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哲學的相遇:奧古斯丁與托馬斯·阿奎娜的基督教哲學研究

《宗教與哲學的相遇:奧古斯丁與托馬斯·阿奎娜的基督教哲學研究》,作者黃裕生,由江蘇人民出版社發行出版。本書從研究奧古斯丁和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學著手,著重探討了基督教哲學為哲學開闢的新問題與新維度。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傳播的過程中,與哲學相遇,兩者並沒有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相互改變了對方,相互造成了影響深遠的歷史效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宗教與哲學的相遇:奧古斯丁與托馬斯·阿奎娜的基督教哲學研究

本書從研究奧古斯丁和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學著手,著重探討了基督教哲學為哲學開闢的新問題與新維度。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傳播的過程中,與哲學相遇,兩者並沒有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相互改變了對方,相互造成了影響深遠的歷史效應。基督教哲學便是這種歷史效應的一個集中體現,它既是基督教尋求哲學理解、接受哲學追問的直接產物,也是哲學試圖去理解和開顯基督教教義的思想產物。

本書目錄

作者的話

緒論 信仰的哲學化與哲學的神聖化

“基督教哲學”概念與問題視野

哲學與宗教的界限:什麼是哲學?

基督教信仰的內在原則:基督教信仰對哲學的貢獻

上篇 奧古斯丁的基督教哲學

第一章 奧古斯丁:一個新的起點

第二章 時間觀的變革:拯救現象與捍衛上帝

第一節 時間的內在化——拉開時間與上帝的距離

第二節 內在時間的基本特徵與上帝困境的消解

第三章 自由意志與原罪說:倫理學轉向

第一節 罪的觀念與善一惡倫理學的困惑

第二節 罪的意識與自由意志問題的提出

第三節 自由意志與倫理學的新問題

第四節 自由意志與正當的生活

第五節 自由意志與本性

第四章 歷史哲學(一)

第一節 第一部歷史哲學巨著《上帝之城》的緣起與主要內容

第二節 羅馬城陷落事件引起的反響與奧古斯丁的回應

第三節 諸神崇拜:打不開未來的信仰

第四節 在忍耐與寬恕中打開歷史

第五章 歷史哲學(二)

第五節死亡與復活

第六節 歷史的起源:世界的起源與兩個國度的區分

第七節 歷史的目的:兩個國度的交會與出路

第八節 歷史的自由與必然

第六章 關於上帝的現象學:三位一體學說,或一與多的問題

第一節 作為現象學問題的三位一體學說

第二節 奧古斯丁的三位一體說

第三節 三位一體與人類的心靈(智)結構

下篇 托馬斯·阿奎那的證明之路

第一章 引論——亞里士多德主義與另一條道路

第二章 存在者(ens)、本質(essentia)、存在(esse)、本體(substantia)

第一節 本質(essentia/wesen)與存在者(ens/seiende)、存在(esse/Sein)

第二節 本質與複合本體

第三節 本質與單一本體

第四節 上帝的本質與存在(esse/Sein)

第五節 本質(essentia/wesen)與屬性(accidens/Eigenschaft)

第三章 托馬斯·阿奎那的真理觀

第一節 真的東西與存在著的東西

第二節 真理與符合

第三節 真理既在理智中,也在感性中

第四節 真理的永恆與變化

第四章 “神聖學說”與證明之路

第一節 信仰以知識為前提

第二節 通達上帝的五條道路

第三節 對“證明之路”的另類批評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