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蘿蔔丸子

定襄蘿蔔丸子

定襄、五台地處華夏文化的發祥地,在孕育了歷史悠久的華夏文化的同時,也創造了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眾所周知,晉北是一個特產豐富、資源豐厚的地方,因而飲食文化也各具特色,從古到今飯菜花樣百出,其中傳統飲食“五盔四盤”就是流傳千年的地方宴席之傑作,令人百吃不厭、久久流連。

淵源

1934年11月9日,蔣介石、宋美齡、邵力子一行三人由南京抵山西定襄縣河邊村拜訪閻錫山。閻錫山以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的身份,於當天中午在閻府東花園宴請了蔣介石夫婦,他們吃的就是“五盔四盤”。蔣、宋、邵三人首次品嘗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五盔四盤”,以及當地特色主食“油炸糕”。席間,蔣介石對此讚不絕口,聲稱閻府家宴別具一格,堪稱一絕,在當地留下了一段佳話。

忻州、定襄、五台地處華夏文化的發祥地,在孕育了歷史悠久的華夏文化的同時,也創造了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眾所周知,晉北是一個特產豐富、資源豐厚的地方,因而飲食文化也各具特色,從古到今飯菜花樣百出,其中傳統飲食“五盔四盤”就是流傳千年的地方宴席之傑作,令人百吃不厭、久久流連。據考證,“五盔四盤”始於後漢前期宮廷之宴,為7人制宴席。歷經元、明、清幾個朝代,到晚清時,“五盔四盤”的菜品原料主要為鄉村的綠色產品,如蘿蔔、土豆、豆腐、豬肉等。

說了這么多歷史,你肯定會問:它到底是什麼樣的美食呢?去哪兒才能品嘗到正宗的“五盔四盤”?

別發愁!現在太原市南內環西街,就有一處晉北人的宴席樓,由定襄本地的廚師推出這套宴席,太原市民及外地商人、遊客紛紛聞香識宴,慨嘆“口福不淺”。

上菜嘍!聽聽廚師怎么說這“三晉飲食一枝花”吧———“五盔四盤”歷經忻州、定襄、五台等地方廚師代代研究改進,逐漸形成了精工細作、烹調燉炒的特點,達到了色香味美之功效,後來逐漸流行於民間婚慶壽宴、款待貴客之用。

五盔:紅燒豬肉盔 紅燒牛肉盔 蘿蔔丸子盔 紅燒豆腐盔 紅燒土豆盔

四盤:定襄蒸肉盤 清烹蓮菜盤 豆芽冬粉盤 涼拌海帶絲盤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五盔中的 蘿蔔丸子的做法。

原料

白蘿蔔1000克,豬肉餡約250克,紅薯澱粉約200克。

食用油、精鹽、味素、胡椒粉、蔥、姜、花椒粉、大料(八角)粉

做法

1、製做蘿蔔餡:將白蘿蔔去皮,用擦板擦成扁絲,將蘿蔔絲放入開水鍋內,水再次燒開後煮1分鐘左右撈出。將煮好的蘿蔔絲用刀剁碎,再用手擠乾多餘的水,稱一下它的重量(假定為A克),備用;

2、加入豬肉餡:將B克豬肉餡(一般按A×0.3—0.5克左右,可隨個人喜好隨意調整)放入盆中,加入適量調味品:食用油、味素、胡椒粉、花椒粉、八角粉、蔥末、薑末,攪拌均勻備用;將盆中加入做好的蘿蔔餡;

3、紅薯澱粉:先將紅薯澱粉擰成麵粉狀,取適量放入上述盆中。假定紅薯澱粉的用量為C克,一般為蘿蔔餡加豬肉餡的0.25倍,即C=(A+B)×0.25克,紅薯澱粉的用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4、加入適量精鹽:用量一般為(A+B+C)×0.02克;

5、再加入適量調味品:食用油、胡椒粉、蔥末、薑末,花椒粉、八角粉攪拌均勻備用。

6、將攪拌好的丸子餡用雙手的手心丸成蛋黃大小的丸子,放入碗或盤子中,然後放入蒸鍋中,蒸大約40分鐘即可。時間的多少要看碗盤中丸子的層數而定,如果碗大、丸子層數多,要適當延長蒸的時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