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縣

漢元光六年(前129年),宜春縣改立為宜春侯國。 天寶五年(746年),改袁州為宜春郡。 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宜春郡為袁州,宜春均為治。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置宜春縣,管轄袁河流域,屬豫章郡。漢元光六年(前129年),宜春縣改立為宜春侯國。漢元鼎五年(前112年),廢宜春侯國,復立宜春縣,仍屬豫章郡。王莽代漢,改宜春縣為修曉縣,屬九江郡。東漢建武元年(25年),復改修曉為宜春,隸屬豫章郡。三國吳寶鼎二年(267年),屬安成郡。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宜春縣為宜陽縣,仍屬安成郡。隋開皇十一年(519年),為袁州治。開皇十八年,改宜陽為宜春。大業三年(607年),為宜春郡治。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為袁州治。天寶五年(746年),改袁州為宜春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宜春郡為袁州,宜春均為治。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為袁州總管府治。至元十九年,升袁州總管府為袁州路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袁州路為袁州府,宜春縣仍為治地。民國3年(1914年),裁袁州府,宜春縣屬廬陵道。民國15年(1926年),宜春縣直屬於省。民國20年夏,宜春縣屬第二行政督查區,民國21年又改屬第八行政區,民國24年又改屬第二行政區。 1949年7月為袁州分區駐地。1952年9月,袁州專區併入南昌專區,宜春縣隸屬南昌專員公署。1958年12月20日,南昌專員公署遷宜春縣城,1959年元旦,更名為宜春專員公署。1970年改宜春地區。1979年10月8日,劃出宜春縣部分地域設立宜春市,與宜春縣同屬宜春地區。1985年3月29日,撤銷宜春縣,劃入宜春市。2000年8月,撤銷宜春地區,設里宜春市(地級),原縣級宜春市,改設為袁州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