大陽橋景觀/邱銀光

38 “金坪寨”為何變成“背寨”/周文根

39 小“南京城”——武所/張成桂

42 永安橋/林善珂

44 武溪河/林仁成 程榮昌

45 “潰尾塔”乎,“相公塔”乎?/張成桂

46 “上坑五百塅”地名軼事/程榮昌 林仁成

48 危氏宗祠/鍾茂富

49 民主鄉的由來/朱蘭雲

50 任 地/曉 斌

50 坪畲村/李國潮

52 武平舊時的商業重鎮——下壩/佚 名

55 山水人文勝地——上赤/張自賢

57 育平村今昔/鍾錦榮

58 載入《中國名勝辭典》的獅岩/鄧瑞成 鍾德彪

61 “蛟湖”及其傳說/羅漢欽

62 淇澳園/朱春華 蘭瑞鳳

64 練惕生故居/羅炳星

66 岩前的“都江堰”——三千羅陂/練康豪

67 “寄子嶺”的傳說/李坦生

68 岩前古城牆溯源/羅炳星

70 岩前的幾處古名墓/練利龍

71 象洞與“象”/胡善美

73 趣談“崗背”與“光采”地名的由來(節選)/謝觀光

74 鮮水村/李坦生

75 “金雞嶺”和“金雞亭”的傳說/林和風

77 黎畲肖屋/肖永文 藍躍文

78 黃柏村為何不居黃姓人?/溫正恭

79 文峰塔/朱春華 林立貴 程榮偉

79 高梧賴坊的“黃蜂寨”/朱春華 賴碩全

80 高梧水口拱橋——古成德橋/賴春永 熊萬壽

82 “袁畲”考/林善珂

83 太平山媽祖廟/林善珂

84 川 坊/林東祥

85 “悅洋”來由/李坦生

86 中堡古樟與林氏宗祠/林東祥

87 萬石亭/東 文

88 燕嶺與石氏宗祠/林東祥

89 桃溪兩地名的來由/李坦生

89 “菩薩岩子下”軼事/藍勝亨

90 “飛虎寨”與“萬人墓”/鄭選和

91 永平寨軼事/劉泰新 鄭選和

93 中湍村和民間絕技/黃如飛 周憲坤

94 風雨臥龍橋/方升照

96 帽村水口形勝/方如春

97 “大禾”得名之由/藍文春

99 湖頭村軼事/鳳 招 錫 香

100 藍大一郎墓/王麟瑞 李世俊

101 “八里城”今昔/林 泉

103 人傑地靈湘坑湖/劉亦農 劉奇才

105 劉亞樓故居/羅炳星

109 “差了差,店下換山車”/一 農

110 迷人的石峰山/聶德清

111 昭信田心寺/鐘太安 鍾明福

112 昭信的“大水圳”/鍾明福

113 話說“小湘坑”/王正茂

115 旅遊勝地——高雲山/劉奇才 劉亦農

116 小徑背遺址/王麟瑞 李世俊

117 “風車口”與“風吹帽”/謝觀光

118 湘里天后宮的傳說/王善桂 王有益 王永良

119 “處明”村名的由來/聶德清

119 昔時武平縣的縣際通道/李坦生

121 十方黎畲“大夫第”/肖啟謙

122 石板紋理酷似魚 魚子坎下得地名/朱春華 李世俊

123 銅井的傳說/林仁成

124 中山古鎮一景——長安山/洪炳東

125 “小桂林”——陽民村/洪炳東

蕉嶺縣

128 蕉嶺地名古今談/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31 丘逢甲故居/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32 謝晉元故居/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33 羅福星故居/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34 金山筆/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34 尖峰筆/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36 皇佑筆/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37 鐵山嶂/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38 南山嶂/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39 花誥山/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40 血斑石/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41 新娘樹/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43 佛祖高大榕樹/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43 秋 楓/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44 逢甲大道/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44 憲梓大橋/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45 丘逢甲大橋/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46 晉元大橋/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46 狀元橋/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47 仙人橋/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49 八仙橋/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49 鎮山樓/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50 石寨土樓/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51 文福路亭古塔/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52 高思水口塔/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53 廣福古塔/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54 石寨青雲塔/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55 淡定村石碑/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55 林謝先烈祠碑誌/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55 奉分憲夏禁碑/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56 西山禁盜竊碑/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56 丘逢甲紀念亭/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58 謝晉元紀念亭/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58 穿珠亭及其傳說/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59 興化寺/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60 高台庵/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61 保慶寺/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61 文基寺/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62 白馬寺/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62 千松庵/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63 楊子宮/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64 節孝牌坊/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65 石華表/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65 丘逢甲華表/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66 蕉嶺地名拾趣/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167 蕉嶺古時的湖、坑、陂、壩、渡/蕉嶺縣政協文史科

平遠縣

170 仁居地名的變遷/馮錫煌

172 五指石/中行鎮文化站

174 上坊老圍屋/謝銘起

175 大河背/中行鎮文化站

176 畲 腦/肖丁城

178 鹿子坑/謝銘起

181 豐泰堂/東石鎮文化站

183 松溪橋/謝銘起

184 八字崟茶亭/謝銘起

185 熱水溫泉/鍾坊雲

186 毓秀書院/平遠縣委黨史辦

186 會慶庵/曾善仁 李金茂

188 擎天玉柱凌風塔/ 黃麗霞

189 普灘橋/劉玉城

191 鄒坊八角亭/曾善仁 李金茂

192 古榕樹/大柘鎮文化站

永定縣

196 振成樓/胡大新

197 衍香樓/林基亮

200 初溪土樓群/江劍鋒

201 頂頭樓/簡秀仁 張盛文

202 中川村/胡賽標

205 規璧樓/蘇棣忠

207 撫 市/賴啟彰

208 文 溪/鄭榮平

211 瑤 上/賴啟彰 王增焱

215 仙 師/賴啟彰

217 綠竹塘/賴啟彰

218 湯子閣/劉永良

219 下洋鎮思賢村崇德堂/編者推薦

220 永定風物(三則)/張肇煌

222 湖雷鎮“十二駁橋”的變遷/劉永良

224 高陂橋/賴守仁

227 桃林·石靴·雙髻山/張肇煌

228 “馬鞍石”與“觀鞍亭”/王樹滋

230 峰市楓樹坪碉堡/江 城

231 仰止亭/江 城

233 王壽山/王壽仁

236 金谷寺/劉永良

238 土樓樓名擷粹/唐寶洪

240 嘆為觀止的永定土樓/朱荔婷

241 承啟樓/江劍鋒

上杭縣

246 “上杭”地名的由來/郭升元 郭玉山

248 城鄉部分地名略考/藍漢民

252 城區古牌樓/鄧招福 李紀濤

253 各鄉(鎮)的圩場/丘 庭

254 “七星井”初考/劉鵬飛 廖漢奎

256 汀江古渡——水西渡/溫雲遠

257 古田/黃祖洪 池粵松 丘上達

259 陳丕顯故居/編者推薦

260 追記羅星塔/溫雲遠

261 上杭第一名勝——紫金山/陳靖

264 李氏火德公祠/朱 燕

266 圓通山/廖勇飛 李春美

267 三潭頭/池粵松 丘上達

268 “馬頭山”與“至道生佛”/傅長盛 廖漢奎

269 神奇的“南蛇渡”/溫雲遠

270 文風武韻話中都/邱德昌

272 雙髻山/華文薰

272 界牌頭的來歷/溫雲遠

273 “舊縣”得名的傳說/陳世龍

274 “千家村”易名“珊瑚村”/蘇 劍

275 “回龍村”村名的來歷/劉加榮

275 才溪/蘇 劍

277 蛟湖/池粵松 丘上達

277 白砂/佚名

278 袍嶺/張曜庠

278 “三田”換“二洋”的傳說/吳勝安

279 神奇的“天井湖”/邱松林 吳 俊

大埔縣

282 大埔縣今昔/鄒權祥 羅書禮 賴雪良

284 韓 江/鄒權祥 羅書禮 賴雪良

285 茶陽鎮/鄒權祥 羅書禮 賴雪良

286 湖寮鎮/鄒權祥 羅書禮 賴雪良

287 隍 渡/鄒權祥 羅書禮 賴雪良

288 通議大夫第/鄒權祥 賴雪良

288 傑 廬/鄒權祥 賴雪良

289 中翰第/鄒權祥 賴雪良

289 棣萼樓/吳欽揚 羅書禮

290 敬愛堂/大埔縣文化局 大埔縣博物館

291 萬福寺/賴雪良

292 拐子石/鄒權祥 羅書禮 賴雪良

293 響鼓石/鄒權祥 羅書禮 賴雪良

293 撐腰石/鄒權祥 羅書禮 賴雪良

294 高陂望江亭/鄒權祥 羅書禮 賴雪良

295 先甲塔/鄒權祥 羅書禮 賴雪良

295 戀墩村古榕/鄒權祥 羅書禮 賴雪良

296 三洲村合歡榕榆樹/鄒權祥 羅書禮 賴雪良

長汀縣

298 臥龍山、古城牆、詩詞碑/陳天長

299 三上歸龍山/廖金璋

300 摩陀寨/周繼章

301 紗帽井的傳說/康模生

303 赤峰嶂的傳說/陳天長

304 濯田陳屋村古井/王 力

305 黃峰山/王 力

306 濯田連湖鄧氏宗祠石桅桿/王 力

307 長汀城內的“霹靂岩”/廖金璋

307 紫地湖的傳說/廖金璋

309 十里埔上萬緣橋/朱裕森

310 千年古寺——龍歸寺/王 力

310 長汀最長的風雨橋——當坑橋/朱裕森

311 濯田“上杭廟”/王 力

312 汀州八寶山/詹鄞森

313 古城牛嶺三寶亭/鄭秋生

313 閩西“小黃山”——長汀翠峰山/詹鄞森

314 龍門五穀神廟/鄭秋生

315 南禪寺/傅長盛

316 張家大宅院/詹鄞森

316 客家老宅——鄭屋/詹鄞森 鄭鎮峰

317 “救駕坪”的來歷/松 林

319 近代汀城街道變遷概況/曹培基

321 汀州劉氏家廟/鄭秋生

連城縣

324 冠豸名勝/白 水

326 連城培田九廳十八井/楊海濱

329 曹坊“曹氏家廟”/曹忠民 曹初行

330 三將壇的傳說/項華宗

332 羅坊“惠濟亭”/鄒善水

333 “兩舉人三進士”的迪坑村/黃水林

333 壁洲的三處古建築/吳德祥 林晉浩

335 四堡古雕版陳列館——定敷公祠/吳德祥

336 連城芷溪黃氏家廟大 慕名參觀人們皆稱奇/傅長盛

336 四堡忠顯王馬援廟/吳福瑞 黃水林 鄒定斌 吳德祥

337 莒溪永興廟/吳德祥 林晉浩

338 同關寺的千手觀音/傅長盛

會昌縣

340 會昌客家圍屋/曹樹強

343 漢仙岩風光掠影/肖南京 張澤興

尋烏縣

350 尋烏縣名溯源/曾祥勛

352 “鴨子地”傳奇/曾祥勛

354 王別村的來由/曾祥勛

355 虎石村的故事/曾祥勛

357 “石頭湖”改為“石牛湖”的傳說/曾祥勛

寧化縣

362 寧化概況/寧化縣地名普查辦公室

364 梅波助建龍門橋/曾紹清

365 方田鄉苦竹坑的土石流/曾紹清

366 羅坊稻田/邱恆寬

366 國母洋的水井傳說/邱恆寬

367 風味獨特的石壁“擂茶”/雷風迅

清流縣

370 清流置縣時間考/李升寶

372 蛟坑水口屋橋/王宜峻

373 將軍石的傳說/古冬梅

374 清流一景——灞涌金蓮/延 青

376 巫羅俊基與台灣北辰宮/李升寶

明溪縣

378 明溪驛道史跡考/吳西全

梅縣區

384 梅州市梅縣區的著名土特產擷選/科 田 吳炳奎

385 孔廟·八角亭/謝永昌

387 後記/編者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