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水之陽

《宜水之陽》是一本宜陽風情的散文結集,它從歷史追懷和現實人生兩個側面,表達了作者繾綣的鄉土情結,引發了讀者自尊自強的豪情,激發了人們對未來創造的熱情。 鉤沉歷史,她沒有簡單地滯留在發古之幽思的層面上,而是在娓娓敘說中,注入了時代的意韻。 她的文章有對歷史獨見的真實,卻沒有考古文字的乏味;有文學手筆生動形象典雅的語言,卻沒有傳說類杜撰歷史演義瑣事的浮淺。

《宜水之陽》作者:孟新梅
《宜水之陽》是一本宜陽風情的散文結集,它從歷史追懷和現實人生兩個側面,表達了作者繾綣的鄉土情結,引發了讀者自尊自強的豪情,激發了人們對未來創造的熱情。該書於2004年7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大32開本,12萬字,紙質優良,裝幀精美。封面設計清新、雅致,即有秀麗、文氣十足的一面,又有歷史深遠、蒼茫的意境。作者孟紅梅生長於宜陽縣上觀鄉的崇山環抱之中。高山的品格,古老文化底蘊的薰染,使她過早地有了一支健筆,從而在她俯視千古、探尋家鄉的歷史中,筆鋒所及,無不洋洋灑灑,縱橫捭闔,透出一股書卷式的大氣。鉤沉歷史,她沒有簡單地滯留在發古之幽思的層面上,而是在娓娓敘說中,注入了時代的意韻。在據史而論、剖析事件的成因過程中,她又巧妙地把讀者的視野導向了歷史的另一面,道出其中常人未曾道的是非曲直,令人耳目一新。對前人早已蓋棺定論的,她總是在尊重中投去疑問的一瞥,爾後深思凝慮,仔細分辨。她的文章有對歷史獨見的真實,卻沒有考古文字的乏味;有文學手筆生動形象典雅的語言,卻沒有傳說類杜撰歷史演義瑣事的浮淺。故讀其文,有一種藝術的歷史厚重感,在欣賞藝術價值的同時,卻不經意又獲得了新的知識,達到了文采、知識、思想,文、史哲同位的歷史文化散文寫作高度。《宜水之陽》文風從整體上看,有種手執鐵板唱大江東去之勢,遒勁、沉雄又不乏老到,諸如該書的前半部篇章《宜水之陽》、《欲說還休》等,但同時又流露出了作者女性獨具的婉柔與嬌麗。《黃黃苗》、《寸金草》、《連翹》等該書的後部分篇章,無不顯示了輕彈琵琶低吟小橋流水的韻致,語言細膩樸實,清麗典雅,卻有幾許悲冷。文章主旨,都深藏在行雲流水般的記敘之中,渾然天成,未見雕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