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管理學

楊玉輝主編《宗教管理學》2008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分宗教管理與宗教管理學、微觀宗教管理2篇,宗教管理與宗教管理學,宗教管理的歷史發展,宗教管理學研究的現狀、方法與意義,巨觀宗教管理的基本概念,巨觀宗教管理的基本方法,巨觀宗教管理的組織機構,巨觀宗教管理者,社會宗教政策,宗教組織的社會治理,宗教組織的社會行為規範,宗教組織的慈善公益活動管理,微觀宗教管理的基本概念,宗教組織,宗教組織聽決策,宗教組織的計畫,宗教組織的領導,宗教組織的控制,宗教組織的協調,教職人員與信眾的管理,教產管理等21章。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宗教管理學

本書是一部運用管理學和宗教學的理論和方法,全面系統地闡述各種宗教管理問題的開創性著作。全書由巨觀宗教管理和微觀宗教管理兩大部分組成,巨觀宗教管理討論以政府宗教事務管理為核心的社會宗教管理問題,內容涉及巨觀宗教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組織機構、管理者,社會宗教政策,宗教組織的社會治理,宗教組織的社會行為規範,宗教組織的慈善公益活動管理等;微觀宗教管理闡述宗教組織自身的各種管理問題,內容包括微觀宗教管理的基本概念,宗教組織,宗教組織的決策、計畫、領導、控制、協調,教職人員與信眾的組織管理,宗教組織人員的激勵,教產管理、宗教組織的財務管理,宗教活動的管理,宗教組織的事業管理,宗教教育管理,宗教宣傳及出版與法物流通管理等。該書內容豐富全面,結構完整系統,理論聯繫實際,是一部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套用價值的宗教管理著作,適合各類宗教管理人員閱讀,對予其他人士亦有重要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楊玉輝,生於1958年12月。中醫學本科,宗教學博士,心理學博士後。長期從事醫學、宗教學、科學技術哲學、道教學、管理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同時也研究人體科學、腦科學、意識科學、養生學和宗教管理學,並提出一系列獨創的見解和理論。現已出版《人體科學研究》、《揭開大腦和意識的奧秘——腦的工作原理與意識的腦機制》、《現代自然辯證法原理》、《道教人學研究》、《道教養生學》等學術專著五部;在海內外學術期刊發表關於科學、哲學、宗教等學術論文四十餘篇。現任西南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目錄

緒篇:宗教管理概說

第一章 宗教管理與宗教管理學

第二章 宗教管理的歷史發展

第三章 宗教管理學研究的現狀、方法與意義

上篇 巨觀宗教管理

第四章 巨觀宗教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五章 巨觀宗教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 巨觀宗教管理的組織機構

第七章 巨觀宗教管理者

第八章 社會宗教政策

第九章 宗教組織的社會治理

第十章 宗教組織的社會行為規範

第十一章 宗教組織的慈善公益活動管理

下篇 微觀宗教管理

第十二章 微觀宗教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十三章 宗教組織

第十四章 宗教組織聽決

第十五章 宗教組織的計畫

第十六章 宗教組織的領導

第十七章 宗教組織的控制

第十八章 宗教組織的協調

第十九章 教職人員與信眾的管理

第二十章 宗教組織人員的激勵

第二十一章 教產管理

……

參考文獻

書摘插圖

上篇 巨觀宗教管理

第四章 巨觀宗教管理的基本概念

宗教管理有兩個基本的領域,這就是巨觀宗教管理和微觀宗教管理。本書上篇將討論巨觀宗教管理的各種問題,然後下篇再討論微觀宗教管理的各種問題,並由此構成完整的宗教管理學。為了對巨觀宗教管理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本章將先就巨觀宗教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進行討論,然後再在以下各章討論巨觀宗教管理的各種具體問題。

一、巨觀宗教管理及其意義

(一)什麼是巨觀宗教管理

所謂巨觀宗教管理,即社會管理部門對宗教組織和宗教活動的管理。因為這種管理主要是從外部對宗教組織和宗教活動的整體規範和管理,所以稱之為巨觀宗教管理。

巨觀宗教管理最重要的管理機構是政府的宗教管理部門,包括立法機構、行政機構和司法機構等與宗教管理相關的各個機構,但其中最直接、最主要的則是宗教事務的行政管理部門,所以巨觀宗教管理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宗教的行政管理。此外,各宗教協會對宗教組織和宗教活動也被賦予了重要的專業指導和監管職能,這也是社會巨觀宗教管理的重要方面。當然,像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由於其教會與其他宗教協會的職能有所不同,在整個宗教組織中具有實質的管理作用,這時它的某些管理工作事實上又成為一種宗教組織內部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在討論其管理時又應當把它放在微觀宗教管理的範疇中進行。

(二)巨觀宗教管理的目的和意義

巨觀宗教管理的目的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維護社會生活的整體秩序和公共利益。

巨觀宗教管理首要的目的是維護整個社會生活的整體秩序和公共利益。作為人類存在與發展的基本形式的社會是一個整體,所以只有維持社會的整體性,才可能使社會具有正常的秩序,也只有在正常秩序下,社會的各個團體和每個成員的利益才能得到維護。宗教作為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既對社會生活有重要的影響,同時它也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對社會的宗教生活進行巨觀管理,就是將宗教生活規範在整個社會的秩序之中,這樣才能避免宗教對整個社會秩序產生負面的影響,從而有效地保障社會的整體利益。

……

管理作為一種協調人類社會各類行為和關係的手段,自古至今普遍存在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現代意義上的管理學學科體系的構建及其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套用卻是近代以來的事情。當前,管理學作為一門系統地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和一門套用性的學科,已經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於工商企業、醫院、學校、軍隊、政府以及科研單位等各個部門和領域,並且形成了許多獨立的分支學科,如工商管理學、行政管理學、公共管理學等。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西南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玉輝主編的《宗教管理學》(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一書,該書以現代管理學的視角、方法和學科規範闡釋宗教事務管理行為,開始了探索宗教事務管理“學科化”和“科學化”的積極探索。

一、《宗教管理學》的開創意義和學術價值

《宗教管理學》一書是作者開展相關教學和研究工作的一項重要成果。作者從管理學的學科方法、理論和概念分析宗教事務管理,將宗教事務置於社會公共事務範疇,將對宗教事務的管理行為納入現代社會的公共管理範疇,將宗教具體化社會實體意義上的宗教組織和宗教事務,側重分析宗教涉及社會公共領域、可能影響社會公共利益的層面,從巨觀的角度對宗教管理行為作了現代管理科學意義上的界定和分析,並從微觀的角度具體分析了各宗教組織自我管理的內容和方法。

該書的簡介中說,該書是一部運用管理學和宗教學的理論和方法,全面系統地闡述各種宗教管理問題的開創性著作。全書由巨觀宗教管理和微觀宗教管理兩大部分組成,巨觀宗教管理討論以政府宗教事務管理為核心的社會宗教管理問題,內容涉及巨觀宗教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組織機構、管理者,社會宗教政策,宗教組織的社會治理,宗教組織的社會行為規範,宗教組織的慈善公益活動管理等;微觀宗教管理闡述宗教組織自身的各種管理問題,內容包括微觀宗教管理的基本概念,宗教組織,宗教組織的決策、計畫,領導、控制、協調,教職人員與信眾的組織管理,宗教組織人員的激勵,教產管理,宗教組織的財務管理,宗教活動的管理,宗教組織的事業管理,宗教教育管理,宗教宣傳及出版與法物流通管理等。

總體而論,該書的意義不僅在於從現代管理學的學科規範對宗教事務管理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分析與總結,更在於通過這種分析和總結提出了“宗教管理學”學科建設的大膽構想。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在其《論21世紀管理的挑戰》中,拋棄了傳統上認為“管理就是企業的管理”的舊範式,對管理學科範圍作了十分廣泛的界定,他認為管理是普遍存在於所有各類組織中的一種特定的器官。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構建“宗教管理學”的構想既是對現代管理學學科領域的拓展,也為宗教事務管理工作提供了可資借鑑和參考的學科規範。

二、《宗教管理學》的框架結婚與基本概念

該書在緒篇中,從管理學的學科規範對“宗教管理”及“宗教管理學”的概念界定、學科分類、理論方法、研究現狀、學科意義以及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係等做了系統闡述。

該書提出:“所謂宗教管理,就是為了保障社會宗教生活的正常進行,促進社會宗教事業的健康發展,實現社會宗教生活的目標,而對宗教組織與宗教活動所進行的決策、計畫、組織、領導、控制、協調等一系列活動。”作者強調,其所謂的宗教管理實際上是從最廣泛的角度來理解的整個社會宗教生活的組織問題,是為社會宗教生活創造和維持其所需要的秩序的問題,與一些人理解的管制、控制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並認為這是管理的本來含義。按作者的理解,宗教管理的具體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宗教事務的管理,即政府和各相關機構對各種社會宗教事務所進行的巨觀規範和控制;二是各宗教組織內部具體事務的管理,也就是各獨立的宗教組織對自身所進行的各種宗教活動的管理。作者認為該書對宗教管理的定義是站在整個社會的角度來下的,其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障整個社會宗教生活的正常進行和宗教事業的健康發展,管理的對象是宗教組織與宗教活動,而具體的管理工作則是圍繞宗教組織與宗教活動所開展的決策、計畫、組織、領導、控制、協調等各項活動。

在對“宗教管理”進行界定的基礎上,作者提出了“宗教管理學”的概念:“宗教管理學是研究和探討人類宗教活動的管理的普遍規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學科。根據這個定義,宗教管理學是一門管理性的學科,屬於社會科學的範疇,它所涉及的管理是人類的宗教活動領域,但它並不直接針對宗教活動的具體內容,而只是關注其活動的管理方面;同時它也不針對特殊宗教的特殊管理,而更多地關注各種宗教活動中具有普遍性和共性的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作者在從不同的角度對宗教管理學進行具體分類的基礎上指出,巨觀宗教管理和微觀宗教管理是宗教管理學的兩個基本領域。

此外,該書還指出,現代管理具有系統化、民主化、科學性、法治性、人本性、效率性等突出特徵,這些特徵也是現代管理工具切實發揮實效的重要保證。當今社會的宗教及其管理工作,正朝著多元化、世俗化、全球化的方向發展,所以宗教管理要實現現代化,也必須走系統化、民主化、科學化、法治化、人本化和效率化的道路。

在具體的分析中,該書整體上將宗教管理分為劃分為巨觀宗教管理和微觀宗教管理兩個方面,分上下兩篇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一)巨觀宗教管理學

在上篇中,該書在對巨觀宗教管理進行概念界定的基礎上,分巨觀宗教管理的基本方法、組織機構、管理者、宗教政策以及宗教組織的社會治理、行為規範和公益慈善事業管理等章節,就相關內容進行了系統梳理和闡述。

該書指出,巨觀宗教管理主要研究以政府為主體的社會權力機構對社會宗教組織與宗教活動的管理問題;其基本內容包括巨觀宗教管理的組織機構、巨觀宗教管理者、社會宗教政策與法律規章、宗教組織的社會質量、宗教組織的社會行為規範、宗教組織的社會公益活動管理等。作者指出,巨觀宗教管理一般不涉及宗教組織具體的內部管理,而主要是從外部方面對宗教組織與宗教活動加以引導和規範,所以在其管理模式上,也主要傾向於政策、法律、法規等規範性的管理體系結構。

巨觀宗教管理最重要的管理機構是政府的宗教管理部門,包括立法機構、行政機構和司法機構等與宗教管理相關的各個機構,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宗教的行政管理。此外,各宗教協會也被賦予了對宗教組織和宗教活動重要的專業指導和監督職能,這也是社會巨觀宗教管理的重要方面。

作者指出,巨觀宗教管理具有如下五個方面的目的和意義:一是維護社會生活的整體秩序和公共利益;二是維護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三是維護宗教組織的正當利益四是協調宗教組織之間的關係;五是協調宗教組織與其他組織之間的關係。並指出巨觀宗教管理具有巨觀性、公共性、指導性、服務性、規範性、複雜性、敏感性等特點。此外,就當前我國巨觀宗教管理存在的問題,該書也提出了三個主要方面一是管理規範與制度尚未完善;二是專業人才嚴重缺乏;三是管理工作水乎尚待提高。

(二)微觀宗教管理學

在下篇中,該書對微觀宗教管理做了概念界定,並分別從宗教組織及其決策、計畫、領導、協調以及教職人員與信教民眾管理、宗教團體人員的獎勵、教產管理、財務管理、活動管理、宗教宣傳出版及宗教用品製作流通管理等章節,進行了系統闡述。

該書認為,微觀宗教管理主要是研究作為具有獨立管理職能的宗教組織的各種具體管理問題,即宗教組織的自我管理。內容包括宗教組織的決策、計畫、組織、領導、控制、激勵、人事、財務等各個方面。作者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微觀宗教管理學更具有一種完整的管理學的體系結構,從整個宗教組織的巨觀管理問題到各種具體事務處理的微觀管理的問題,從靜態的組織機構、人事安排、資源配置等問題到動態的決策計畫、組織領導、協調控制問題,都是微觀宗教管理的考察對象。

作者指出,微觀宗教管理的根本任務是弘揚宗教精神,服務社會,造福大眾。主要意義在於有利於宗教組織的活動在健康有序的軌道上進行,有利於宗教組織各種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有利於宗教組織成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同時,作者也指出了當前微觀宗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主要有:一是管理意識淡漠,管理知識不足二是管理制度尚未完善三是管理人才嚴重缺乏;四是管理過程缺乏嚴格的程式性約束;五是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的科學水平不高。

三、《宗教管理學》的理論貢獻及若干不足

(一)理論貢獻

作為個人內在的精神追求與外在的信仰實踐的統一體,宗教因為其自身的長期性、民眾性和複雜性等特徵,對整個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轉和社會生活的健康發展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為宗教行為與活動是信徒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必然與社會生活各方面發生種種聯繫,因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宗教事務是現代社會公共事務的一個重要方面。社會宗教生活正常有序,就有助於整個社會生活的正常有序; 社會宗教組織與其他組織的關係協調,整個社會也才能和諧健康發展。要使社會宗教生活正常有序、使宗教組織與其他社會組織關係協調,則離不開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只有科學、合理、有效的宗教事務管理,才能保障社會宗教活動乃至整個社會生活的健康運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論從理論研究的角度還是從工作實踐的角度,宗教事務管理問題都是現代社會公共管理的重要方面,“宗教管理學”作為系統化、學科化的理論構建,無疑是非常必要的。

從宗教事務管理的實踐情況看,目前我們已經開始了法制化、規範化的探索和實踐,並已取得了積極成果。近年來,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客觀上要求政府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必須納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政府宗教事務管理工作在法制化、規範化道路上也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尤其是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宗教立法工作,從1991年中央檔案第一次明確提出“依法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並要求“加快宗教立法”以來,我國宗教立法和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取得了長足進步。尤其是2004年11月30日,國務院《宗教事務條例》的頒布,更標誌著我國宗教事務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為政府部門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提供了法律依據。《宗教事務條例》頒布實施之後,政府宗教事務管理工作走上了政策指導與依法管理並行並重的軌道,並逐步努力向依法管理為主的方向邁進。“宗教管理學”的理論探討及學科構建,主要是從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角度探討宗教事務管理問題,藉助現代管理學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宗教事務,而現代管理學除了藉助法律手段之外,還有諸多自身的科學理念、方法途徑和技術手段,因而從政府宗教事務管理的角度來看,“宗教管理學”在社會宗教事務管理方面做了更加前沿的理論探討。借用該書的概念,從巨觀方面而言,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向來是政府部門進行社會治理的內容之一;從微觀方面而言,宗教組織內部的管理也是宗教健康自身健康有序發展、與所在社會協調發展的內在要求。宗教管理學對宗教事務管理的劃分及對兩個層面的宗教管理的系統分析,無疑對政府宗教事務管理和宗教組織自身建設均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鑑價值。

作者指出,該書的宗旨,首先是對宗教管理所涉及的各種問題進行全面系統的闡述,使人們對宗教管理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尤其是對其規律和特點有一個基本的把握;其次,就是要在把握宗教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當前我國宗教管理存在的問題,並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和措施。在具體的操作中,該書較好地結合了我國宗教的國情特色,熟練地結合管理學學科規範,對現行宗教政策和法規進行了系統梳理和充分吸收,並從管理學學科規範的角度進行了專業的闡述同,指出了一些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此外,作為一門學科建設,宗教管理學的理論嘗試和理論構建,必將繁榮宗教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學術研究,進而讓更多的專家學者參與到宗教事務管理的研究和探索之中,讓更多的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宗教以及宗教事務管理,從而有助於形成既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又合理、有序、科學、規範地監督管理社會宗教事務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不足之處

作為篳路藍縷的新興學科開創性著作,該書對宗教管理諸方面的系統梳理雖然值得肯定,但也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該書作者意識到,“宗教事務管理雖然也具有所有社會生活管理共同的性質和規律,但也具有它的特殊性,而且比之社會的其它領域,宗教管理所呈現的特殊性更為突出、更為明顯。所以,要搞好宗教管理,就不能僅僅將一般的管理理論和方法運用於宗教領域就成了,還必須了解宗教管理的規律和特點,並按照這些規律和特點來開展管理工作。”但就筆者看來,該書在“將一般的管理理論和方法運用於宗教領域”方面相對比較成熟,但在“了解宗教管理的規律和特點,並按照這些規律和特點來開展管理工作”方面略顯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簡單套用”之感,尤其是在宗教事務管理的一些概念和術語的把握和具體表述上,個別地方還不夠準確,甚至顯得比較生疏。

本書的另一個缺憾是,雖然力求充分結合中國宗教及宗教事務管理實際情況,但這種努力卻造成對西方國家宗教事務管理經驗的忽略。該書在構建“宗教管理學”學科體系的過程中,對西方國家的宗教事務管理以及宗教自身的管理等所涉甚少。事實上,與西方社會深厚的制度性宗教文化傳統相比較,雖然中國社會的宗教文化傳統有其自身特色,但宗教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宗教與社會其它方面的聯繫等均不如西方社會濃厚和密切,宗教自身的制度化發展也不如西方社會悠久和完善。換句話說,西方社會的宗教事務管理以及西方宗教的自我管理等方面,均有更加成熟、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值得我們參考借鑑。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從現代管理學的角度,更多地分析探討西方國家、社會和宗教組織的宗教事務管理狀況,總吉他們的宗教管理經驗和教訓,既可以完善宗教管理學的學科理論體系,也可以為我們提供參考和借鑑,從而更好地構建適合中國國情和特色的宗教管理學理論。

四、對“宗教管理學”與宗教事務管理的若干思考

彼得·德魯克說:“在人類歷史上,還很少有什麼事比管理學的出現和發展更為迅猛,對人類具有更為重大和更為激烈的影響。”現代意義上的管理學起源於西方,從早期的古典管理學派到後來的行為科學和現代管理學派,已經歷了百年左右的歷史。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加速了政府和社會在職能和功能上的分化,在社會經濟和現代化事業蓬勃發展的推力之下,原先的行政一體化結構被迅速打破,新的“市場——政府——社會”三元結構逐漸建立,從而為現代管理學的發展和拓展套用提供了廣泛的社會基礎和豐厚的土壤;另一方面,20世紀80年代恢復和發展起來的行政管理學由於自身存在的缺陷,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要,從而出現了由行政管理向更為寬泛的公共管理的轉變過程。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各項社會事務因為其“公共”性,也便有了管理和被管理的需要與必要。

宗教作為人類歷史上古老而又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不僅具有長期性、民眾性,而且還有特殊的複雜性。宗教自身是一個具有複雜結構功能的體系,它不僅包括情感體驗和思想觀念等意識形態和精神領域的因素,還包括外在的組織制度以及行為活動。宗教信仰雖然是精神層面和個人內在的追求,但信仰者都是具有社會性的人,宗教組織都是公眾生活中的社會實體,信仰的表達也表現為一種社會活動。可以說,在現實中,宗教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聯繫,與各種社會組織、社會實體打交道,產生若干與宗教有關的社會事務,進而形成特殊的宗教事業。毫無疑問,宗教自其產生之日起,就不僅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正因為如此,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宗教始終面臨著一個如何進行自我調適和管理以適應社會發展、如何被所在社會管理和規範的問題。這一問題不僅關係到宗教自身的健康有序和持續發展,也關係到整個社會機體的良性運轉。就前一個方面而言,宗教自身的、內部的科學管理就顯得至關重要;就後一個方面而言,社會(主要是國家和政府)的合理有效管理就顯得非常必要。

當今世界,隨著現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推進,宗教的發展更加呈現多元化趨勢,宗教的社會作用也表現得更加多元和複雜,宗教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也日益上升,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對宗教事務管理提出了諸多挑戰。雖然,由於社會歷史因素和宗教自身特點的不同,各國在宗教事務的管理方式和模式上存在有差異,但毫無疑問,宗教事務管理是絕大多數國家和政府必須面對的客觀現實問題。管理學是現代社會一門非常實用,因而也非常前沿和熱門的學科,和諧有序的人類社會生活秩序離不開科學合理、實用高效的管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更加寬泛和現代意義上的“宗教管理學”無疑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對於政府宗教工作部門而言,它無疑以一種更加明晰的視角為政府宗教工作提供了參考和借鑑;對於宗教學術研究而言,宗教管理學也將是一個全新的可供深入研究和開拓的領域;對於宗教界而言,“宗教管理學”的概念、理論和方法也將為宗教團體和組織自身的建設和發展提供良好的指導,有助於宗教朝著健康、規範、有序的方向,與社會協調發展。退一步說,不論“宗教管理學”的學科構建是否能夠成立,宗教事務管理確實是一個重要的現實問題,還需要政、教、學各界繼續開展更加深入、系統的探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