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桂空青

內表面暗紅棕色,顆粒狀。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桂》﹝集解﹞引蘇頌曰:“牡桂皮薄色黃少脂肉者,則今之官桂也。 曰官桂者,乃上等供官之桂也。

官桂(《本草圖經》),又名:菌桂(《本經》一作桂),筒桂(《唐本草》),桂爾通、桂通、條桂。呈半槽狀或圓筒形,長約40厘米,寬約1.5~3厘米,皮厚1~3毫米。外表面灰棕色,有細皺紋及小裂紋,皮孔橢圓形,偶有凸起橫紋及灰色花斑;颳去栓皮者,表面較平滑,紅棕色,通稱"桂心"。內表面暗紅棕色,顆粒狀。質硬而脆,斷面紫紅色或棕紅色,可見淺色石細胞群,斷紋成環狀。氣芳香,味甜辛。
上等的肉桂。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桂》﹝集解﹞引蘇頌曰:“牡桂皮薄色黃少脂肉者,則今之官桂也。曰官桂者,乃上等供官之桂也。”明徐元《八義記·醫人揭榜》:“公主犯產後驚風,論醫科非一種。四物湯加減隨時用,加官桂與防風,黑沉散把湯來送,管一服交他定見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