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中山公園

宜蘭中山公園

宜蘭中山公園也稱為宜蘭公園,設立於台灣日治時期的1909年,位於宜蘭市的東南邊,舊城東路尾,該公園是早期宜蘭市唯一的休閒場所。

基本信息

宜蘭中山公園也稱為宜蘭公園,亦由於園內有著名的獻馘碑,當地人亦直接用“獻馘碑”來稱呼該公園。設立於台灣日治時期的1909年,位於宜蘭市的東南邊,舊城東路尾,該公園是早期宜蘭市唯一的休閒場所。

早期建設

早期園內有設定忠魂碑――日本大戰時期政府用作悼念為國捐軀的軍人和烈士的紀念碑。不過,這個忠魂碑和另外的“婢女擇配喻示碑”,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放棄台灣後不知去向。

建築

戰後台灣政府為這個公園重新定名為“中山公園”,並歷經多年的整頓美化,使園內景觀煥然一新。基本設施包括涼亭、噴水池、草坪、兒童健步區、民眾活動區、水域、健康步道區等活動場地。
建築物方面,宜蘭演藝廳座落在宜蘭中山公園內,很多宜蘭本地化的藝術表演都在這裡演出。

獻馘碑

在宜蘭市中山公園內的東南側,矗立著一座造形特殊且典雅的石砌碑塔,碑體下方刻著設立此碑的緣由,上方則刻有“獻馘碑”三個大篆字型的標題。這個“獻馘碑”造型肅穆,底座是被墊高的,強化其線條與收腰的處理,構成有層次的幾何效果。另外,厚厚的底座向上接連著圓柱,柱頭覆以圓蓋,在順勢向上收窄到頂端的圓球,挺直聳立。
這個獻馘碑納骨塔屹立在此處近百年,是日治時期當地政府埋葬無主孤魂的納骨塔,目的是為了紀念開闢宜蘭地區初期被先住民所殺害的漢人。
原本宜蘭高山上的原住民泰雅族,曾有“獵頭”的習俗,尤其自吳沙入墾宜蘭地區後,更常與漢人發生衝突,當時治台的清朝官員雖然多次派兵圍剿但失敗,甚至鎩羽而歸。
及至日治時代,日本勢力進入山地,泰雅族人雖然奮力抵抗,但仍屈服強兵利器之下,被方遷離深山的祖居地轉至靠近平地的地方,形成新部落。族群頭目獻出武器和獵獲的頭骨,從此革除出草獵首的傳統,並誓言與其他族群和平相處。
當時宜蘭仕紳為了紀念不再受泰雅族人獵頭的威脅,於是籌錢立碑,塔下深埋泰雅族所獻出的武器和所馘獵的頭骨。因此過去常有人來此碑前,焚香祝禱,祈求先靈庇佑。

忠靈塔碑

1936年由武營遷來,正面為“忠靈塔”三次,立碑者署名為台灣軍司令官陸軍中將柳川平助。 碑背面刻有文字“改修由來”,落款日期為昭和十一年八月。 忠靈塔碑現況為局部遭受破壞。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於該址立有解說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