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橋村

該村四個村民小組,240戶,960人,兩委職數6人,黨員24人,村民代表17人。 該村現有農戶12戶,全村共鄉村人口75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33人。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4畝。

村情概述

官司橋村位於修武縣郇封鎮東北部,東與獲嘉縣馬場村相鄰,北與輝縣市落安營接壤,是一個三縣交界村。該村為平原地區,全村土地屬奇蹟般地洪積物,粘土地,北有大沙河,南有古運糧河從村中間經過,西有東王排河南北流入大沙河,均屬季節河流。
該村四個村民小組,240戶,960人,兩委職數6人,黨員24人,村民代表17人。
該村土地總面積143.43公頃,耕地面積91.17公頃,主要糧食作物小麥、玉米,近年來發展壯大的蘋果園、桃園遠近聞名,穿村而過的運糧清淤1500米,東五排河清淤1000餘米,過街樓北小清淤500餘米,另有灌溉用井23眼,有效解決了全村耕地灌溉。
2006年飲水安全工程新打機井1眼,解決全村民眾吃水難。
該村交通便利,經濟繁榮,西有中鉛鐵路,東與獲嘉縣的六號公路,村辦企業麵粉廠、冷凍廠、紙箱廠年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
該村布局合理,統一規劃,西有生豬飼養小區,東有肉雞養殖大棚,互不影響,各乾其事。
總之,該村經濟之所以級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是因為官司橋村有一個良好的兩委班子,有一個好的致富帶頭人,村黨支部書記趙國富。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4畝(其中:水田139畝,旱地75畝),人均耕地2.8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735畝,荒山荒地1824畝,其他面積16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全村有12戶通自來水,有1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擁有電視機農戶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4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戶,分別占總數的67%和67%。
該村到鄉鎮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1.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1.8公里,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9畝,有效灌溉率為65%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還有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2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05萬元,占總收入的54%;畜牧業收入1.45萬元,占總收入的1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頭,牛5頭);林業收入2.02萬元,占總收入的18%;第二、三產業收入0.78萬元,占總收入的7%;工資性收入0.22萬元,占總收入的2%。農民人均純收入82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2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占勞動力的8%),在省內務工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縣內。該村目前正在發站橡膠、蠶桑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戶,全村共鄉村人口75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33人。其中農業人口75人,勞動力26人。該村以哈尼族為主,其中哈尼族75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3人,參合率98%。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21.8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小佛房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新城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8公里,距離中學21.8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人,其中小學生5人,中學生3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沒有收入,農村財務管理實行村財鄉管制度,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已成立民主理財小組.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農業基礎設施落後,農田水利滯後。科技含量低,農民生產方式粗放,難以形成產業化,規模化。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抓住糯扎渡移民搬遷為鍥機,發展沿湖經濟,大力發展養殖業、橡膠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