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廳水電站

1955年12月27日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施工、建造的自動化水電站——官廳水電站開始發電。

建成發電

1955年12月27日 官廳水電站開始發電1955年12月27日 官廳水電站開始發電

1955年12月27日,位於北京官廳水庫旁的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施工、建造的自動化水電站——官廳水電站建成發電。 1954年4月開工建設,比原計畫提前3個月建成。依賴於能蓄水22.7億立方米的官廳水庫的水作為動力來發電,每年可發出相當於用10萬多噸煤發出的電力。
整個水電站工程由輸 水隧洞、洞壓井、主廠房、中央控制室組成,可以自動控制隧洞進口水量。主廠房高30米,一部分建在永定河水下,安裝3套中國 自製的第一輪水輪發電機。
1953年4月至1955年5月間,劉少奇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前來視察。他們和工人們一同參加了火熱的生產勞動,至今還是激勵官廳人不斷進取的力量源泉。1946年7月,著名女作家丁玲在桑乾河畔一帶深入農村,幫助農民搞土改運動,從中積累了大量生活素材,由此寫出了著名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至今仍廣為流傳。1953年秋,丁玲又一次來到官廳,她深入到火熱的水庫工地進行採訪,並寫出了新作品《糧秣主任》,刊登在1953年11月20日的《人民日報》上。1954年4月12日,毛澤東主席也來到官廳水庫視察,並親筆題寫了“慶祝官廳水庫工程勝利完成”。這座全部自動化的水力發電站共有3台機組,裝備著中國自製的第一批大型水輪發電機,1956年4月全部建成發電。

官廳景色

新中國第一的水庫和水電站!官廳水電站發電紀念新中國第一的水庫和水電站!官廳水電站發電紀念
永定河官廳水庫是中國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庫。由於永寧河源水水位高而且水流急,洪水時期下游極易潰決,成為危害人民的一大水患。官廳水庫的建成有效地控制了洪水時期的巨流,解除永定河對北京和天津一帶的威脅,減少了永定河下遊人民的洪水災害,同時可以供應北京市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併兼顧農田灌溉等。在永定河官廳水庫竣工之時,毛澤東同志題寫了“慶祝官廳水庫工程勝利完成!”以示慶賀。

官廳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綠水青山,景色迷人。1958年5月25日,著名詩人郭沫若率領中國文聯、中國作家協會20餘人參觀了官廳水庫。他們飽覽了“官廳水庫魚三尺,平庫湖山兩岸青”的秀麗風光,並寫下了《參觀官廳水庫》等許多在當時膾炙人口的詩篇。由於官廳毗鄰京津,交通便捷,近年來,前來的遊客日益增多,官廳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已成為人們休閒、度假、旅遊的好去處。
北京的主要水源官廳水庫和密雲水庫,當年是由河北和北京共同修建,一段時間內,水庫的水源也由京冀共享。上世紀80年代,北京用水吃緊,河北放棄了對這每年9億立方米用水的分享。見《北京欲“引拒濟京” 與河北爭水權》。

電站特點

這個水電站自1954年4月開始興建,比原計畫提前3個月建成。它主要依賴於能蓄水22.7億立方米的官廳水庫的水作為動力來發電,每年可發出相當於用10萬多噸煤發出的電力。整個水電站工程由輸水隧洞、洞壓井、主廠房、中央控制室組成,可以自動控制隧洞進口水量。主廠房高30米,一部分建在永定河水下,安裝3套中國自製的第一輪水輪發電機。

發電效益

官廳水庫的建成為官廳山峽梯級發電創造了條件。繼1956年官廳水力發電站建成以後,先後又修建了下馬嶺、下葦甸兩座梯級電站,至2000年,三座電站共發電82億度,為首都及華北地區提供了大量電能,緩解了高峰用電的緊張局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